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张娟;刚宏林
1 调节干预抑制肺泡巨噬细胞(PAM)核因子(NF-kB)活化,减轻失血性休克并内毒素诱发的急性肺损伤.虎晓岷等[1]用家兔模拟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LPS)诱发的急性肺损伤(ALI)建立模型,实验分模型组、川芎嗪干预组、对照组.
作者:杜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静脉炎是由于将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输注入静脉中或在静脉内放置时间太长、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而引起的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因此,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增加病人痛苦,而且也影响病人的治疗[1],故预防及治疗静脉炎很重要.
作者:陈建中;王鹏;冯喜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Vitapex糊剂与传统根充剂在去髓术、根管治疗术后一次性根充的急性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活髓牙和死髓牙658个,随机分为2组,根管预备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Vitapex糊剂和传统根充剂均加牙胶尖充填根管,观察2组患牙术后1周的急性反应,及术后3、6个月的疗效.结果:实验组去髓根充术后,急性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根管治疗根充术后,急性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充术后3、6个月复查,实验组去髓术、根管治疗术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Vitapex糊剂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贾翠玲;延海秀;贾爱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人工肝室是进行血浆置换术且是暴露于血液的工作环境,而通过血源性传播的常见的传染病有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等[1],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人增多,医护人员感染HIV的机会随之增多,血浆置换术中存在着遭受意外损伤而发生HIV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应加强血浆置换术中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并制定相关防护措施,防止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HBV、HCV等传染性血液性疾病.
作者:黄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考察盐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甲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5℃、37℃条件下放置6小时内配伍液中两组分含量,并观察输液的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在25℃、37℃下,盐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结论: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秦安龙;李蓉;于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对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例,除常规处理外,局部注射胰岛素,对照组7例,仅常规处理.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白色念珠菌的真菌过度生产引起的外阴阴道感染性疾病,75%育龄妇女至少有一次发病,约5%的患者可反复发作[1].我院应用克霉唑阴道片和保妇康栓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磊;杨亚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槲寄生毒肽(Viscotoxin)在选择性摧毁癌细胞、阻断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方面均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对槲寄生提取物--槲寄生毒肽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目前的药源情况以及开发前景.
作者:孙红梅;肖明辉;张丽波;闫玉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头孢菌素作为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适应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它的不良反应较少,但用药后饮酒而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人愈来愈多,值得注意.
作者:周本华;刘燕;鲁开红;吴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10%-15%的糖尿病人会发生足部溃疡.主要原因:周围血管特别是小动脉病变的并发症,造成血供障碍,使组织发生坏死.神经损害性病变.血糖增高影响局部肉芽组织生长,不利于组织的修复,糖尿病病人的皮肤抵抗力降低.这些因素都将导致溃疡愈合非常缓慢.我院对2005年1月~2007年8月的7例糖尿病足部溃疡病人应用康惠尔溃疡贴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张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输卵管结扎术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女性绝育手术,而输卵管结扎术的心理护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心理调节作用,直接关系到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开展.为此笔者针对输卵管结扎术受术者特殊心理特征及不良反应,全程引入心理护理,观察探讨心理护理对输卵管结扎术的影响.
作者:何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本实验将小鼠衰老模型应用维生素C,探讨其保健功能.方法:将小鼠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同时将实验组的小鼠灌入维生素C进行保护.42天后观察小鼠的外观形态和检测各组小鼠大脑、血清中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结论:维生素C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余琼;齐卫华;于研;李洪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婴幼儿急疹又称婴幼儿玫瑰疹,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导致的婴幼儿期发疹性疾病,特点是持续高热3-5天,热退疹出.我院近两年来收治婴幼儿急疹43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韩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芪冰冻微粉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和抗疲劳的作用.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和转棒法观察黄芪冰冻微粉的药效作用.结果:黄芪冰冻微粉可明显延长小鼠在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和转棒时间.结论:黄芪冰冻微粉具有明显的抗应激和抗疲劳作用,效果优于普通粉.
作者:朱凯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阐述了药学监护的定义与内涵、实施药学监护的意义、药学监护中药师的职责、药学监护的过程和步骤、推行药学监护的重要性.药学监护势在必行,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应大力推动药学监护在国内的进展.
作者:李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对重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酸分泌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组:奥美拉唑组、雷尼替丁组;所有病例均于应用抑酸药前、用药后3,12,24,72h监测胃液pH及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重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胃液pH值低,奥美拉唑组较雷尼替丁组能显著升高胃内pH P<0.05.结论:重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胃酸呈高分泌状态.奥美拉唑对应激性溃疡的胃酸抑制和止血效果均优于雷尼替丁.
作者:孙飞;赵建平;王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C6胶质瘤细胞在大鼠脑内成瘤后,苦参碱对其作用.方法:采用脑立体定向术建立胶质瘤大鼠模型,通过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苦参碱对胶质瘤大鼠模型肿瘤细胞的作用.结果: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Fas表达结果均显示在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苦参碱具有诱导体内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Fas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刘微;邢春艳;张淑君;昝丽坤;贾影;滕国鑫;戚基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感染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后病死率达100%,所以重在预防.在我国,1990年以前狂犬病死亡人数一直位居25种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之首,1991年开始下降,近5年我国人间狂犬病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1],为掌握流行现状,探讨其发病原因,从而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现在将我院在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间收治的20例临床诊断的狂犬病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用中药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缓解心衰竭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更好.
作者:张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依苏,扬子江制药)和国产氨氯地平(麦利平,陕西超群制药)联合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62例病人分治疗组33人和对照组29人,治疗组予依苏10mg每天口服一次,麦利平5mg每天口服一次 ;对照组只予麦利平5mg每天口服一次.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6.2%.结论:依苏和麦利平联合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价格合理,病人更易接受,适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沈保祥;苗忠;陆进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