学术投稿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张爱民

关键词: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副流感病毒, 急性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继发细菌感染, 冠状病毒, 以上是, 腺病毒, 感染后, 鼻病毒, UPPER, 咽部, 俗称, 疾病, 感冒, 病原, 鼻咽
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Acute upper respiratory:AURI)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主要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AURI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后也可继发细菌感染.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乙肝预防工作的推广探讨

    乙型肝炎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预防乙肝是疾控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目前,乙肝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对未患乙肝人群可以通过接种有效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在推广方面,除了重点在新生儿中进行疫苗接种外,也应在成人中大力推广,以保护成人中未患乙肝群体的健康.

    作者:梁玉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谈口腔门诊护士的人性化服务

    目的: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给予病人人文关怀.方法:从不同岗位开展富有口腔科门诊特色的人性化服务,营造充满爱心的服务氛围.结果:明显缓解了病人就诊时焦虑,恐惧心理,加强了医患的沟通,提高了医疗质量.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搞活了护理管理机制,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渊舒口服液治疗鼻窦炎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鼻窦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要求全面检索了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www.chkd.cnki.net)、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篇文献共计3118名患者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发表性偏倚分析显示9篇文献的倒漏斗图是对称的,可以做系统评价.对纳入的各独立研究异质性检验,χ2=8.10,P=0.52,I2 =0%,表明10个关于鼻渊舒口服液治疗鼻窦炎的研究具有临床及统计学上的同质性,可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9篇文献的OR=6.82,95%CI为[5.38,8.65],整体效果检验Z=15.85,P<0.00001,鼻渊舒口服液与对照药物比较,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森林图中,OR的95%CI横线落在无效竖线右侧,可认为鼻渊舒口服液治疗鼻窦炎有效.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鼻渊舒口服液治疗鼻窦炎有效,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贤勇;钟渠;周贤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目的: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当数链霉素.之后又发现了对乙酰水杨酸和异烟肼,有人单用药物和联合用药进行对比治疗,很多实例证明了联合用药的优势.70年代随着利福平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对吡嗪酰胺的重新认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下,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引人注目的主要是利福霉素和氟喹诺酮这两大类药物,尤以后者更为突出.

    作者:杨立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供应室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及防护

    供应室负责全院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等工作,会接触到许多不良因素对身体产生危害,因此,工作中应注意自我防护,避免造成伤害,保证自身健康.

    作者:宋玉波;周平;李凤兰;唐艳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苯巴比妥钠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报道了苯巴比妥钠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鉴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苯巴比妥钠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0.5%乙酸溶液-甲醇(40:60),流速为0.25ml/min;配有电喷雾离子源的三级四极杆型质谱仪.结果:根据色谱图、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质谱图确定1个降解产物.结论:本法能够排除辅料的干扰,确定其降解产物,为考察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的稳定性和控制产品质量确定物质基础.

    作者:孙煌;付璀莹;娄志红;多凯;姜连阁;白政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药的配伍

    中药成方制剂的临床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辩证用药的准确性,因此要求临床医生必须能够熟练掌握中成药的成方组成及其配伍特点,正确把握用法用量,才能正确地选择应用药物.

    作者:周洪智;朱艳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增加中药保留灌肠疗效的探讨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肾衰)是一种临床综合症,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肾衰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临床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不易保留、吸收差等缺点而影响疗效.为了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我科采取了在中药保留灌肠前先清洁灌肠,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玉华;孙亚萍;王淑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Ⅲb和IV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Ⅲb期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卡铂AUC6,第2天静滴,3周为1个化疗周期.结果:35例患者中CR2例,PRl6例,SDll例,PD6例,总有效率(CR+PR)51.4%,1年生存率51.4%,主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确切,患者耐受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何忠杰;庄永志;冯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葛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元和大豆苷等异黄酮类物质为有效成分,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的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制剂治疗头晕头痛、高血压病、心绞痛和耳聋等疾患疗效显著.本文对葛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尹丽红;李艳枫;孟繁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深刺久留针针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采用深刺久留针针刺法.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0.0 %,65.0 %,优于对照组的 80.0 %,45.0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深刺久留针针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作者:朱博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合并甲亢危象7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合并甲亢危象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抢救治疗水平.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住院的符合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合并甲亢危象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男2例,女5例,粒细胞计数:0.01~0.1×109/L,Burch甲亢危象定量评分:55~95分,所有病例停用甲巯咪唑,并予碘剂、心得安、广谱抗生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5例治愈,1例失访,1例死亡.结论:①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合并甲亢危象病情重,死亡率高,抢救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并及时应用碘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控制感染及升白细胞治疗.②甲亢治疗初期应密切监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作者:刘湘茹;胡德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TNF-a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分为肥胖组(体重指数BMI≥25kg/m2)42例、非肥胖组(BMI<25kg/m2)5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血清脂联素、TNF-a、体重、身高、血脂、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组脂联素低于非肥胖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非肥胖组又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肥胖组TNF-a高于非肥胖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非肥胖组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脂联素与BMI、HOMA-IR呈负相关TNF-a与BMI、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脂联素、TNF-a与IR密切相关,参与了糖脂代谢紊乱.

    作者:周茵;刘英;宋雷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未来中药研究的思路

    中医药行业是具有高科技含量和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将在我国21世纪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面对我国中医药企业普遍存在的产品集中度较高、产品生命周期短、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等诸多原因亟待解决,笔者有一管之见仅供探讨.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醒脑静联用丹红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4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6例,均予高压氧及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和丹红注射液,20天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病情好转时间及迟发型脑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80.4%)高于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显效时间(13.1±2.6)h短于对照组(23.4±5.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0天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治疗组(6.4%)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和丹红合用可以明显缩短ACOP患者意识障碍时间,显著提高效率,有效地减少迟发性脑病.

    作者:安丽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析白附子与白附片的区别

    白附子与白附片,在临床应用中,因为二者饮片名字很相似,但的确又是两种不同的饮片,白附片是附子的不同炮制品属温理药,白附子属化痰药,所以给书写处方、调配处方时带了不便.下面就几方面对二者加以区分.

    作者:刘春梅;王越;张艳梅;董大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头孢西丁钠在不同溶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5℃将头孢西丁钠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12h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西丁钠的含量.结果:头孢西丁钠在50~800L/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1.1)%;日内差RSD≤1.4%(n=5),日间差RSD≤1.9%(n=5).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配伍12h内含量>93%.结论:头孢西丁钠与4种输液在25℃、12h内配伍稳定.

    作者:仲宇慧;曾庆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00例干预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干预第三产程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干预第三产程100例即胎儿前肩娩出时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0毫升加缩宫素20单位,胎儿娩出后适当用力按摩子宫底,并适度牵脐带,胎盘10分钟未娩出者行胎盘徒手剥离术.与期待处理第三产程100例,即不使用宫缩剂,等待胎盘自然娩出作为对照.结果:积极处理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小时出血量也明显减少.结论:积极干预第三产程能有效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吕艳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放射治疗中碳纤维头颈肩架剂量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全碳头颈肩架对三维治疗计划(TPS)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分析35例应用头颈肩架的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比较在移除和不移除头颈肩架的情况下TPS计算的PTV内低剂量(Dmin)、高剂量(Dmax)、高剂量与低剂量之差(Dmax-Dmin)、平均剂量(Dmean)及100%等剂量曲线包绕PTV的体积百分比(P100%),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来比较组间差异,并统计TPS在2种条件下计算出的剂量偏差率.结果:移除头颈肩架组与不移除头颈肩架组间在TPS中计算的Dmin、Dmax、Dmax-Dmin、Dmean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8,0.000,0.009,0.042), P10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剂量偏差率|ΔDmin|/Dose、|ΔDmax|/Dose 、|ΔDmean|/Dose分别为1.116%、2.058%、2.142%.结论:设计TPS时,移除头颈肩架对剂量计算与评估有偏差.

    作者:郭飞宝;陈金梅;洪金省;张纬建;林育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注射用利福霉素钠的无菌检查法方法学验证

    目的:建立注射用利福霉素钠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加用聚山梨酯80的方法进行无菌检查.结果:本法能有效消除抑菌成分的干扰,各试验菌生长良好.结论:经过验证,本法适合于注射用利福霉素钠的无菌检查.

    作者:于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