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

杨宏伟;冷雪梅;钱桂杰;刘国萍

关键词:老年性阴道炎, 现报道如下, 治疗方法, 涂片检查, 糖原含量, 卵巢功能, 老年妇女, 致病菌, 阴道壁, 细胞内, 绝经后, 患病率, 抵抗力, 单纯性, 追踪, 粘膜, 炎症, 上皮, 局部, 患者
摘要: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索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粘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易侵入引起炎症[1].为了解其在阴道炎中的患病率及探讨治疗方法,对856例阴道炎患者进行了白带涂片检查,并对200例单纯性老年性阴道炎进行了治疗追踪,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成功抢救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1 临床症状患者,男,47岁,头部外伤二小时入外一科,当时头痛,伴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即往史:13年前发现右肾萎缩.2型糖尿病史13年.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朦胧,烦躁不安,查体欠合作,颈强:+,余:一.头颅CT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吴芳;何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析保健药物的合理应用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保健药品的销量越来越大,所以,合理使用保健药物,防止和某些药物产生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本文就保健药物的应用谈点体会.

    作者:李冠儒;盖艳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青霉素G间歇反萃取工艺的优越性

    萃取与反萃取是青霉素G提纯的重要步骤,选择适合的反萃取工艺对提高收率、保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论证了青霉素G间歇反萃取工艺的优点,并与连续反萃取工艺进行了比较及反萃取液(RK)的质量对结晶阶段的影响作了详细论述.结论间歇式反萃取工艺更适合现代的青霉素提炼生产.

    作者:梁玉;赵华威;黄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论中药饮片的使用期

    目的:研究中药饮片的使用期.方法:采用梯度升温法得到符合化学动力学的变化规律.结果:说明橘皮的成分会随着存放时间发生变化.结论:中药饮片应有合理的使用期,以更好的保证临床用药的效果.

    作者:伊金艳;张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改进设备提高青霉素钠盐共沸结晶收率

    目的:提高青霉素提炼过程中钠盐共沸结晶的收率,对于青霉素生产过程的总收率的提高非常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现有青霉素G钠共沸设备的改进.结果:使青霉素产品质量和共沸结晶收率都比原来有了较大提高.

    作者:董艳峰;韩斌;赵良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安痫宁冲剂抗癫痫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研究安痫宁冲剂抗癫痫作用的机理.方法:研究安痫宁冲剂对鼠脑中MDA、SOD、ATP酶的影响.结果:安痫宁冲剂的抗癫痫作用与其抗自由基和维持Na+、K+、Mg2+、Ca2+离子的动态平衡有关.结论:安痫宁冲剂能够抑制癫痫发作.

    作者:赵丹阳;赵丹云;宋立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膜分离技术在青霉素发酵液过滤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膜分离技术过滤青霉素发酵液.方法:使用膜过滤装置过滤青霉素发酵液,与鼓氏过滤收率及透光度对比.结果:应用膜过滤的青霉素发酵液过滤的收率明显高于鼓氏过滤收率.结论:用膜分离技术过滤青霉素发酵液既能够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丝及各种蛋白,又不需要用硫酸酸化,减少了过滤的收率损失,提高滤液质量.

    作者:张玉华;赵承志;邹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克拉霉素胶囊处方的优选

    目的:为选择克拉霉素胶囊的佳处方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Td值为指标,优选出克拉霉素胶囊的佳处方组成为每粒含克拉霉素0.25克,微晶纤维素0.075克,优质羧甲基淀粉钠0.015克.结果:经过实验测定,计算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为0.67%(n=6).结论:新配方胶囊的溶出度显著优于原产品,且该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艳;杨立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异常毒性检验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异常毒性检验方法.方法:取试瓶,洗净,将适量的氯化钠注射液平均加入每只试瓶内, 110℃湿热灭菌30分钟,取出放冷备用,同时以同枇氯化钠注射液同法作对照液.结果:本方法与原方法结果相同.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异常毒性检验.

    作者:刘玉楼;邢素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

    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索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粘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易侵入引起炎症[1].为了解其在阴道炎中的患病率及探讨治疗方法,对856例阴道炎患者进行了白带涂片检查,并对200例单纯性老年性阴道炎进行了治疗追踪,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宏伟;冷雪梅;钱桂杰;刘国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脑得生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脑得生片中川芎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片剂中的川芎进行了鉴别.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可检出样品中相应的薄层斑点.结论: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杨静伟;张淑贤;杨晶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臭氧应用于空调系统消毒

    目的:验证臭氧在空调净化系统中的消毒效果,从而取代甲醛熏蒸消毒的传统方法.方法: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作生物指示剂,进行细菌挑战性试验.并将臭氧灭菌与甲醛熏蒸灭菌的操作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在规定时间内杀死全部枯草孢杆菌.结论:臭氧灭菌完全可以取代甲醛灭菌.

    作者:徐建红;范燕礼;张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后补玉米浆提高青霉素发酵水平

    对后补玉米浆提高青霉素发酵水平的工艺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用5m3自动发酵罐,采用半连续发酵,从60小时到180小时之间每天补入玉米浆0.2m3,发酵单位平均提高2400μ/ml.体积增加1m3,提高率为9.1%.

    作者:徐晓颖;张春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阿佐塞米合成工艺的研究

    目的:对阿佐塞米合成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2-氟-4-氯苯甲酸为起始原料合成阿佐塞米粗品用80%乙醇加活性炭脱色重结晶在60℃以下真空干燥后所得白色结晶性粉末阿佐塞米.结果:总收率为22%,mp:222.7与文献接近.结论:以此工艺合成阿佐塞米是可行的.

    作者:程忠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参黄芪有效成份提取的佳工艺

    目的:优选人参黄芪有效成分水提的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选.结果:人参黄芪水提的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10倍,煎煮时间2小时、煎煮次数2次.结论: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的人参黄芪水提的佳工艺可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减少工时,并且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作者:王开林;张绍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维生素C临床新用途

    维生索C是强效抗氧化剂,是人体内重要维生素之一.同时参与体内的氧化还源过程,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阻止体内含胺类物质的亚硝基化,刺激造血机能,增加机体抗感染的能力,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维生素C的新用途不断被发现,现简述如下:

    作者:殷积文;张伟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紫外线与亚硝酸复合诱变在顶头孢霉菌选育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头抱菌素C的产量,通过对头孢菌素C产生菌顶头孢霉菌B42-V2进行紫外线和亚硝酸的复合诱变处理,得到变株B42-V2N,单位提高10.04%,且遗传性状非常稳定.实验表明: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诱变,操作简便、安全高效,所选育菌种遗传性状稳定.

    作者:季惠军;范毅颖;郑国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其评价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临床用于抗感染性疾病重要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广阔发展前途、肯定的临床疗效.现用的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被国家98年制定的基本药物,基本具备了理想抗菌药物的大部分特征,其给药途径多,即可口服又可作非肠道给药,能抑制细菌脱氧核糖核酸,(如DNA)旋转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产生快速杀菌作用.

    作者:任玲;张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3-溴-5-乙酰基异(口恶)唑的合成

    目的:本合成方法是以合成3-溴-5-乙酰基异(口恶)唑为目的.方法用乙醛酸和丙炔酸乙酯为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3-溴-5-乙酰基异(口恶)唑.结果总收率为(19.9%),反应条件温和,原料价廉易得,适于规模化生产.

    作者:邢松岩;金程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金莲花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金莲花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法,以出膏率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荭草甙得率为指标,考察水量(A)、煎煮时间(B)和醇沉浓度(C)3个因素.结果优化的金莲花提取工艺条件为A3B1C5.结论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4倍,煎煮90分钟,第二次加水12倍,煎煮60分钟,醇沉浓度为80%可基本提取完全.

    作者:张怡;梁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