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杰
随神经外科的飞速发展,大型医疗设备CT的引进,基层医院已能进行颅脑手术,虽然CT能够快速、简捷明确颅脑损伤的程度及部位,但细致全面的查体及常规处置乃是必不可少,观察临床表现及了解颅脑损伤过程,采取恰当的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本人现将收冶3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建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取111例石蜡包埋的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其中30例含有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EN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织中PTEN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TEN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而与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PTEN蛋白表达的下降.
作者:窦鹏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笔者在广东省某医院2002-07~2004-07进修期间收治的痔疾患者中共出现27例Ⅱ、Ⅲ度大出血,现分析如下.
作者:包艳红;张茵;杨会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 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05 例, 随机加入坎地沙坦酯联合 (坎地沙坦酯4~8mg和氢氯噻嗪12.5mg口服,1次/天) 治疗组,坎地沙坦酯 (坎地沙坦酯4~8mg口服,1次/天)治疗组,共8周.比较治疗前、治疗4和8周末血压、心率、血、尿常规、血糖、肾功、离子、血尿酸、临床表现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心率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治疗4和8周末,两组的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坎地沙坦酯联合组较坎地沙坦酯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3)两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4)不良事件的发生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血清钾、血尿酸治疗前后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与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强于坎地沙坦酯, 安全耐受.
作者:韩坤梅;李美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临床治疗药物的发展,药物引起的肾损害亦日渐增加.当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既能发挥治疗作用,也可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肾脏的损害.
作者:方阳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日渐增多,使抗菌药物选择异常棘手,不动杆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其引起医院感染日益增多,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目前临床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均有较强的耐药性.并且出现了对目前常规实验室检测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菌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临床微生物专家公认了解不动杆菌感染情况,掌握不动杆菌耐药特点对于治疗这类感染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对我院2005-10~2008-10临床分离的5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更好的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王勇;黄昕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任何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即产生的胸腔积液,简称胸水.胸腔穿刺是明确积液性质,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胸穿进行的抽液治疗可解除肺及心脏、血管的受压,改善呼吸,使肺功能免受损伤[1].2006-07~2007-08科内共为16例各种原因的胸水患者做了胸穿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魏红艳;范巧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PD)患者退出原因的分析,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因慢性肾功衰竭(CRF)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退出原因,并分析死亡病例的死因.结果:共有87例患者符合条件,因各种原因退出PD共21例,退出率为24.1%(21/87).其中死亡13例,转血液透析(HD)6例,肾移植2例.结论:死亡是CAPD患者短期内退出PD的主要原因,而心血管事件、腹膜炎是导致CA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积极加强透析前的一体化治疗及PD患者透析后的持续管理.
作者:伞春雨;徐野;王立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鼻炎糖浆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48:5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 黄芩苷在49.78~398.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88%(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鼻炎糖浆的质量.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Skp2(S期激酶相关蛋白2)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kp2在51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及2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急性白血病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完全缓解率的差别.结果:Skp2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阳性结果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kp2阳性表达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Skp2的过度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阳性表达可能提示急性白血病的预后不良.
作者:于广晴;刘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中有机溶剂乙醇、异丙醇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外标法顶空自动进样,在非极性弹性毛细管柱上进行分离,效果良好.结果:平均回收率乙醇96.9%~104%;异丙醇96.3%~101.2%.变异系数乙醇2.6%,异丙醇2.7%.结论:方法重现性好,定量准确,便于操作.
作者:刘荣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了观察加替沙星和头孢吡肟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我院2007-01~2008-05对收治的66例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分别予以加替沙星和头孢吡肟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梁升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涎腺恶性肿瘤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80%,并且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5).结论:COX-2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及恶变关系密切.
作者:李善昌;郭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原发性肝癌进行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英丽;赵天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内科急诊中较常见的急性中毒.2006-01~2007-12我院共诊治3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使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美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讨论CT在诊断肝脏炎性假瘤中的作用.方法:2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均作平扫及增强扫描,15例采用动态增强扫描,6例为螺旋CT多期扫描.结果:CT平扫表现均为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增强动脉期扫描病灶无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15例可见到周边环形强化;4例为整个病灶轻度到中度不均匀强化;2例为病灶中心结节状强化.21例中有14例可见到病灶内纤维分隔形成.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和螺旋CT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在肝脏炎性假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华春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基因微数列、蛋白组学、肿瘤免疫学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被发现,但对大多数生物标志物的研究都停留在初级阶段,为了更好的组织生物标志物的下一步研究,使有限的样本资源和资金能够被合理的使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为今后认可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工作框架,现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房建伟;王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脑恶性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大多呈浸润性生长,单靠手术难以治愈,术后复发率高,而传统的放疗、化疗副作用较大,随着治疗手段的发展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手术以外的其他局部治疗措施包括局部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免疫治疗都有较大进步,现总结国内外文献对脑胶质瘤的治疗的新发展作综述.
作者:廉晓宇;牛广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对羊水过少的诊断技术提高,产科发现,羊水过少发病率有所增加,因此给围产儿带来威胁,也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对我院2003-08~2006-10发生的羊水过少228例作临床分析.
作者:季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手指掌侧软组织的缺损是手外科的常见损伤类型,既往常常采用指动脉顺、逆行皮瓣或者邻指皮瓣修复.但随着患者对手指外形和功能要求的提高以及显微外科技术普及,游离的趾腹皮瓣修复成为首选.我院自2005-01~2008-02采用趾腹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2例,报道如下.
作者:任远飞;赵云波;孙衍峰;童致虹;张铁慧;梁武;孙焕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