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晶滨
目的:通过调解冷冻干燥方法,提高氨苄西林钠的生产收率.方法:分析冷冻干燥各步对收率的影响,找到佳控制点.结果:找到佳生产方法.结论:通过调解冷冻干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氨苄西林钠的生产收率.
作者:赵树林;赵宇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了减少抗生素粉针剂在有效期内发生结块、变黄问题.方法:通过对粉针分装工艺进行研究及对比实验,总结粉针分装过程中使粉针结块变黄的几个因素:西林瓶干燥灭菌情况;胶塞的吸湿性及透气性;铝盖及封蜡严密度.结论:为减少粉针剂结块、变黄,西林瓶在红外线隧道中的干燥灭菌段应停留5分钟以上,胶塞与西林瓶密封严密,铝盖不松动,沾蜡均匀、严密.
作者:杜滨;董艳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多糖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在许多疾病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多糖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广大药物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多糖提取分离鉴定方法,以及多糖的作用机制.
作者:梁静;任春晓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高血压为例,其患病率几乎每10年上升50%.全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已逾百万.心血管药物在世界药品市场中的年销售额一直保持领先地位,2000年其销售额超过400亿美元[1],占世界药品销售额的20.5%.由此,研究心血管药物尤其是抗高血压药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作者:祁振海;黄宇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以HPLC外标法同时测定注射用头孢拉定中头孢拉定、精氨酸和杂质头孢氨苄的含量.方法:采用ODS-3柱,乙腈-醋酸盐缓冲液(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0nm.结果:该法能较好的分离被测组分和有关杂质,被测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满意.结论:该法专属性好,快速、准确.
作者:马玉崇;章春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影响消洗王溶液稳定性的因素,以确定合理的贮存、使用条件.方法:分别对温度、酸碱度、密合度、光照等因素对消洗王溶液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温度、酸碱度、密合度的变化对消洗王溶液稳定性均有影响,其中温度变化的影响大.结论:消洗王溶液应密闭,阴凉处存放使用.
作者:顾平荣;蔡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滴样时间对抗生素管碟法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相同条件下,以不同方式滴样,从测定结果分析该因素对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向每个钢杯滴样时间相近时,结果可靠且可信限率低.结论:滴样时间对抗生素管碟法含量测定有影响.
作者:刘玉楼;贺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探讨制备贴瓶糨糊的佳工艺,我们采用了药用糊精和麦芽糊精两种方法制备贴瓶签使用的糨糊.结果是麦芽糊精按一定的工艺熬制后,其黏度远远好于药用糊精,贴票合格率为100%,而药用糊精熬制后得到的糨糊黏度不好,其贴票合格率仅为85%.结论是麦芽糊精熬制的糨糊优于药用糊精.
作者:冯玉梅;修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降低大剂量粉针剂的装量差异.方法:采用二次分量的方法.结果:方法改进后,装量差异由2.57%下降到1.06%.结论:二次分量方法适用于大莉量粉针剂分装,可降低装量差异.
作者:关美荣;曲胜;徐淑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对国产及进口头孢哌酮钠在人体药物动力学性质方面加以比较,从而为我国国产头孢哌酮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健康受试者,30min静脉滴注20mg头孢哌酮钠,血药浓度用HPLC法比较测定,药物动力学过程为二室开放模型.国产头孢哌酮钠主要动力学参数是t1/2β=3.22±0.65h,Vc=22.28±14.89L,CL=37.21±6.18(L/h per 1.73m2),AUC=5.51±0.88(mg/L.h).与德国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注射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付宝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洛赛克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已经展示出良好的疗效.经临床观察发现,在治疗由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引起的溃疡有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铁军;刘洪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采用超声波洗瓶机对提高产品质量进行探讨.首次采用超声波洗瓶机洗瓶,本机器精密度高,操作简单、快捷,洗后的西林瓶质量明显提高,运行效果良好,因刷毛、黑点、色点等原因造成的质量信息反馈显著下降,提高了粉针剂的产品质量.
作者:刘玲玲;解丽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女,58岁,因头晕、恶心2小时于夜间9时许就诊.该患于2小时前在家中睡醒后觉头晕、心悸、恶心,伴胸闷,走路不稳,有轻度视物旋转,无耳鸣,听力下降,未用任何药物,在来医院途中病人上述症状缓解.近2个月有多次类似发作史,在多家医院就诊,均不能控制其复发.入院后查体:双眼可引出轻微快相对左之水平眼震,余查体重异常.辅助检查:头部CT片及心电图均未见异常.
作者:刘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控制注射用药品的澄明度是非常关键的,影响注射质量的关键在于其澄明度,为了改善产品澄明度,我们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摸索出了更好的配料工艺参数,并且采用三级过滤组合,作为过滤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澄明度.
作者:吴丽红;贾艳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氨苄西林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用三个不同厂家生产的鲎试剂对氨苄西林钠进行干扰试验.结果:氨苄西林钠浓度为1.25mg/ml的稀释液不干扰细菌内毒素试验.结论:氨苄西林钠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是可行的.
作者:于晓芳;郭桂芳;曹艳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格列奇特中甲醇和乙酸乙酯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选正丙醇作内标物,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极性弹性石英毛细柱上进行各组分分离,效果良好.(采用程序升温)柱温100℃保留3分钟,以25℃/min的速率升160℃保留5分钟.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70:1,载气:高纯氮气,流速:2.0ml/min.结果:平均回收率甲醇105.1%乙酸乙酯101.5%.结论:该方法克服了进样量不准确的缺点,重现性好,精度高.
作者:李朝庆;林萍;屈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改进原粉包装方式,提高无菌原粉的登明度.通过对无菌原粉生产过程中影响原粉澄明度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判断,从而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如取消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硫酸纸和胶布,达到改进噔明度及社绝异物发生的目的,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新包装方式的采用,提高了产品的澄明度,并减少了异物发生隐患,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练永红;汪洋;范永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采用新方法提高氨酰心胺的质量和收率.方法:以对羟基苯乙酰胺为原料合成氨酰心胺需经缩合、胺化两步反应.改进缩合方法后,提高了缩合物熔点;胺化反应采用水做溶媒,改善了反应性能和反应条件.结果:含量由96.78%提高到98.11%,收率由90.10%提高到97.30%,总收率为52.8%.结论:该合成路线简单实用,易在生产中推广.
作者:杨宝东;张旭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了保证粉针药品的稳定性,对影响粉针严密度因素进行实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检测发现胶塞、西林瓶、铝盖三者的规格匹配;烫蜡;轧盖紧密度是影响粉针严密度的重要因素,从而为今后的生产提供借鉴和帮助.结果:经分析西林瓶,胶塞,铝盖的公差范围分别是±0.3mm、±0.3mm、±0.5mm时吸水率低,对保证粉针严密度有利.
作者:张丽敏;刘瑞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制备益尔康口服液,防止感冒及呼吸道感染.方法:在玉屏风散基础上加入桔梗,甘草组方,参考玉屏风口服液制定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结果:处方配伍及制剂过程合理,以黄芪为标准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定,预防呼吸道感染有效率为87%,优于玉屏风口服液.结论:益尔康口服液质量可控,用于临床安全有效.
作者:孙婧璇;滕义生;单玲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