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管理

刘慧

关键词:急诊急救, 绿色通道, 建设管理
摘要:目的:建立与完善急诊绿色通道,更好的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提高患者急诊就诊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制定规范科学的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加强各系统的协调与管理.结果:开放的绿色通道显著提高了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水平,使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结论: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有力地配合了各项抢救工作及时有效地进行.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5-氰基苯酞的合成

    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在众多抗抑郁药物中,西酞普兰是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5-氰基苯酞是合成西酞普兰的关键中间体.我们的合成路线是用对苯二甲酸合成5-苯酞甲酸,用5-苯酞甲酸制得5-苯酞甲酰氯,再氨化制得5-苯酞甲酰胺,后脱水制得5-氰基苯酞;这是一种工艺简单,收率高,成本低廉的制备5-氰基苯酞的合成方法.

    作者:王敬伟;孙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的含量测定

    用阳离子交换柱的HPLC法同时测定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中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Hypersil SCX柱,磷酸盐缓冲液(0.01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6.0):乙腈(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5nm.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分别在45~134和44~13μg/ml范国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RSD分别为0.5%和0.6%,回收率分别为99.9%和100.0%,含量测定结果与国家药品标准方法所得结果相符.

    作者:谭泽慧;刘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获得优化的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的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考察注射液的性状、颜色、pH以及主药的降解情况,获得处方的组成以及生产工艺.结果:通过实验研究,获得了优选的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结论:筛选得到的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杨杰;李贺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肠广泛切除18例,残存肠道的代偿

    目的:探讨小肠广泛切除术后,剩余肠道长度对功能代偿的影响.方法:将1998-2009.4我院行18例小肠广泛切除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8例小肠广泛切除术的病人经适当营养支持,均可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半年后完全摆脱TPN,无死亡.结论:小肠广泛切除术的病人在保留了全结肠回盲部,残余肠道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剩余50-100cm小肠经适当的营养支持,可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作者:陈先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电喷雾液质联用技术在头孢菌素研究方面的应用

    随着液质联用仪器的逐渐普及与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LC-ESI-M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中.然而LC-ESI-MS技术在作为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头孢菌素方面的应用尚不广泛,本文将就目前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王高升;张宏森;高树赢;王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核桃仁中鞣质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与冷浸提取法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浸泡(提取)时间、物料比、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确定了核桃仁中鞣质的佳提取工艺为冷浸法即:溶剂(乙醇)用量是药材质量的6倍量,乙醇浓度为80%,浸泡时间是24小时.总鞣质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其含量为35.43(μl/ml).

    作者:李丹;金哲雄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

    目的: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回收率99.4%,相对标准偏差0.1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高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十三味解郁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十三味解郁胶囊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80:20);流速:1.0ml/mln;检测波长:256nm.结果: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和重现性强,可有效测定十三味解郁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

    作者:高延宏;江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黄连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对中药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手段对黄连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连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结论:化合物分别是berberine(1),coptisin(2),palmatine(3).

    作者:杨异卉;甘春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茵陈蒿汤浅析及加味运用

    茵陈蒿汤由茵陈蒿20g、栀子10g、大黄7g组成.其茵陈清利湿热、退黄疸为君药,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为臣药,佐以大黄攻积导滞、泻火凉血、行瘀通经.根据《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资料介绍:茵陈蒿:性味苦,微寒.功效清热,利水,发汗,为治肝胆、脾胃湿热之专药.

    作者:张琨;刘春梅;孙莉君;吕焕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62例胎儿生长受限孕期治疗体会

    胎儿生长受限(FGR)是指孕37周后胎儿出现体重小于2500克或低于同孕龄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孕龄正常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

    作者:朱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排石颗粒联合哈乐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排石颗粒联合哈乐与单纯应用排石颗粒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比较.方法:将2007.10-2008.10就诊我院的124例输尿管下段小结石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单纯给予排石颗粒治疗;观察组62例,哈乐联合排石颗粒治疗.观察排石率,结石排出时间.结果:两组排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排出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哈乐联合排石颗粒治疗输尿管下段小结石能明显缩短结石排出时间,效果好于单纯应用排石颗粒.

    作者:蔡芳震;谭国良;颜醒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梅毒的预防及产前指导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致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本病的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种器官组织,产生各种症状.早期主要侵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引起胎传梅毒,危害极大.

    作者:王颖丽;马凤英;佟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肌氨肽苷引起热原样反应1例

    1 病例男,54岁.因车祸至脑震荡及软组织伤入院,主要以药物作抗感染和脑组织恢复治疗:注射用头孢咪诺(苏州中化药品有限公司,批号:18008010)1.5g,溶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湖南科仑制药有限公司,批号:A070724G)250ml,iv.gtt,2小时后用肌氨肽苷注射液(长春长庆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5ml/支,批号:20080701)10ml加入500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来源同上)iv.gtt.

    作者:孙先元;李承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红车轴草中异黄酮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红车轴草中异黄酮成分的提取工艺的佳条件.方法:以红车轴草中异黄酮成分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确定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浓度8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1小时.结论:此提取工艺适用于红车轴草提取异黄酮成分.

    作者:曹春凤;于洪静;孟祥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吸痰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措施,吸痰这一操作的正确与否是呼吸道护理的关键.操作者必须掌握有效的吸痰技术,笔者通过对近百例病人吸痰的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孟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平喘方药作用机理的研究思路

    探讨中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现代科学内涵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进行该类方药的研究思路,即阐明中医哮病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为平喘方药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当前国内外关于哮喘的研究动态,采用先进的科研手段和指标进行研究;结合中医哮病的临床特征,选择合理的动物模型和研究方法.阐明中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现代科学内涵,可丰富中药学内容,促进中药理论的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作者:门铁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0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微波治疗议输出电流10~20mA,自动电凝固时间3s.结果:一次性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治愈率98%.结论:微波组织凝固技术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单,效果好.

    作者:张艳;张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Th17细胞与银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Th17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CD4+T细胞新亚型,并与银屑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Th17细胞主要通过IL-23/Th17细胞轴引起并加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慢性免疫性炎症,由Th17细胞产生的IL-22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Th17细胞是如何由外周组织迁移到真皮层?Th17细胞与银屑病的发生和加重有何关系?了解Th17细胞分化所需要的特殊转录因子、表面表达分子、分泌的细胞因子对进一步认识银屑病免疫病理过程及发现潜在治疗靶点有很大帮助.

    作者:殷筱舒;冯永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苏云放教授治疗不寐证经验总结

    导师苏云放教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30余年,治学严谨,在温病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临床经验丰富,勤于著述,建树良多.在他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中既有中医内科疑难杂病辨治的学术精华,又融合了温病学派四大诸家的学术特色.现仅从他论治不寐病证中总结学习他的特色经验.

    作者:曹继晶;苏云放;魏居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