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后肠瘘的综合治疗

刘凤恩;应勇;段青;王小农

关键词:肠瘘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瘘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总结24例术后肠瘘病人,包括十二指肠瘘6例,高位小肠瘘3例,低位小肠瘘7例,结肠瘘8例.结果:16例行保守治疗,治愈率75%(12/16);8例行手术治疗,治愈率87.5%(7/8).全组死亡率20.8%(5/24).结论:术后肠瘘的治疗应明确诊断,应用生长抑素及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控制感染,正确选择手术时机,积极治疗肠道原发疾病,加强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护.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15种中草药对小鼠吞噬细胞吞噬白假丝酵母菌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芩等中草药50%乙醇提取物对小鼠中性粒细胞吞噬白假丝酵母菌的影响.方法:采用BALB/c小鼠体内吞噬实验法,设立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中性粒细胞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吞噬百分数及吞噬指数.结果:(1)吞噬百分数均值及P值:黄芩85.1%、P<0.01,牡丹皮87.6%、P<0.01,羌活51.7%、P<0.05,大黄53.8%、P<0.05,千里光66.3%、P<0.05;(2)吞噬指数均值及P值:黄芩2.09、P<0.05,牡丹皮1.523、P<0.05;(3)知母、五蓓子、大蒜、茵陈、白花蛇舌草、黄精、补骨脂、金银花、桑枝、海金沙吞噬百分数及吞噬指数的P值均大于0.05.结论:黄芩、牡丹皮、羌活、大黄、千里光具有增强中性粒细胞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吞噬作用,知母、五蓓子、大蒜、茵陈、白花蛇舌草、黄精、补骨脂、金银花、、桑枝、海金沙对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无明显影响.

    作者:马廉兰;张文平;刘志春;谢水祥;曾祥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CT常规与3D图像对周围型肺癌显示效果对比分析

    周围型肺癌是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CT检查是周围型肺癌常用检查方法.为对比分析CT常规轴面图像与3D图像对周围型肺癌的显示效果,本文总结4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福兴;郭少华;许红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胫前粘液性水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例报告

    胫前粘液性水肿又称局限性粘液性水肿,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现报告胫前粘液性水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例.

    作者:卢房生;黄际荣;简寄萍;孙传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2例胰腺损伤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胰腺外伤12例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清创止血胰周引流7例,胰体尾切除2例,胰头断端缝合、Roux-y空肠袢与远端胰断端吻合1例,十二指肠憩室化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所有病例均放置引流管引流,术后禁食,胃肠减压,善宁0.1mg皮下注射,每日3次,补液抗感染,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1例合并胰瘘,带管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胰腺损伤缺乏特异性症状,术前各项检查如B超、CT和血尿淀粉对胰腺损伤早期诊断价值有限.胰腺损伤,特别是严重胰腺创伤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胰腺的止血、清创、恢复胰管与肠道的联系,控制胰液外渗,正确处理内脏合并损伤及血管损伤,充分引流和营养支持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

    作者:徐平华;李优笙;郭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间的选择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对26例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结果.结果:早期手术组12例(入院后一周内行急诊手术)死亡1例,出现并发症4例,治愈11例,延期手术组14例,死亡0例,出现并发症1例.胆源性胰腺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与手术时机有关,早期手术组明显高于延期手术组.结论: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尽量保守治疗.

    作者:王晓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丙酮在头冻切片制片中的应用

    冷冻切片质量是术中病理诊断性的重要保证.由于术中病人在手术台上等结果,要求尽量缩短时间,因此,力争一次成功制成优质冷冻制片极为重要,固定剂的作用又在保障制片当中起到重要作用.我科目前运用丙酮固定剂在冷冻切片制片中的方法,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军兰;张功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其原核GST融合表达和纯化

    目的:克隆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细胞内高效表达,并纯化该蛋白.方法:从HL-60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获得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的编码区cDNA,将Hind Ⅲ/NdeⅠ双酶切的PCR产物连接到同样双酶切的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GST构建为融合表达质粒pGEXGST-S27a,转化感受态的大肠杆菌JM109实现质粒的扩增与纯化,经DNA测序确证后再转化感受态表达菌BL21,表达并纯化出融合蛋白.结果: (1) PCR 扩增获得长约560bp 的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 基因片段.(2) SDS - PAGE 证明, 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GST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43kDa.(3)通过过柱法纯化出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GST融合蛋白.结论:成功克隆出泛素-核糖体蛋白S27a的基因,并在表达菌BL21中可见GST融合表达,并纯化出该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获得了候选蛋白分子.

    作者:曾雪英;黄功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327例临床分析

    1994年7月至2003年8月我院共收治32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经CT诊断并按GCS≤8分为重型诊断标准和出院时病人的状态判定结果(自动出院按死亡统计),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温小华;尹玉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58例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通过子宫动脉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妇产科疾病58例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插管技术,穿刺右股动脉进行双子宫动脉造影、药物灌注、栓塞.结果:输卵管妊娠患者一次性终止妊娠率达96.8%,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月经量减少明显,半年后肌瘤不同程度逐渐缩小,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术后血HCG下降快(平均1.5疗程),使化疗疗程缩短,全身副作用小,中、晚期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获得手术机会.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治疗妇产科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伍桂香;刘勍;王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肿瘤化疗中运用PICC及全自动注药泵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为了减少肿瘤化疗中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化疗疗效.方法:通过10例次中晚期肿瘤患者应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配合全自动注药泵持续输液化疗的临床观察,总结PICC配合全自动注药泵在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结果:PICC使用全自动注药泵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避免了大剂量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化疗疗效.

    作者:曾小斌;夏晓红;钟秋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调查分析

    目的:为了使糖尿病饮食治疗更有效、深入地开展.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42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对病人进行饮食知识宣教后,多数病人提高了饮食治疗各方面的认识,且已得到广泛重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受到人员、经济及知识不足等种种限制.结论:须大力开展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宣教,积极地做好自我保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真正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年秀;罗红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PSA在早期诊断或筛查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讨论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简称PSA)对前列腺增生或尿潜血阳性患者中早期诊断或筛查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76例在我院已诊断前列腺增生疾病(含7例前列腺癌)或伴有尿潜血阳性的患者进行PSA测定,将测定结果在不同的年龄组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276例患者中,PSA >4ng/ml的116例,占42.1%;PSA≤4ng/ml的160例,占57.9%;7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有3例PSA >4ng/ml,4例PSA≤4ng/ml;117例年龄在 70~79岁的患者中,PSA >4ng/ml的62例,PSA≤4ng/ml的55例,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其差异性显著;107例前列腺增生同时伴有潜血阳性的患者中,PSA >4ng/ml值的40例,PSA≤4ng/ml值的67例,潜血与PSA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PSA对早期诊断或筛查前列腺癌意义不大,它只能对高度疑视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提供一个辅助依据.

    作者:朱华珍;于春华;肖士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30例

    目的:总结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总结30例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结果:30例中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成功,2例中转开腹,术后3~6天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实践证明是确实可行的.

    作者:伊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胆囊息肉的声学诊断与动态观察

    本文报告30例胆囊息肉的声像图诊断,并侧重探讨了在胆囊息肉合并炎症且进一步被胆盐复盖包囊时的声学特征的动态观察.30例中男19例,年龄31~60岁,平均46.5岁,其胆囊息肉总数为59个,依次分布在胆囊颈部28个、囊体21个、囊底10个,多发性息肉26例,典型带蒂息肉8例,全部病例动态观察2~6年,并均摄片对照.

    作者:曹洪敏;曹丽珍;孙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46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经验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6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46例中行肝切除治疗32例,残石率18.75%(6/32),单纯取石加胆道引流术残石率57.14%(8/14).术后并发症5例中2例膈下脓肿和1例胆漏均为行肝切除术者.本组无1例死亡.随访病人肝切除术者疗效佳,无明显症状出现,非肝切除术者有5例出现较明显的胆管炎表现.结论: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可采用多种方式,但须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术式,不同范围的肝叶切除治疗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其疗效优于单纯取石加胆道引流术.各种措施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减少术后残石.

    作者:李小明;张国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骁悉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骁悉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为5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均接受了至少12周的强的松(1mg/kg/d)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但仍不能缓解;治疗组均为上述无缓解5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采用骁悉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观察骁悉治疗3个月、6个月的缓解率.结果:5例患者在骁悉治疗3个月后,1例完全缓解,1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延长至6个月时,有2例完全缓解,1例无效,完全缓解率为60%,总有效率为80%,患者的总体缓解率随着骁悉治疗时间延长明显增加.结论:骁悉联合小剂量激素是迅速控制活动性狼疮肾炎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疗效优于环磷酰胺,且副反应小.

    作者:孙丽萍;董一民;刘小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威胁人们健康的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往往可以使人致命,因此尽快控制哮喘的症状是有必要的.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商品名博利康尼)雾化液治疗代替口服硫酸特布他林片(商品名博利康尼片)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24例,对控制哮喘的症状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荣;赖庆文;刘维优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以水肿为表现的阴茎带状疱疹一例报告及误诊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已婚,个体业主,因阴茎水肿二天就诊.患者二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茎、包皮水肿,无疼痛和瘙痒等不适,未就医,仅自行热敷,水肿未消退反而加重,并于冠状沟处发现一处微小糜烂面,但无不适.发病以来无发热,二便正常,无尿频尿急尿痛,尿道无异常分泌物.该患者一个月前曾在我所皮肤科门诊因包皮尖锐湿疣接受微波治疗,现在创面已愈合.近二周无服药史.一周前有婚外性生活史.近一周工作较忙,感到疲劳.一年前有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史.

    作者:曾忠生;朱延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35例急性鼠药中毒临床治疗分析

    我院在2001年6月~2004年12月期间,对以抽搐或惊厥为症状并终确诊为氟乙酰胺和毒鼠强中毒的35例患者进行救治,成活率达94.3%,仅2例死亡,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道清;曾建文;吕宣才;万瑞兰;郭志杰;李少香;彭菊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巨大儿121例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巨大儿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为保护母婴平安,现将近三年来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巨大儿进行临床分析,研究相关诊断因素,争取产前提高诊断率,正确处理以降低母婴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勤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