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娟;李春艳
目的:通过对产黄青霉菌的诱变选育,后达到提高青霉素生产水平.方法:用紫外线对青霉素生产菌“产黄青霉”进行诱变处理,通过定向选育获得耐高浓度青霉素的突变菌株.结论:诱变育种和其它育种方法相比,具有速度快,方法简便等优点,是抗生素产生菌选育的一种重要方法.
作者:王晶;徐晓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苯乙酸是青霉素工业钾盐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在6—APA生产过程中,其中主要副产物为苯乙酸.它是在6—APA的萃取过程中存留于二氯甲烷相之中.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提取苯乙酸工艺中控制条件:温度、PH值、时间的变化,进一步优化苯乙酸的提取工艺,使生产出的苯乙酸质量达到青霉素工业钾盐的原料标准.本工艺已经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且收到了明显效果.
作者:孙旭明;郭云波;白向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当前,中药材专业市场上的药品质量问题相当严重,假冒药品屡见不鲜,劣质药品比比皆是,掺杂使假牟取暴利时见报端.药界同仁担忧这样的中药质量不但不能确保人们防病、治病,而且有损党和国家的形象,不仅损害了中华瑰宝的美好声誉,而且给其发展蒙上重重阴影,势必减慢中药走向世界的步伐.……
作者:孙福滨;靳波;车国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吉非罗齐的含量;方法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在276nm测定吉非罗齐含量;结果 吉非罗齐在0~219.2μg/ml范围内,其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R=0.9999,平均回收率100.1%,RSD为0.36%.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结果与药典法基本一致.
作者:李明侠;夏春萍;蔡晓芳;康恒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氨苄西林钠中丙酮、异丙醇二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选正丙醇作内标物,在极性弹性石英毛细柱上进行各组分分离,效果良好.柱温:85℃;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结果 平均回收率:丙酮100.1%、异丙醇100.0%;结论 该方法克服了进样量不准确的缺点,重现性好,精度高.
作者:崔振辉;张红梅;马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了确保银翘双解栓的疏风清热作用.故而对该药的主要成分黄芩苷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药中的黄苓苷含量测定,色谱条件:选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以甲醇∶水∶冰醋酸(40∶60∶1).结果: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07%,RSD为1.1%(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及重现性好,可做为检测该药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孟晓丽;何德义;甘书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三种蝮蛇抗栓梅的毒性及其性质进行实验研究.方法:小白鼠尾静脉注射急性毒性实验法和家兔亚急性毒性实验法.结果:三种蝮蛇抗栓酶的毒性强度用LD50表示,分别是,蛇岛蝮蛇抗栓酶为1.68±0.35u/kg,东北陆生白眉蝮蛇抗栓酶为5.223±0.61u/kg,浙江蝮蛇抗栓酶为1.94±0.15u/kg.对家兔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对血细胞、肝及肾功能、脏器等无明显影响.
作者:崔丽洁;吕世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能及时准确地测定生产过程中青霉素裂解液的主要成分6—氨基青霉烷酸(6—APA)、青霉素G钾和苯乙酸,为生产工艺控制提供依据,我们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并对副产物青霉噻唑酸进行了液相色谱的定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以用于6—APA生产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由于小儿在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都有其明显的年龄特点,因此在治疗小儿疾病时不仅药物剂量与成人不同,而且原则和方法亦有区别.小儿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屡见报告,与成人相比,发生率高,危害大,涉及的药物占儿科药物的比例大.……
作者:温彬斌;刘秀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化合得到酯类化合物;方法:两种化学物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的酯类化合物,此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可以提高产品的收率,结果:收率为51.2%;结论:该系列酯类香料具有香气,作为香料广泛用于防晒类化妆品.
作者:付明华;祝丽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脑血栓片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从而建立脑血栓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选用HypersilC(18)分析柱(250mm×4.0mm,5μm),0.05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64:3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线性范围:0.4~2.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为0.78%.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作者:李彦秋;赵金英;孟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结晶过程中各种参数对氨苄西林晶型的影响来考察混合时对氨苄西林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选择佳的结晶工艺条件,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过程.经过实验考察,获得佳的结晶工艺,使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提高,认为是氨苄西林的佳结晶工艺.
作者:罗猛;杨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含量.结果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提取佳工艺为90℃、11倍量、80%乙醇提取90min.
作者:何书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过去总产程超过30个小时称滞产.根据国内外新的理论研究,在滞产的定义上有新的改变,即总产程超过24小时称滞产.总产程分为三个产程.……
作者:李海婴;柴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青羚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CL)鉴别对青羚散中大黄、平贝母、黄芩进行鉴别.结果:三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呈阳性,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可靠,对青羚散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雪梅;李文春;刘玉成;刘桂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制备高锰酸钾坐浴片;方法:以休止角、脆碎度、崩解时限为指标采用全粉末直接压片法优化处方组成;结果:确定了制备高锰酸钾坐浴片的佳处方工艺;结论:微晶纤维素、硼酸使高锰酸钾坐浴片外观光洁,成型性好.
作者:杨宏图;徐群英;常翠;宁德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解决因土霉素原粉内在质量影响土霉素片崩解不稳定的质量问题.方法:经多次试验,我们采用了针对土霉素作用效能更好的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液体石蜡进行试验.结果:完全解决了因原粉质量导致的土霉素片崩解质量问题.结论:改用羧甲基淀粉纳、液体石蜡为崩解剂效果好,保证了药品质量.
作者:苏国华;潘聚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本文介绍了2%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剂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在不同浓度的吸收值得标准曲线,从而确定线性关系,并由回归方程测定样品含量,结果精确,简便.
作者:吕智杰;张国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语言这个词,对所有人来说都不陌生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通过语言了解对方的一种形式,但是,您的语言是否使对方明白,是否使对方心情愉快、满意,对方是否能够接受您的意见,您的语言是否伤害了对方,是否使对方失望、痛苦,语言的美与恶都会……
作者:王丽;娄英征;赵春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数小时之内失血量超过1000毫升,是临床急症,由于血容量不足,对于老年隐匿型冠心病患者相当于增加了心肌耗氧量,失血后用24小时Holter不断监测,探讨隐匿型冠心病,Holter心电图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吴芳;何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