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伞状下腔静脉过滤网在骨科复杂创伤中的初步应用

丁强

关键词:新型伞状下腔静脉滤网, 静脉血栓, 骨科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伞状下腔静脉滤网在骨科复杂创伤伴有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已发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骨科复杂创伤患者30例,术前置入新型伞状下腔静脉滤网后再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评价患者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30例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骨科复杂创伤患者接受了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术,术中顺利,未见严重并发症,骨科手术时,无一例患者发生肺栓塞,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满意.经随访,10例患者静脉血栓缩小,15例消失,5例未见明显变化.滤网周围均未见血栓形成.结论:新型伞状下腔静脉滤网能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提高骨科手术的安全性.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西脉记忆合金等髌爪复合内固定治疗全髌骨粉碎性骨折术中稳定性的观察

    目的:观察西脉记忆合金髌爪内固定全髌骨骨折稳定性.方法:术中根据关节面平整、髌骨的外形、屈膝的稳定性观察各种固定及复合固定的情况.结果:西脉形状记忆合金髌爪复合内固定全髌骨粉碎性骨折比单一的固定方法稳定.结论:西脉形状记忆合金髌爪复合内固定是治疗全髌骨粉碎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利民;陈正刚;周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海风藤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出海风藤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海风藤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的佳工艺条件.结果:佳包合工艺条件为包合比为1:10,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2h.结论采用优选的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及收率较高.

    作者:沈德凤;张旭;缪月英;刘艳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病理学在基础医学教育内容中属于形态学教学部分,其地位被形象地比喻为是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使学生从形态上掌握什么是疾病及疾病的形态改变.

    作者:刘东璞;卢凤美;宋汉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参芪扶正液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近年来,尿病肾病(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疾病[1].防止DN进展需要综合治疗,药物干预以减少肾脏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促进ECM降解是其中重要一环.

    作者:张红;冯喜波;王淑秋;姚海涛;王柏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医食疗配合糖尿病病人注射精蛋白胰岛素的效果观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病率逐年升高.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伤肾致人体燥热偏盛,阴津亏耗而致.故临床以阴虚燥热者居多.以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为主证.2007~2008年,我们通过指导注射使用精蛋白胰岛素的病人食用中医食疗进行辅助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任金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膏治疗阴茎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膏(商品名美林淑宁)治疗阴茎尖锐湿疣(CA)的效果.方法:将82例CA分为A、B两组,A组应用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膏;B 组单纯采用CO2激光治疗.结果:治疗后3~6个月A、B组复发率分别为7.3%、5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膏治疗CA可明显降低CA复发率.

    作者:栗晓冬;杨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静脉滴注复方骨肽过敏性休克的护理

    注射用复方骨肽,商品名为谷正,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消除疼痛部位的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更强的抗炎、镇痛、消肿、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常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颈椎病等疾病的治疗[1],同时用于骨折及骨科手术后骨愈合,对其出现变态反应报道的不多.

    作者:梅霞;许春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带肋间神经的胸腹皮瓣的临床应用

    我们自1998年先后对74例病人采用了同侧带肋间神经血管的胸腹皮瓣移植修复肘部、腕部、手等的创面,使病人关节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前明显减少,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带肋间神经血管的胸腹皮瓣主要是以肋间神经前支、血管为蒂的轴型皮瓣.

    作者:张雪松;陈雪莲;崔万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K-ras和C-myc在肺癌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中K-ras 和c-myc 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53例肺癌标本及19 例正常人的肺组织中K-ras 和c-myc的表达.结果:肺癌细胞中K-ras 和c-myc 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肺组P<0.01);K-ras和c-myc在不同病理类型(确切p=1) ,和不同大小的肺癌组(P>0.05)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在三组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组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K-ras和c-myc在淋巴结有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K-ras和c-myc蛋白的过度表达参与了人肺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徐爽;王凯峰;贾举闻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

    随着快节奏生活的来到,人类复发性口腔溃疡罹患呈增高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5个人即有1人至少发生过1次溃疡,且无论男女、年龄、人种均可发生.复发性口腔溃疡专指一类原因不明,反复发作并具有自限性的口腔黏膜溃疡,同名还有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复发性口疮、RAU.

    作者:王蕊;苗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媒体仿头模教学系统在口腔修复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口腔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所需要的具有完整知识结构和竞争创造能力的口腔专业人才,呈现一种迫切需求的趋势.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大胆革新.多媒体及多媒体仿头模教学系统的应用.

    作者:侯玉泽;侯玉一;刘洁;李德超;朱建华;肖月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RAU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用大鼠口腔黏膜抗原乳化液注射方法建立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动物模型.大鼠眼眶采血,免疫组化染色,CD4+、CD8+细胞计数并计算其比值.结果:实验大鼠于后一次抗原注射6d后开始出现口腔溃疡.溃疡大鼠CD4+、CD4+/CD8+较正常大鼠降低(P<0.05).结论:RAU的发病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有关.

    作者:宋楠;刘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齐墩果酸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前研究表明,正常人体细胞中无端粒酶活性,而大部分肿瘤细胞和胚系细胞(如睾丸、卵巢)中端粒酶活性呈阳性[1].齐墩果酸具有消炎、增强免疫、抑制血小板降集、降糖、抗氧化和利尿作用等多方面的临床药理作用,还具有护肝、抗高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2].

    作者:张伟;杨志明;张鹏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齿科合金活化线粒体途径诱导L929细胞凋亡的观察

    目的:探讨齿科合金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L929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临床常用齿科合金和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发的三种低镍合金的浸提液处理小鼠L929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荧光染料罗丹明123检测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Western-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齿科合金作用L929细胞48h后,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伴有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到胞浆的释放.结论:齿科合金通过活化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与细胞色素C的释放可能是合金诱导L929细胞凋亡途径之一.

    作者:李想;张宏伟;江清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

    目的:通过自发性气胸两种临床治疗方法的效果对比,探讨选择胸腔闭式引流术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两种术式的优缺点及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对2003-01~2006-12收治的自发性气胸病人,依临床随机分组分为胸腔闭式引流组(TCDS组)167例和胸腔镜小切口组(VATS组)189例,分别采取胸腔闭式引流和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并且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气胸术后复发率. 结果:TCDS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积液(21.56%),肺不张(16.17%)和气胸复发率(32.34%)均高于VATS组的4.23%,2.65%和0.53% .结论:TCDS组虽然手术便捷,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气胸复发率均明显高于VATS组,建议对年轻的初发肺大泡病例和两次以上复发病例直接行VATS手术治疗,对年老心肺功能较差的病例可考虑行TCDS保守治疗.

    作者:田宝文;张强华;周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对角膜碱烧伤愈合的影响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对角膜碱烧伤愈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制作兔眼碱烧伤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法,左眼均为实验组,烧伤后给予配制的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右眼为对照组给予平衡盐溶液(BSS)点眼.烧伤后每日观察眼前段情况.于3、10、14d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烧伤后两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水肿、混浊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在14d时,角膜上皮愈合完整,基质水肿较对照组轻,胶原纤维排列趋于正常.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角膜碱烧伤后角膜上皮的生长,对角膜的完整性,透明性及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雪娇;王玉清;刘远光;毕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肌梗塞患者合并急性胆管炎的麻醉处理1例

    我院近期成功救助一名术前存在广泛前壁心梗同时有陈旧性下壁心梗的急性胆管炎患者,现将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娟;赫赤;王宇娜;李一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五加生化胶囊促进产后子宫复旧60例临床观察

    为减少产后出血及促进产妇子宫复旧.选择我院2006-12~2007-06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共11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多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五加生化胶囊,并进行回顾性临床观察总结,证实五加生化胶囊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秦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1例

    患儿,男,22个月,足月顺产,出生时无异常.6个月时不会坐.以后逐渐出现走路不稳,动作迟缓.智力语言发育无异常.呈按脑性瘫痪治疗效果一般.2009年9月23日全身抽搐一次,持续约5min.查体:步态不稳、四肢肌张力减低、腱反射迟钝、巴彬斯基征阳性.脑电图表现为轻度不规则慢波.

    作者:梁拥辉;孙继峰;赵海;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SPECT肾显像75例护理体会

    核医学影像检查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是利用体内的放射性药物(显像剂)所发射出的γ射线构成图像,能从脏器甚至细胞或分子水平直接反映人体的生理、病理及代谢功能和解剖信息.核医学影像检查有其特殊性,在检查过程中除了护理人员自身防护外,加强患者的防护也尤为重要[1].

    作者:张继华;马丽艳;王凤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