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收费管理流程标准化探讨

董盛霞

关键词:住院, 收费, 流程, 标准化
摘要:住院收费因其项目多、过程繁杂、费用额度高、参与人员多、持续时间长等因素,一直成为医疗收费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从医疗收费信息系统、住院收费项目计价录入、住院收费信息审核等方面,对住院收费管理流程的标准化进行了探讨,并对住院收费管理流程的标准化路径进行了归集,以期能为住院收费的标准化管理提供借鉴.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公立医院医生执业状况改善策略

    当前,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的外部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医生作为医疗管理技能和业务技术的载体,将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公立医院医生执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增强工作本身要素的内在激励效果,维护医生的心理健康和稳定,提高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完善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苏明丽;何克春;饶克勤;王春玉;罗惠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加强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体制机制

    分析了当前公立医院面临的主要困难,评价了三十年医疗卫生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提出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应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完善医疗收费价格体系,明确基本医疗服务范畴;建立医疗集团或医疗联合体,规范病人的就医行为;确立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

    作者:范关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策划学在医院院庆活动中的实践

    策划既是一种思谋行为,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过程,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一系列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构想后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对策,并制订出具体实施计划方案的高级思维活动过程,是人类智慧的发挥和升华[1].

    作者:吴宇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依托重点学科建设的人才队伍培养

    重点学科建设关系到医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充分发挥三级医院功能的有效途径[1].而人才是学科建设的第一要素,人才的价值已日益突显其在医院综合实力竞争中的作用.

    作者:吴凤英;何士大;尹长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提高综合性医院放射科抗震救灾能力

    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是医疗系统抗震救灾工作的首要任务,其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灾情发生后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的能力、医疗救治队伍的规模及其快速确诊伤员病情并给予有效治疗的能力[1].

    作者:吴少平;宋晓琴;唐芳;刘书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公立医院社会功能及价值探讨

    探讨了我国公立医院存在的社会价值及其功能,认为无论是在国民卫生服务体制下,还是在社会医疗保险体制下,公立医院至少具有5个方面的社会功能:一是提供均等化的医疗服务;二是承担医疗保障功能;三是引导医疗服务市场规范运作;四是保障社会稳定安全;五是培养医学人才,发展医学科技.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多重作用,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作者:雷海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我院优化质量管理流程的实践与体会

    医院的质量结构是由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组成,环节质量又称过程质量,涉及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环节质量的控制是医院质量管理中为复杂、难度大的管理过程[1-2].注重医院管理流程的研究和优化,将是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效果和效益的关键[3].

    作者:张斌渊;朱晓平;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某三级医院医院文化类型诊断研究

    目的 了解医院文化现状,明确医院未来发展方向.方法 采用医院文化类型量表,对某医院的医院文化类型进行诊断.结果 该医院的文化类型现状在4个象限分布较均衡,即在部落式、临时体制式、等级森严式和市场为先式4种文化类型中,分布比较接近.4种文化类型中,以等级森严式和市场为先式得分较高(均为27分),占主导地位.结论 医院应加强与职工的交流和沟通,向医院文化类型的期望方向努力.

    作者:陈萍;王亚东;蔡红;潘岳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法律解读

    在依法而治的时代背景下,法律具有权威性.法律通过规定各类主体的权利义务,建立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则.一方面,法律确认并保护合法行为,制裁和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各类社会主体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法律高于行政并约束行政,促进行政机关不断提高管理效能.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对此进行法律解读,将有助于我们认识问题背后的法律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法律保障.

    作者:陈仕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预警及干预机制探讨

    心理卫生问题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预警及干预机制,是应对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机制.建议:重视并建立社区心理服务机构,完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机构及职能,建立有效的社区心理健康卫生服务预警及治疗机制,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工作,贯彻心理卫生工作的三级预防及三级功能方针.由此,预防社区居民心理疾病的产生,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建设及发展.

    作者:钟文娟;王仕关;桂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院管理三十年改革回顾与思考

    自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三十年.

    作者:王明晓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住院收费管理流程标准化探讨

    住院收费因其项目多、过程繁杂、费用额度高、参与人员多、持续时间长等因素,一直成为医疗收费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从医疗收费信息系统、住院收费项目计价录入、住院收费信息审核等方面,对住院收费管理流程的标准化进行了探讨,并对住院收费管理流程的标准化路径进行了归集,以期能为住院收费的标准化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董盛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三位一体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心理学和肿瘤学研究的热点.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也是不良反应较大的一种治疗方法.多数肿瘤患者对化疗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这种状态会减低化疗耐受性,影响肿瘤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王红梅;廖国清;刘鹏辉;曲怡梅;解国清;李亮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上海市某儿科医院内部经营状况分析

    为了使上海市某儿科医院(以下简称为A医院)的战略规划能够符合医院的资源条件,发挥医院的优势,课题组对A医院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伏嘉宝;吴小沪;薛迪;曹莲华;杜娟;黄国英;黄葭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县级医院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存在问题调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我国正在建立的医疗保障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而新农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农民及医疗机构等各个方面.在新农合运行的若干环节中,医院作为为参合农民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场所,起着举足轻

    作者:丁亚文;赵宝兰;王乃兰;李树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浅谈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医院为了保证医疗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医院财产的安全及完整、保证财务收支的合法性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在医院内部所采取和建立的各种措施和办法的总称[1].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防止、发现并纠正医院经济活动中的错误及舞弊行为,提高工作效益和经济

    作者:孙永国;许江滨;孙爱民;李形冰;赵小刚;孔令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上海市某儿科医院发展战略研究

    介绍了上海市某儿科医院发展战略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及主要结果,制定了该院未来10年的战略发展目标和未来5年的战略发展方案.认为内在的逻辑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以及医院的执行力,是医院战略规划成功实施的基本要求;三级医院功能的正确定位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医疗服务的价格应反映医疗服务的成本、技术含量和政策导向.

    作者:黄国英;薛迪;曹莲华;黄葭燕;吴小沪;伏嘉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上海仁济管理公司托管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多种实现形式.

    作者:范关荣;郭跃;顾伟民;秦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个案管理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推行的可行性调查

    目前,借鉴澳大利亚和香港精神卫生服务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为患者提供连接住院治疗及社区康复全过程,集指导和看护、治疗、康复、管理为一体的连续性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正在逐步形成.这种以病人为中心的移动式持续性服务方式,被称为个案管理.个案管理的实施者是以个案管理员

    作者:王维玲;何燕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疗纠纷对临床医生心理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医疗纠纷中医生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职业压力量表>(OSI),对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2名近两年发生过医疗纠纷的临床医生进行调查;同时,随机选取未发生过医疗纠纷的63名临床医生及50名非临床工作人员设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生过医疗纠纷的临床医生普遍存在焦虑状况,焦虑测评平均分值(58.27±11.38)高于对照组;医患关系、法律责任及医疗岗位,与医生心理压力状况呈正相关.结论 医疗纠纷的发生导致了医生的心理压力加大.应积极对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训练,改善执业环境.

    作者:曹冰;陈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