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硬胶囊装量稳定性因素分析

王松婷

关键词:硬胶囊, 装量, 颗粒, 设备, 环境
摘要:目的:分析硬胶囊生产过程中影响装量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通过大量生产实践,查找出硬胶囊大型生产过程中导致装量不稳定的一系列原因,总结出影响硬胶囊装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结论:经大量生产实践,控制主要影响因素,达到提高硬胶囊装量稳定性.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国产及进口头孢哌酮钠人体药物动力学性质的比较

    目的:对国产及进口头孢哌酮钠在人体药物动力学性质方面加以比较,从而为我国国产头孢哌酮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健康受试者,30min静脉滴注20mg头孢哌酮钠,血药浓度用HPLC法比较测定,药物动力学过程为二室开放模型.国产头孢哌酮钠主要动力学参数是t1/2β=3.22±0.65h,Vc=22.28±14.89L,CL=37.21±6.18(L/h per 1.73m2),AUC=5.51±0.88(mg/L.h).与德国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注射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付宝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粉针分装过程中影响粉针剂质量的因素

    目的:为了减少抗生素粉针剂在有效期内发生结块、变黄问题.方法:通过对粉针分装工艺进行研究及对比实验,总结粉针分装过程中使粉针结块变黄的几个因素:西林瓶干燥灭菌情况;胶塞的吸湿性及透气性;铝盖及封蜡严密度.结论:为减少粉针剂结块、变黄,西林瓶在红外线隧道中的干燥灭菌段应停留5分钟以上,胶塞与西林瓶密封严密,铝盖不松动,沾蜡均匀、严密.

    作者:杜滨;董艳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提高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澄明度

    控制注射用药品的澄明度是非常关键的,影响注射质量的关键在于其澄明度,为了改善产品澄明度,我们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摸索出了更好的配料工艺参数,并且采用三级过滤组合,作为过滤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澄明度.

    作者:吴丽红;贾艳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应用中药治疗妇科常见疾病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近年中药药理实验研究的发展,就远志、连翘等几味中药配合治疗中医妇科常见病谈一点心得体会.

    作者:任宏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滴样时间对抗生素管碟法含量测定的影响

    目的:探讨滴样时间对抗生素管碟法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相同条件下,以不同方式滴样,从测定结果分析该因素对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向每个钢杯滴样时间相近时,结果可靠且可信限率低.结论:滴样时间对抗生素管碟法含量测定有影响.

    作者:刘玉楼;贺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多索茶碱注射液的热原

    目的:多索茶碱注射液热源的检查.方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经过实验检测均为阳性.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多索茶碱注射液热源的检查.

    作者:唐婷慧;佟莹;王英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无菌室通风设备的检测

    目的:准确测定通风口的质量,以免进入无菌室的风带菌,影响生产.方法:用风速仪准确测出通风口各处的风速,以确定是否有漏风处.结论:测量过程中如果各点风速相差过大,则证明有漏风处.

    作者:李明玉;杨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采用超声波洗瓶机进一步提高粉针剂质量

    本文采用超声波洗瓶机对提高产品质量进行探讨.首次采用超声波洗瓶机洗瓶,本机器精密度高,操作简单、快捷,洗后的西林瓶质量明显提高,运行效果良好,因刷毛、黑点、色点等原因造成的质量信息反馈显著下降,提高了粉针剂的产品质量.

    作者:刘玲玲;解丽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O2激光结合局部注射巧治复发性尖锐湿疣

    CA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易复发,对于复发性CA的治疗更为困难.我们通过联合运用CO2激光气化或切割加创面基底白介素局封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HPLC测定骨折挫伤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骨折挫伤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在0.004μg~0.08μg,大黄酚在0.008μg~0.1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r=0.9993),大黄素、大黄酚在骨折挫伤胶囊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6.56%、97.35%,RSD分别为1.45%和1.4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骨折挫伤胶囊的质量评价和生产工艺的监控.

    作者:隋艳君;甄丽萍;刘会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消洗王溶液的稳定性考察试验

    目的:研究影响消洗王溶液稳定性的因素,以确定合理的贮存、使用条件.方法:分别对温度、酸碱度、密合度、光照等因素对消洗王溶液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温度、酸碱度、密合度的变化对消洗王溶液稳定性均有影响,其中温度变化的影响大.结论:消洗王溶液应密闭,阴凉处存放使用.

    作者:顾平荣;蔡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格列奇特中残留溶媒甲醇、乙酸乙酯的测定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格列奇特中甲醇和乙酸乙酯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选正丙醇作内标物,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极性弹性石英毛细柱上进行各组分分离,效果良好.(采用程序升温)柱温100℃保留3分钟,以25℃/min的速率升160℃保留5分钟.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70:1,载气:高纯氮气,流速:2.0ml/min.结果:平均回收率甲醇105.1%乙酸乙酯101.5%.结论:该方法克服了进样量不准确的缺点,重现性好,精度高.

    作者:李朝庆;林萍;屈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O中毒误诊为心脑血管病2例

    患者,×××,女,58岁,因头晕、恶心2小时于夜间9时许就诊.该患于2小时前在家中睡醒后觉头晕、心悸、恶心,伴胸闷,走路不稳,有轻度视物旋转,无耳鸣,听力下降,未用任何药物,在来医院途中病人上述症状缓解.近2个月有多次类似发作史,在多家医院就诊,均不能控制其复发.入院后查体:双眼可引出轻微快相对左之水平眼震,余查体重异常.辅助检查:头部CT片及心电图均未见异常.

    作者:刘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

    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高血压为例,其患病率几乎每10年上升50%.全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已逾百万.心血管药物在世界药品市场中的年销售额一直保持领先地位,2000年其销售额超过400亿美元[1],占世界药品销售额的20.5%.由此,研究心血管药物尤其是抗高血压药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作者:祁振海;黄宇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川芎及其复方注射液指纹图谱

    目的:测定川芎药材和抗中风注射液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YWC-C18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280nm检测.结果:川芎药材和注射液的指纹图谱峰数多,分离好,有相关性,重现性好.结论:本方法科学、准确、专属性好,可为川芎药材和含川芎的中成药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宋建平;孙大威;谢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HPLC测定利福平胶囊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用高压液相色谱检测利福平胶囊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LichrospherRP-8柱,0.075mol/L KH2PO4-乙腈-甲醇(1:1:1)为流动相,254nm检测.结果:在4-120mg/L范围内,峰面积比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样品加样回收率为100.01%,RSD为0.77%.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测定利福平胶囊含量方法.

    作者:李艳枫;祁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影响粉针严密度因素的探讨

    目的:为了保证粉针药品的稳定性,对影响粉针严密度因素进行实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检测发现胶塞、西林瓶、铝盖三者的规格匹配;烫蜡;轧盖紧密度是影响粉针严密度的重要因素,从而为今后的生产提供借鉴和帮助.结果:经分析西林瓶,胶塞,铝盖的公差范围分别是±0.3mm、±0.3mm、±0.5mm时吸水率低,对保证粉针严密度有利.

    作者:张丽敏;刘瑞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益尔康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益尔康口服液,防止感冒及呼吸道感染.方法:在玉屏风散基础上加入桔梗,甘草组方,参考玉屏风口服液制定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结果:处方配伍及制剂过程合理,以黄芪为标准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定,预防呼吸道感染有效率为87%,优于玉屏风口服液.结论:益尔康口服液质量可控,用于临床安全有效.

    作者:孙婧璇;滕义生;单玲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压液相法同时测定头孢拉定和精氨酸的含量

    目的:以HPLC外标法同时测定注射用头孢拉定中头孢拉定、精氨酸和杂质头孢氨苄的含量.方法:采用ODS-3柱,乙腈-醋酸盐缓冲液(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0nm.结果:该法能较好的分离被测组分和有关杂质,被测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满意.结论:该法专属性好,快速、准确.

    作者:马玉崇;章春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抗生素应用中的不合理现象分析

    早在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全球死亡的患者有1/3不是死于自然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抗生素对治疗感染性疾病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占有较大比例,但目前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及滥用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了解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减少不合理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显良;赵立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