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雪艳;王宇停;周宗江;胡思远;李文豪;任家顺
目的 了解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医务人员离职倾向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离职倾向量表,2017年10—12月对重庆市2所军队三级甲等医院的214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多层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模型,了解以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医务人员工作家庭双向冲突为自变量,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结果 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医务人员离职倾向具有负向解释作用(β=-0.211,P<0.01),工作干扰家庭对医务人员离职倾向具有正向解释作用(β=0.358,P<0.01),家庭干扰工作对医务人员离职倾向解释作用不明显(β=0.104,P>0.05),工作干扰家庭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作为一种组织支持,可以缓解医务人员工作干扰家庭程度,进而降低其离职倾向.
作者:龚雪艳;王宇停;周宗江;胡思远;李文豪;任家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群健康保障需求的逐步加大,我国的医疗服务机构面临严峻的挑战.医学知识具有指导临床实践的潜力,但不能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需要在多元化的各类组织之间建立协同研究网络.作者使用主题分析法对阻碍建立医学协同机制的因素进行阐述,并归纳和整理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探索和建设过程中的经验.针对缺乏对于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临床证据的信任,缺少跨组织的信息共享系统、转诊流程工作规范、医院管理层面的明确要求,缺少完善的补偿分配机制等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医院强化临床医学研究职能,在临床研究生态体系内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威;陈洁;李卡;王海鹏;黄蔚;陈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护理措施分类系统可有效记录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健全护理收费标准、改进护理教育、促进护理研究,提供标准化护理语言,以满足护理记录电子信息化的需求.作者介绍了护理措施分类系统的内容,描述了该系统在国外应用中显示出来的优势,分析了国内应用和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前景和研究思路,对国内临床实践中如何使用护理措施分类系统提出了建议.
作者:韩紫敏;陈芳芳;李肖肖;朱聪聪;陈晓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精神卫生问题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是精神卫生法的要求.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和实地调研,解析上海市现有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组织架构和运行情况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发现上海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虽有框架,但不完善,存在人力资源不足、基础建设薄弱、精神卫生投入和补偿机制不合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管理不善等问题.这些也是全国各地区的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参照发达国家经验,提出了一体化建设、能力建设和保障机制3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建议,为城市精神卫生服务系统建设框架和配套政策提供参考.
作者:谢飞;何燕玲;谢斌;徐一峰;马宁;郭延萍;穆新华;曾庆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既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相比较,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鲜明的改革属性和时代特征.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并非仅是对既有服务体系的升级改造,而是更需立足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大格局.作者围绕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动因、涵义和实现路径,从国家健康卫生领域宏观治理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实践创新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作者:付强;樊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运用爱德华政策模型对县域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政策进行分析,梳理了政策交流与沟通、政策资源、政策执行者偏好和官僚组织结构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显示,基层卫生资源不断丰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医共体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然而,医共体建设正处于政策实施的初级阶段,政策方案设计尚不完善,执行标准较模糊,导致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出现了行为分化,一部分开展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部分仅是照搬上级政府文件,而未能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规划与设计.少部分县级医疗机构得益于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和自身的良好基础,在医共体建设中积极探索,成为政策的领跑者;大部分县级医疗机构成为政策跟跑者以减少探索带来的成本和风险;另有少部分县级医疗机构成为政策搭便车者.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医共体的主动性高,然而有限的服务能力成为医共体建设中的障碍性因素.政府各系统、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尚不健全,影响了医共体建设中政策合力的形成和健康服务的有效整合.
作者:陈钟鸣;尹文强;黄冬梅;于倩倩;郭洪伟;孙葵;胡金伟;马东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对签约家庭医生信任的现状,探索医患信任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于2018年2—4月,采用整群系统抽样方法,对江苏省盐城市三龙镇10个农村社区、南通市平潮镇5个农村社区共10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信任行为与态度量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等.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用mean±SD、构成比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医生信任的影响因素;嵌套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医患信任与依从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患者对医生信任的得分为20.16±2.13,服药依从性得分为7.07±1.54.55.40% 的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较高,28.53% 的患者依从性中等,16.07% 的患者依从性差.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的就业状态、病程、自评健康、有抑郁症状是患者信任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得分每增加1分,服药依从性增加11.0%(OR=1.110,P<0.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对家庭医生信任,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费婧娴;邹鑫;程应华;曹庆;张树琴;安志新;张涛;高月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基于精细化管理思维构建儿科门诊输液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可改善儿童输液护理工作中的任务繁重、环境拥挤、满意度低等现状.作者通过分析系统应用前、后的数据,对管理层关注的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信息系统能有效提高儿科门诊输液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士和患者及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徐建英;俞刚;诸纪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护理部、护士长等临床护理领导者在叙事护理的推行、管理过程中的真实体会,为有效推行叙事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现象学研究的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和滚雪球抽样法,从江苏省、河北省3所开展叙事护理的三级甲等医院中,选取13名护理管理人员作为访谈对象,开展半结构式访谈.访谈主要内容为叙事护理临床推行情况.结果 从受访者的原始谈话资料中提炼出了4个主题,即叙事护理的队伍建设情况(医院领导者牵头、建立护理心理委员会、组建科室叙事护理团队),叙事护理培训情况(分阶段培训、学习效果的检测、心理咨询师资格),叙事护理的实践管理情况(鼓励为主、施压为辅),护理管理者对叙事护理的评价(积极作用、开展难点).结论 叙事护理作为心理护理的有效途径,亟待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和引导是其蓬勃开展的保障.医疗机构护理管理人员应充分关注并以集体力量积极推行叙事护理,培养护士的叙事护理能力.
作者:马婉贞;顾平;张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美国医疗照护保险(Medicare)中有一类定点医院被称为长期照护医院(LTCH),属于急性后期照护(中期照护)机构,是唯一一类通过住院天数区分的机构.作者回顾并总结了美国LTCH支付制度的发展历程及支付方式,以期对我国完善医疗保险、构建中期照护制度有所借鉴.
作者:陈俊伶;张治国;徐娟;沈丽宁;张前;吴奇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英国为了解决护士队伍短缺问题进行健康助理员(health care assistant,HCA)的培养和配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者介绍了英国HCA职业的准入要求及职业生涯发展概况.其准入要求包括素质要求、基础培训及教育要求、执业证书培训和效果评价;职业生涯发展包括岗位等级晋级和转岗为临床护士.针对我国现行的护理助理岗位的设置现状,提供了可借鉴学习的经验.
作者:叶兰英;马红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我国三级医院科研效率及影响因素,为科研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国100所三级医院科研效率评价指标数据,采用Boostrap-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对2015年医院科研效率水平进行评价;构建普通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OLS)回归模型,对医院科研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我国100所三级医院科研综合效率均值为0.5224,相比于传统DEA效率值,降低0.0676;各医院间的科研效率水平差异较大(0.1103~0.8790).回归分析显示,研发经费投入和支出指标、医院类型,对医院科研效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三级医院科研效率水平不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运用传统的DEA方法进行效率比较时需谨慎,建议采用Bootstrap-DEA方法进行纠偏.医院所在省份的科教水平以及医院自身类型,是影响医院科研效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胥美美;单连慧;钟华;李宜霏;安新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医疗设备互惠共享是医联体强化建设的切入点,而推进效能建设更是医疗设备互惠共享的核心工作.作者以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为例,探讨了医联体内大型医疗设备互惠共享应用的有效策略,包括基础信息调研与专家访谈,开展高层面筹划,搭建信息平台,做好激励保障、效能评估和氛围建设等方面,以期提升大型医疗设备互惠共享后的服务支持度、满意率、检查收入、使用饱和度、工作能力、新功能拓展、设备管理等,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建设的服务能力、远程医疗及分级诊疗工作.
作者:周小金;肖近;李成万;王建中;谢小为;陆宙;姜东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