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秦艽提取物对一氧化氮合酶、磷脂酶A2和环氧化酶的影响

安卓玲;金哲雄

关键词:大叶秦艽, 龙胆苦苷, 抗炎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龙胆苦苷及秦艽不同极性提取部位的抗炎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诱导鼠巨噬细胞RAW264.7生成一氧化氮(NO)、磷脂酶A2(PLA2)、环氧化酶(COX-2),建立细胞炎症模型.观察龙胆苦苷及大叶秦艽不同极性提取部位对NO、PLA2、COX-2的影响.结果:龙胆苦苷及秦艽不同极性提取部位对NO、PLA2均有抑制作用,仅龙胆苦苷对COX-2呈现出抑制作用.结论:龙胆苦苷是秦艽中主要的抗炎成分其抗炎机制与抑制NO、PLA2、COX-2的活性有关,秦艽中除龙胆苦苷以外的化学成分也具有抗炎作用,可能是由于抑制NO、PLA2而介导的.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对门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体会

    人性化护理服务是指医院在给患者治疗、护理的同时,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护理的和情感的服务,把患者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且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人,大限度满足疾病以外的要求[1].

    作者:阙红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浅谈护士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工具,是护士思想交流的主要手段.通过交谈,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同时患者的情绪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护士语言的影响.

    作者:张桂芹;张秀芝;任广欣;刘秀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因素

    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是治疗小儿癫痫的常药用物之一,因其抗癫痫谱广、临床效果好、起效快、单药治疗即可很好控制病情、复发率低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智春;王丽梅;郝艳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日常用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据统计,全美国死亡人数中,被药物致死的已上升到全国人口死因的第四位.我国因药物致死的每年可达20万人.下面,就日常用药中的几个常见问题简单介绍一下.

    作者:李迎新;李静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的个别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旋光异构体,在抗感染治疗上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不良反应常见为消化道反应,如厌食、恶心、便秘、腹泻等.

    作者:徐菊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HPCE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HPCE具有快速分离、高效等优点,成为发展迅速的分离、检测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HPCE的分离模式及利用HPCE诊断某些疾病的方法及原理.

    作者:石震华;郑春英;刘松梅;李盛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单次推注氯胺酮2mg/kg,A组:氯胺酮95靏/kg/min持续泵注维持;B组:氯胺酮60靏/kg/min配合瑞芬太尼0.06靏/kg/min持续泵注.术中监测患儿血压、心率,及SPO2,并记录术后苏醒时间.结果:A、B两组患儿血压和SPO2均较平稳,但B组心率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而A组心率较术前明显增快(p<0.05),B组术后麻醉苏醒明显快于A组(p<0.05),且术中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麻醉既满足手术需要,又减少各自用药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儿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麻醉更平稳.

    作者:柳德洪;夏瑞;任利兵;王际忠;张军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了解参麦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8月21例参麦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参麦注射液可致循环、皮肤等系统不良反应,尤以皮肤过敏为主.结论:临床人员应了解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发病机理,规范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方静;周学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超声监测不孕妇女的卵泡发育与排卵

    精确观测卵泡发育和估计排卵时期,一直是妇产科临床和人类生殖工程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运用B超能连续观察直接反映排泡的形态学改变,了解卵泡发育排卵的全过程,目前已成为监测卵泡发育排卵的重要手段.

    作者:姬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静脉穿刺(venous puncture,简称VP)是临床应用广泛、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我们每天的护理工作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VP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临床疗效,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

    作者:赖江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逐瘀通脉胶囊的成份、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血稠是引发脑中风、心肌梗死、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不仅在老年人当中发病率高,而且近年来有向中年人发展的趋势.当前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疲劳状态.

    作者:李轶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计数方法验证

    目的: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计数方法.方法:平皿法.结果:各组菌回收率均高于70%.结论:各试验菌正常生长,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计数方法.

    作者:王滨涛;陶慧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静注心律平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律平为Ic类高效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大量临床观察提示治疗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疗效.而静注心律平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VT)的报告尚不多,我们收集近6年来我院明确的SVT(不包括扭转性室速)共15例均为静注利多卡因无效,改用静注心律平收到显著疗效.

    作者:车文彦;张明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脑血管疾病病人的临终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成为三大致死疾病之一.护士在做好脑血管病人的临终护理时,应为患者提供佳护理,提高生命临终质量,使之平静地死去.

    作者:孙德娟;邱碧秀;毛铁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纳米技术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与进展

    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在0.10至100纳米的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崭新技术.如何利用纳米技术诊断、治疗各种疾病,已成为世界各国21世纪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之一.纳米技术在恶性肿瘤中巨大的应用价值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现将近年来纳米技术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与前景综述如下.

    作者:高晋生;宋爱英;李囿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甲硝唑临床应用

    甲硝唑是治疗滴虫病的老药,1972年,Tally首次发现其有全身抗厌氧菌作用,且于197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抗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

    作者:王福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从GSP认证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实用性

    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作为保证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基础和依据,目前已经成为制约GSP规范化管理工作在企业内持续推行的瓶颈,因此必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巩固GSP认证成果,保证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徐立亭;丁丽曼;李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平贝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进展

    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又名平贝,主产于东北,已有百余年历史.平贝母在临床上与川贝、浙贝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多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等症.

    作者:侯立波;陈延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注射用青霉素钠稳定性考察

    青霉素钠为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对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不稳定,会逐渐产生降解物和高分子聚合物,不仅含量下降,疗效降低,还可能引起临床上的过敏反应,影响患者的健康.

    作者:吴疆;李江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欣脑泰滴丸的成型工艺

    目的:确定欣脑泰滴丸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外观,黏连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滴丸成型工艺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工艺为: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3,PEG4000与PEG6000比例为1:1,料温85℃,滴距为5cm.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合理,所制滴丸符合滴丸质量标准.

    作者:田凤;杨书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