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栓剂的研究发展概况

吕金玲;顾德辉

关键词:栓剂, 肘后备急方, 制备与应用, 证治准绳, 张仲景, 伤寒论, 千金方, 晋代, 剂型, 后汉, 草本, 仓公, 埃及
摘要:栓剂为古老的剂型之一,在公元前1550年埃及的<伊伯氏纸草本>中就有记载.我国关于栓剂的早记载也可上溯到<史记·仓公列传>.后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对栓剂均有记载,其他如<千金方>、<证治准绳>等亦载有类似栓剂的制备与应用.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维生素C哌嗪治疗胆道蛔虫胆绞痛48例

    根据蛔虫喜碱厌酸的特点,1999年3月~2005年8月,我们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和哌嗪治疗胆道蛔虫胆绞痛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宜自;包惠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阿莫西林中残留溶剂含量

    目的: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阿莫西林丙酮,二氟甲烷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利用顶空进样法,在弹性石英毛细柱上进行各组分分离,各组分间的分离度均符合要求.柱温:50℃进样口温度:150℃检测器温度:250℃顶空平衡温度80℃平衡时间30分钟.结果:平均回收率:丙酮99.0%二氟甲烷98.8%.结论:该方法利用顶空装置自动进样克服了进样量不准确的缺点,重现性好,精度高.

    作者:何莉莉;范毅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唇裂患儿的术前术后护理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我国大部分医院唇裂手术年龄为六个月,也有少部分患儿年龄稍小些,为了恢复唇部的正常形态和正常的吸吮功能,必须进行唇裂修复术,对婴幼儿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10例唇裂患儿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夏宝萍;黄庆红;陈龙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产黄青霉高产菌株的选育

    目的:对现生产用产黄青霉菌诱变育种以获得稳定高产菌株.方法:用化学诱变剂对菌种进行诱变育种,筛选得到的菌株通过摇瓶试验考察其产抗能力与传代稳定性.结果:选育得到的259#菌株摇瓶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传代三代后仍稳定.结论:通过诱变育种得到259#菌株是高产优质菌株.

    作者:康立宏;李秀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91例临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EBV)感染引起的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一般多见于年长儿及少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EBV惑染率达90%以上[1],但多呈不显性感染.近年来不典型IM有增多趋势,对我院儿科门诊2003年4月~2005年4月间临床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191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盐酸伊托必利中残留溶媒氯仿的测定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盐酸伊托必利中有机溶剂氯仿残留量[1]的方法.方法:采用外标法以庚烷作为萃取溶剂,在非极性弹性毛细管柱上进行分离[2],效果良好.结果:平均回收率99.9-105.0%.变异系数2.1%.结论:方法重现性好,定量准确易于操作.

    作者:岳志萍;张洪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体中的一类可随水蒸汽蒸馏、且具有一定芳香气味、在常温下能挥发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植物界分布很广,特别是松柏科、木兰科、樟科、芸香科、伞形科、唇形科、姜科、菊科、桃金娘科、龙樟香料、禾木科等.此外,在蔷薇科、胡椒科、杜鹃科、木犀科、毛茛科的植物中,也有丰富的精油成分[1].许多挥发油都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表现为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解热镇痛、祛痰止咳等.精油在医药、食品、烟酒、日用化学等工业中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尤其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本文对有关挥发油的抗菌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陈丽艳;崔志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国产高效液相色谱仪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1引言高效液相色谱仪是由输液泵、进样器、检测器和数据记录处理装置等部分组成的分析仪器.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配或吸附特性的差异,由流动相将试样带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经检测器进行检测,根据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响应值(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适于分析沸点高、分子量大、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它们约占全部有机化合物的80%.

    作者:张春婷;王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心梗院前急救及转运的护理

    院前急救面对的是突发急症,需要急救人员作出快速反应,设置急救方案,其主要目的是挽救病人生命.我院对4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了正确的急救措施,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病情趋于稳定,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罗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应用新进展

    1微生态制剂在药品领域的应用微生态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效果较好,几乎无不良反应.1.1微生态制剂与肠道疾病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对腹泻患者,单纯使用肠道抗生素常常无效,部分病例还会加重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对多种肠道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包括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抗生素相关腹泻、旅游性腹泻、过敏性肠道综合症等.采用微生态制剂防治肠道疾病,国内外已有很多具体报道,下面以国内的丽珠肠乐和培菲康为例加以说明.

    作者:王衍宏;李洪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速搅拌制粒机的调试

    高速搅拌制粒机现场调试,前期准备工作,空车试验及实物制粒的调试技了.在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者:王建涛;鲁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供应室科学化管理

    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给医疗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医院提倡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更优良的舒适环境,以及高质量的治疗和护理.在新形式下,供应室的工作和管理,就势必在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的指导下,放弃过去传统的简单消毒的旧观念,从患者的需要做起,主动积极减轻科室负担,走出科室,承担起更多的工作,以此减轻和消除非护理专业和非技术性工作给临床带来的重负,让他们集中精力为患者服务,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因此,现代医学模式下的供应室,必须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及管理水平,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

    作者:孔以萍;唐艳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近年来,脑梗塞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自2003年1月~2005年10月采用脑苷肌肽治疗脑梗塞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素侠;孙振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人体补铁剂的研究进展

    铁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缺铁可导致多种含铁酶活性降低,特别是血红蛋白活性降低,阻碍氧的运输,进而诱发细胞氧代谢水平下降,机体免疫力下降,并伴有疲倦、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干裂舌等症状[4].

    作者:付成林;周丽鹃;周希彬;孟祥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海藻糖的研究进展

    海藻糖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在食品、医药、化工、农业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本文就海藻糖的性质、生物学功能、代谢途径的研究进展以及海藻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丽娟;孙娣;汪洋;闫玉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消咳喘片对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的影响

    目的:研究消咳喘片(Xiaokechuan Tablets)对正常及致敏豚鼠支气管收缩的影响及平喘作用.方法:通过离体和整体实验,观察消咳喘片对以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正常豚鼠支气管的收缩和以卵蛋白诱发的致敏豚鼠支气管收缩的影响.结果:离体实验,消咳喘片52mg·L-1对组胺致正常豚鼠气管片的收缩具有对抗作用,对卵白蛋白所致的致敏豚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对乙酰胆碱所致气管片收缩作用明显;整体实验,消咳喘片18mg·kg-1可显著延长卵白蛋白所致的致敏豚鼠呼吸困难,抽搐和跌倒的潜伏期(P<0.01).结论:消咳喘片能拮抗组胺刺激引起的正常豚鼠和卵白蛋白引起的致敏豚鼠离体气管片的收缩,抑制致敏豚鼠哮喘的发生.

    作者:孙冬莲;尤依静;燕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近10年来,喹诺酮类抗菌药以其广谱、高效、低毒、易耐受、易透过细胞外膜、使用方便以及价廉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用药剂量增大,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的不断增多,安全与合理用药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目前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与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宋立新;魏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麻醉40例总结

    近年来,各种事故造成的颅脑外伤病例逐渐增多.这类病人一般需急症在全身麻醉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由于病情急,情况重,往往有合并症,许多基层单位麻醉医生感到处理起来有些棘手.我们经复习文献及临床探索,总结出一个适于基层医院的麻醉处理方法,现将40例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中坤;韩洪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抗生素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应用

    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作者:庄秋红;谢丽芹;王淑英;秦海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老年人的好发病,患者通常就是反复的咳嗽、咳痰,这些患者支气管有慢性炎症且粘膜清除力缓慢,有时因大量分泌物难以咳出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我院对该类病人在对症治疗咳嗽时,采取异丙托溴铵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咳嗽方面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