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的个别不良反应

徐菊花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旋光异构体, 消化道反应, 抗感染治疗, 抗菌作用, 不良反应, 抗菌谱, 应用, 厌食, 临床, 腹泻, 恶心, 便秘
摘要: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旋光异构体,在抗感染治疗上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不良反应常见为消化道反应,如厌食、恶心、便秘、腹泻等.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正交试验法优选欣脑泰滴丸的成型工艺

    目的:确定欣脑泰滴丸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外观,黏连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滴丸成型工艺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工艺为: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3,PEG4000与PEG6000比例为1:1,料温85℃,滴距为5cm.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合理,所制滴丸符合滴丸质量标准.

    作者:田凤;杨书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压氧舱内采集动脉血的护理体会

    高压氧舱内的治疗压力高于一个大气压,是一个特殊的治疗环境.在高压氧环境下采集动脉血(如做血气分析等)的操作方法与常压时相同,但需要传递出舱后才能送检.

    作者:王玉杰;郝吉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急性中毒洗胃及术后护理体会

    服毒有效的清除方法是洗胃,因此积极寻找快速有效的洗胃方法势在必行.笔者在收治这些患者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护理工作,运用新型的洗胃方法迅速解除毒物,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魏丽萍;陈桂英;杨立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脑血管疾病病人的临终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成为三大致死疾病之一.护士在做好脑血管病人的临终护理时,应为患者提供佳护理,提高生命临终质量,使之平静地死去.

    作者:孙德娟;邱碧秀;毛铁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观察与护理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内科呼吸系统常见病之一.是由于肺和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右心室肥厚、扩大,后导致右心衰竭的一种疾病.

    作者:刘燕;李兰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N-乙酰氨基葡萄糖及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研究进展

    随着对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不断关注,现已经形成甲壳素化学这一学科,本文着重围绕甲壳素化学体系结构中的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两种物质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作简要概述.

    作者:李慧;曹秀明;季宇彬;徐海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浅谈护士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工具,是护士思想交流的主要手段.通过交谈,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同时患者的情绪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护士语言的影响.

    作者:张桂芹;张秀芝;任广欣;刘秀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例失调型脑瘫患儿康复疗效观察

    我科从2000年6月至2003年4月共收治20例失调型脑瘫患儿,对其进行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例患儿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0个月-3.5岁.

    作者:辛宁;杨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白前琐话

    白前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Ggnanchum Shaun-tonii(Decne)Schltr en Tevt及芫花叶白前Cgnanchum gtaucens(Decne)Hand-mazz的根茎及根.主产于浙江、福建、安徽、河南等省.多生长于河滩湿地.

    作者:张淑珍;陈章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赤芍中芍药苷的提取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用水煎煮提取赤芍中芍药苷的方法.方法:以芍药苷为指标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系统考察了不同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提取方法对芍药苷的含量有影响.结论:赤芍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8倍量,每次提取2小时为提取工艺.

    作者:汤羽;梁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平贝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进展

    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又名平贝,主产于东北,已有百余年历史.平贝母在临床上与川贝、浙贝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多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等症.

    作者:侯立波;陈延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奥硝唑片治疗口腔科厌氧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奥硝唑是继甲硝唑、替硝唑后的第三代新型硝基咪唑类衍生物,是新一代广谱抗厌氧菌的新药,具有抗菌活性高,人体内半衰期长,组织渗透性好等特点,与甲硝唑与替硝唑相比临床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轻微,在国外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试验通过对比研究,旨在观察和评价奥硝唑片与对照药替硝唑片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苏淑芝;刘彦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静脉穿刺(venous puncture,简称VP)是临床应用广泛、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我们每天的护理工作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VP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临床疗效,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

    作者:赖江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老年进展性脑梗死80例相关因素分析

    脑梗死是目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其中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约占20~40%,因其病情逐渐恶化,对医患双方构成一定的威胁与挑战.

    作者:叶小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RP-HPLC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为了更好的控制骨刺消痛胶囊的产品质量,对该药中丹皮酚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药品中的丹皮酚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选用ODS-2 Hypersil(150nm×4.6mm, 5um),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25℃.结果:经过系统的实验研究,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0.34%(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易,专属性及重现性好,可有效的控制骨刺消痛胶囊的质量.

    作者:杨卓;韩雪梅;郑玥;刘玉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逐瘀通脉胶囊的成份、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血稠是引发脑中风、心肌梗死、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不仅在老年人当中发病率高,而且近年来有向中年人发展的趋势.当前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疲劳状态.

    作者:李轶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日常用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据统计,全美国死亡人数中,被药物致死的已上升到全国人口死因的第四位.我国因药物致死的每年可达20万人.下面,就日常用药中的几个常见问题简单介绍一下.

    作者:李迎新;李静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注射用青霉素钠稳定性考察

    青霉素钠为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对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不稳定,会逐渐产生降解物和高分子聚合物,不仅含量下降,疗效降低,还可能引起临床上的过敏反应,影响患者的健康.

    作者:吴疆;李江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生长抑素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临床观察

    生长抑素--思他宁(Somatostatin For Injection)分子式:C76H104N18O19S2.是人工合成的环状14氨基酸肽,具有降低门静脉压力,减低胃血流灌注,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胰腺内、外分泌的作用.

    作者:田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脾裂伤保守治疗20例报告

    目的:总结脾裂伤保守治疗适应证.方法:总结分析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期间我科共为20例脾裂伤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中脾实质裂伤11例,脾被膜下裂伤9例,经保守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无并发休克,影像学检查证实脾裂伤比较局限、表浅,无合并其他腹腔脏器伤者,可在严密观察病情的条件下进行非手术治疗.

    作者:郑元振;李翰城;陈先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