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然;吴雅杰
结核性腹膜炎的B型超声诊断国内报导较少,现就我院1997年10月~1999年12月通过B超诊断24例结核性腹膜炎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丁基胶塞浸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干扰试验及细菌内毒素检查与热原检查的对比试验认为,丁基胶塞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控制热原.
作者:董晓霞;曹艳玲;郭桂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膝部关节炎当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自1995年9月始采用国内获奖产品太极神贴治疗膝部关节炎疗效显著,现报导如下:
作者:李丹牧;杨广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双黄连粉针(冻干)剂为抗感染中药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具有解热和抗炎作用,不良反应中的过敏反应远低于青霉素,其过敏反应发生的症状以荨麻疹及药物热为主,但临床应用过程中于1998年2~7月应用同一批号的双黄连(冻干)剂25g连续4例速发(静滴5分钟)过敏反应,且有皮肤及呼吸道过敏反应症状,均在停留10~15分钟症状缓解后渐消失.现将其中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君;许志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应用消炎汤治疗小儿肺炎64例,并以西药青霉素加病毒唑静点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商彦;田晓燕;郭枫;邹亚芹;付佳毓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预后差等,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本文结合北方地区气候情况,探讨老年AMI发病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解文明;何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酚妥拉明是人工合成的短效α-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急症,嗜铬细胞瘤,心力衰竭等.近年来,酚妥拉明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且疗效满意.现综述如下:
作者:赵立波;张妍华;白淑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药的大量涌现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滥用药物现象也日趋增多,为探讨基层医疗单位的用药现状,进一步搞好合理用药,笔者对医院宿例、处方进行了考查,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对当前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隋艳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我院研制的脚气灵药水已应用于临床多年,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我们研制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良桥;苗立成;聂凤文;张怡;闫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为省级三级甲等医院,调剂室是重点服务窗口,调剂工作又是医院工作的前沿,是医院药剂科工作的中心.而药局投药对患者作详细交待是调剂工作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浩然;吴雅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较差,胰岛素和血糖水平较高.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亦发现高血压患者糖尿病发病增加.本文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检测结果与健康人进行比较,以其有助于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和糖尿病的预防.
作者:王涛;田丹;韩守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双黄连注射液静脉注射(iV)2.5、5、10g/kg(含生药)可明显对抗组胺所致大鼠皮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增加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作者:符春燕;马仁;赵滨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本论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安脑片中芍药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对该药质量控制及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晓秋;崔春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甾体类抗早孕药物,它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和软化宫颈的作用.它与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强5倍,能替代天然孕酮与其受体结合起到拮抗孕酮活性作用,卡孕栓的主要作用不是直接杀伤胚胎而是对抗绒毛膜促进激素刺激巢分泌酮,从而间接抑制孕酮的分泌并引宫缩,起到终止妊娠的作用.
作者:周丽华;刘洋;张霁;张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利用高效离子排斥色谱法(HPICE)和电导检测器测定砷的研究,排除了大量无机阴离子的干扰,该法对青霉素残渣中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王旭;张林奎;齐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所谓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是指企业适应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综合运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组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策略,以此达到占领市场,取得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作者:何静茹;周丽华;许志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全蝎是常用中药,其粉末一直缺少理化鉴别方法,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化学定性、薄层层析、醇浸出物含量的研究.
作者:林丽艳;苏玉娟;孙静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奥湿克(主要成份为双氯芬酸钠,并含微量的米索前列醇)是治疗类风湿和骨关节炎的新药.其中的双氯芬酸钠为苯乙酸类衍生物,属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退热作用.其中的米索前列醇可防治由双氯酚酸钠诱发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但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在临床中逐渐体现出来.本药可减低血小板集聚,延长出血时间,可引起女性月经过多和阴道出血.另外,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常见的胃肠系统反应也会发生.奥湿克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有肾脏及肝脏损害,故其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其发生原因也与口服剂量大,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但由于该药疗效确切,仍不失为治疗类风湿和骨关节炎的一种有效药物.本文从几个方面阐明了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以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李仕荣;高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粉针的生产主要由净化空气来保证无菌室内空气的无菌,以保证室内有一定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及压力差,从而,保证分装室无菌生产的正常进行.
作者:何伟;程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与溶栓疗效的关系.测量40例AMI患者的QT间期,计算其QTd及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结果溶栓再通组(23例)溶栓后小时QT离散度明显增加,以后逐渐缩短.溶栓来再通组(17例)溶栓后2小时、2天的QT离散度无明显变化,溶栓后7天~14天的QT离散度较治疗前缩短.溶栓再通组7天~14天的QT离散度较溶栓未再通组明显缩短,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QT离散度的动态变化与溶栓疗效有关,溶栓后QTd及QTcd缩短提示溶栓后血管再通.
作者:王秀东;白淑萍;杨栋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