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疗效观察

阳蕾;杨茂林

关键词:转移因子口服液, 治疗效果, 复发性口疮, 口腔粘膜病, 用药方法, 临床资料, 临床确诊, 江西赣南, 及时反馈, 患者, 定期复诊, 病因不明, 制药厂, 间歇期, 患病率, 发作期, 应用, 选择, 特效, 女性
摘要:复发性口疮是常见的口腔粘膜病,患病率为20%左右,此病病因不明,尚无特效疗法。我科自1998年以来,应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临床确诊为复发性口疮的患者登记给药。能坚持治疗并定期复诊或可及时反馈治疗效果的患者共96例。男性41例,女性55例;年龄:20~30岁48例;30~40岁32例;40岁以上14例;10岁以下2例;病程:3年以内45例;3~10年38例;10年以上13例;间歇期均不超过60天,平均34天。 1.2 用药方法 用江西赣南制药厂的转移因子口服液(孚秦),10毫升,口服,1天1次,十天为一疗程。初次就诊(在发作期)连用2个疗程,以后复发时,于发作初期再用一疗程的……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杉碱乙含量

    研究高效液相法测定石杉碱乙含量的方法和条件。色谱柱:C(18)反相柱,流动相:0.02mol/l磷酸二氢钾(PH=4.5)—乙腈(88:12),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09nm,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

    作者:江锦花;叶美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红曲菌保健作用的研究

    应用糖化力试验表明,红曲菌能在不同淀粉的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生长并分解淀粉产生还原糖。红曲菌培养物滤液对乳酸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能延缓乳酸菌的衰老死亡;红曲菌与大肠杆菌试管内混合培养以后,两者有相互促进作用,这些与红曲菌的糖化作用有关,为其它细菌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红曲菌能在小鼠肠道内存活,其培养物滤液小鼠灌服LD50大于120ml/kg。结论,红曲菌有可能在肠道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一定作用,在医疗保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米红英;王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草药的过敏反应及预防和治疗

    近年来,随着中草药新剂型如注射剂的品种不断增加,中草药的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升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一些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草药及其制剂进行综述,并阐述其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过敏反应 1.1 过敏性休克 注射或服用后出现寒战、冷汗、高热、面色苍白,气喘继之血压下降,休克,发生这种不良反应的主要剂型是中药注射剂。有的是因大剂量给药引起.也有些发生在常用剂量下,有些是首次给药发生反应,有些则在给药数日后发生,如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栀黄注射液、麻黄索、天花粉、川……

    作者:董利;李晓红;刘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滴耳液的含量

    目的:测定苯酚滴耳液中苯酚的含量。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0nm波长处进行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苯酚在270nm波长处有大吸收,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为0.67%。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尹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鲎试剂法检测刺五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

    目的:建立一种刺五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实验。结果:鲎试剂法可用于检查刺五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结论:此法简便、灵敏、准确

    作者:郭春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维生素C注射液颜色、PH值及含量的稳定性考察

    实验主要对维生素C注射液的颜色、PH值及含量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我们经多批实验发现,随贮存时间的延长,其颜色、PH值及含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实验找到了生产及贮存过程中严格控制的条件,从而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

    作者:杨丽敏;高梅英;申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盐酸阿扎司琼在化疗时引起副反应中的作用

    我院应用盐酸阿扎司琼在各种癌症化疗预防引起恶心呕吐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271例均为住院患者,消化道肿瘤44例,肺癌155例,淋巴瘤7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或经影像学和细胞学检查确诊。 1.2 化疗方案 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B两组,A组140例于每次化疗30分钟前,用阿扎司琼注射液10毫克,4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B组131例于每次化疗30分钟前,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40毫克,加在250毫升生理盐水中静滴。各组消化道肿瘤均采用PF方案,乳腺癌(均分为A组)……

    作者:姜静岩;李红梅;刘顺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疗效观察

    肾病综合征(NS)中肾小球内凝血在肾小球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使用肝素或维生素K拮抗剂等抗凝剂防治NS并发血栓形成易出血且效果欠佳。近年来使用低分子肝索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就我科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收治NS病人中经DIC筛查符合高凝状态患儿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病例选择 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我科收治35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均符合1985看作一国小儿肾脏病协作组讨论诊断标准,也均符合肾病综合征中高凝状态诊断标准,凝血酶原时间(PT)较正常值缩短>3S,部分凝血时间(APTT)较正常……

    作者:戚拥军;薄涛;张秀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适时修剪脐带残端的临床观察

    我院近几年试行对部分新生儿采用及时修剪脐带残端,促使残端提前脱落,发现此方法对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有帮助,并且在2000年和2001年进行正式临床观察,结果示:人为性使脐带残端及时脱落,在避免脐部感染中有显著作用,并且无脐部出血等不良反应。 1 临床资料与分组 2000.1.1~2001.12.31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共389例,除去其中4例因病转院治疗外,将385例新生儿按出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奇数号列为观察组,共193例,编号为偶数号列为对照组,共192例,观察组中孕周大45(+6)W,孕周小35(+2)W;重4800克,轻2100克;男性新……

    作者:朱红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参勺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2年以来选用了参勺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共4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l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 根据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座谈会所制定的诊断参考标准进行诊断。共有冠心病心绞痛79例,随机分为参勺片治疗组48例和丹参片对照组31例。治疗组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68±S13a(52~82a),病程8±5(4~22a);稳定型心绞痛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5例,(梗死后心绞痛3例,自发性心绞痛9例,初发型心绞痛3例),合并心律失常10例、高脂血症8例、糖尿病(轻度)4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龄65……

    作者:范占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40例

    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发性器官特异的自体免疫性疾病,主要发生于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40例,取得良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共80例,均为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2~64岁,24例,22~30岁4例,31~40岁10例,51~60岁2例,60岁以上2例,对照组35例,男28例,女性7例,30~60岁24例,41~50岁10例,60岁以上1例,病程长7年,短1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付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的护理

    目前,化疗是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主要手段。随着抗癌新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细胞动力学及免疫学方面的研究不断进展,他之临床对抗癌药物的选择,给药途径、毒副作用的监测及防治更加重视。因此,做好病人化疗期间的护理,是确保化疗能顺利进行而达到佳疗效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3年至2001年12月共收治患者54例,年龄15~40岁,侵蚀性葡萄胎占24例、绒毛膜癌占30例,其中发生于葡萄胎术后39例,流产后9例。产后6例。……

    作者:陈树霓;何燕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赤芍片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筛选赤芍片水煎提取的佳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试验得到佳提取条件。结果:赤芍加水首次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结论:此提取条件佳。

    作者:王永江;张涛;张肖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

    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外科治疗,可分为断流术和分流术,由于断流术能有效地阻断门奇静脉的返常回流,对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干扰较小,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低等优点,已成为我们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主要措施。但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严重影响断流术的远期疗效,本文对13例施行断流术后再出血的门脉高压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9~57岁,平均年龄44.2岁。皆为肝内型门脉高压,其中3例曾为血吸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致门脉高压10例,门奇断流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4例,B级7例,C级2例。

    作者:田健;张长乐;黄道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的特点是各系统生理功能减弱或衰退,同时合并多种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差,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住院期间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变化。通过对120例住院患者的调查,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20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干部73例,工人24例,农民23例。患一种疾病60例,两种疾病34例,两种以上26例。 2 调查方法 通过交谈,了解其心态和需求,向其亲属询问病人的思想状况等。将所获得的信息资料整理归类。在平时治疗、护理和日常接触中,细心观察病人的言谈举止,对外界事物的反……

    作者:张香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特灵与安定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特灵与安定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对250例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组,一组服用高特灵与安定,另一级服用安慰剂,治疗期共4周。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服药组治愈60例,好转49例,无效16例。安慰剂组好转26例,无效99例。结论:高特灵与安定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

    作者:邓月云;金峰;黄齐慧;吴伟祥;苏文本;邓永高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妊高征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妊高征是孕产妇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对孕妇和围产儿的安全及健康均有十分严重影响,在我国农村,妊高征为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原因,在城市为第三原因。妊高征之所以对孕妇造成这么大的危害,是因为它对孕产妇重要器官及其功能均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多发生的是脑、心、肾、肝以及眼的损害。现对神经组织的损害阐明如下: 1 妊高征对神经组织造成损害的病理生理变化 全身小动脉痉挛为本病的基本病变。当脑血管痉孪时,会影响局部脑组织血和氧的供应,轻者引起头晕等不适,重者出现头痛、呕吐甚至某些运动中枢的急性缺血、缺氧,产生局部性或全身性抽搐,甚至昏迷、脑水肿、脑溢血等。……

    作者:周佳鹤;郭惠丽;肖艳秋;于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三种制粒法制备盐酸环丙沙星片的工艺研究

    以摇摆式制粒法、高速搅拌切割制粒法与一步喷雾制粒法分别制备盐酸环丙沙星片,并比较三法所得颗粒的性质、片剂质量等。结果表明以高速搅拌切割制粒法制备盐酸环丙沙星片,颗粒致密均匀,流动性与可压性好,片剂溶出度优良,片剂质量更容易控制,劳动效率和标准化程度高,符合GMP要求,易于大生产。

    作者:杨辉;邱志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常用中药注射剂

    药物过敏性休克是B型不良反应,它是以药物作为特异性过敏原作用于过敏患者导致周围循环不足为主的全身速发型变态反应。一般很难预测,虽发生率低,但若抢救不当会导致死亡。近年来,常用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屡见报道,现综述如下: 1 药物与病例 1.1 双黄连粉针剂 1例女患儿,9岁,因病毒性感冒口服阿莫西林、板兰根冲剂,静滴双黄莲粉针剂1.0g。用药第3d,滴注20min时,患儿突然感到皮肤瘙痒,继而出现全身皮疹、视物不清、呼吸困难、心慌。体检:脉搏、血压测不到,口唇及面色苍白,皮肤大片状荨麻疹。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双黄连,吸氧并经……

    作者:孙丽燕;梁佳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门诊、病房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目前,临床用药品种日益增多,药源性疾病也在增加,使用药物的不合理性在增多,为了更好的合理用药,本文抽查我院2001年上半年部分处方、门诊、病房各500份,并对各类不合理用药作了统计分析。 1 药物配伍及发生理化性变化 维生素C+核黄素(维生索C其有较强的还原性,核黄素为两性化合物,其氧化性大于还原性,两者同服将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使核黄索破坏为还原型B2而失效)。氨茶碱+维生素C(氨茶碱可以分解降效)。胃复安+胃疡平(胃复安促进胃肠蠕动而抗胆碱药则抑制胃肠蠕动,合用时两者作用减弱)。氨基甙类抗生素与速尿合用(可加重听神经毒性)。多酶片加大黄苏打生(碱性环境中可降低酶的活性)。……

    作者:李苏;程蕊;钱海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