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防应急照明电源在医药厂房照明设计中的应用和推广

刘迎新;雷澍

关键词:消防应急照明电源, 医药厂房, 照明设计, 科学技术, 电气设计, 新方法, 新产品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在医药厂房的电气设计中不断的推出新方法,引进新产品.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红霉素效价

    红霉素是一种碱性抗生素,它的大环内酯结构在酸性条件不稳定,容易水解而失去活性;在中性、弱碱性溶液中红霉素较为稳定.

    作者:王巧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促菌生片治疗婴幼儿腹泻40例临床观察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治疗小儿腹泻的新方法不断问世.用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肠道病原菌的繁殖,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曹金;曾庆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用抗菌后效应理论指导临床给药方案

    抗生素的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是指细菌接触抗生素一定时间,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PAE的研究日益深入和广泛,为临床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出了新的理论和认识.本文对PAE的理论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张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埋伏前牙之正畸及再植术治疗

    牙齿萌出期已过而仍在颌骨组织中未能萌出的牙齿称为埋伏牙.埋伏阻生前牙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病因复杂,多发生于上颌前牙区,以单侧居多,且左侧多于右侧[1].

    作者:庄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单味五味子降低转氨酶临床观察探讨

    近年来,随着病毒性肝炎的增多,其功能化验转氨酶上升的人数增加,特别是慢性活动型肝炎其转氨酶反复波动,已成为慢肝的一项难以根除的问题.临床应用单味五味子降低肝病患者转氨酶观察效果,巩固疗效却不够理想,有的甚至造成极大的危害,真对这一实际问题本文作如下探讨分析.

    作者:孙连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等护理教育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为适应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临床教学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的广而告之式的带教方式,建立新型的精益求精式目标教学,依据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弹性调度实习计划,引导高护生向护理专业纵深方向发展,才利于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利于护理专业多元化发展.

    作者:朱娅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1例

    患儿,女,12岁.于2002年9月25日因腹痛、恶心、呕吐,在基层乡镇医院就诊.口服胃复安10mg,tid,第三次用药后约2h突然出现双眼上翻,头后仰,四肢伸直,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抽动,头痛、头晕,视物不清等症状,急入本院就诊.

    作者:刘桂兰;华贵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全氟碳化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全氟碳化合物(Perfluorocarbon PEC)是一类具有广泛的生物医学用途的大家族.1966年Clark和Gollan实验证明自主呼吸的小鼠可以淹没在常压下全氟液体中存活,从而开创了全氟碳化合物作为呼吸气体载体的生物医学研究.本文拟对全氟碳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医学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牟丽萍;王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处方探讨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的佳配制工艺.方法:采用优化设计的方法筛选佳配液PH及抗氧剂Na2SO3用量.结果:筛选出佳配液PH为7.8,抗氧剂Na2SO3用量为0.2%,解决了灭菌前后成品含量下降的问题.结论:本配制工艺稳定可靠.

    作者:刘艳娟;刘渝君;修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1材料与方法1.1随机抽取2002年10月~2002年12月含使用抗菌药物的门诊处方300张,统计内容:病人姓名、年龄、性别:使用抗菌药物的名称、剂型、规格、用法、使用天数、总剂量、日剂量、联合用药及其合理性.

    作者:庞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胸腺肽注射液及系列产品生产新工艺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超滤法生产胸腺肽注射液的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和简化,建立了以胸腺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胶原酶并用盐酸调整pH4.6的新生产工艺,同时采用了先后两次以分子量1万道尔顿和8千道尔顿的超滤膜包进行越滤.经过超滤后半成品测试表明,蛋白含量提高了3.9倍,胸腺肽收率提高3.2倍.采用新生产工艺生产了近100批产品,产品质量稳定,安全性良好,重复性良好,并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作者:史楠;高延宏;李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儿股静脉穿刺技术的探讨

    小儿股静脉穿刺是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技术操作,尤其是对肥胖年龄较小患儿,取血位置误差较大,取血成功率明显降低.本作者通过取血实验,探索总结出以股动脉位于股静脉中间为凹陷处为坐标点取血,一次成功率有较大提高,与传统股静脉穿刺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梅;方伟;夏风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自制髂骨撑开器及改进髂骨截骨刀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

    对于年龄2.5至6岁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传统的Salter骨盆截骨术为公认的佳首选术式,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达30年之久.

    作者:王孟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妊娠期抗菌素的选用

    根据抗菌药物对胎儿有无致畸、毒性作用和对母体的毒性作用,将其分为三类,可用、慎用、禁用.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蟾蜍的药用价值

    蟾蜍为两栖纲蟾蜍科动物.干蟾皮是一种对多种疾病均有疗效作用的药材商品[1],国内需要量很大.蟾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也是多种名贵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药.蟾衣是一种从民间挖掘的动物类新药.现就蟾蜍的药用价值浅述如下:

    作者:朱卫东;孙志芹;顾丛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口服雷尼替丁引起的不良反应

    雷尼替丁(Ranitidine)又名呋喃硝胺,为一选择性的H2受体拮抗剂,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具有速效或长效的特点,副作用小,而且安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就其近年来不良反应综合介绍如下,供临床应用参考.

    作者:余绍玲;刘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温度对过氧乙酸原液含量的影响

    目的:使配制的过氧乙酸能够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方法:把过氧乙酸溶液甲、乙两液按比例混合,放置24-48-72小时,观察不同温度对原液含量的影响.结果:室温在20~28 C时过氧乙酸原液含量比较理想,低于10℃时,不能达到要求浓度.结论:稀释前必须测定原液的有效含量,冬季室温小于10 C时,原液需保存在20℃~25℃环境中.

    作者:罗庆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云克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51例

    恶性肿瘤晚期常发生骨转移,主要症状为难以控制的进行性骨痛,我科应用云克配合化疗骨转移51例,现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闫瑞红;张玉梅;崔晓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224例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寻找一种直接针对宫颈糜烂方便、可靠的方法,仍是医务工作者的课题之一.我们自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用保妇康栓对在门诊就诊的312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了治疗,对其中的224例进行了随访、观察,以证实其疗效.

    作者:陈莉;姜相录;王希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人用药探讨

    社会老龄化的问题在我国越来越突出,本文就如何正确掌握老年人用药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供老年朋友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参考.

    作者:顾丛峰;朱卫东;孙志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