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护理

冯美虹

关键词:化疗药物, 外渗, 预防措施, 护理
摘要:恶性肿瘤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有增加趋势,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静脉渗漏发生的原因很多,后果严重.静脉给药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1%~6%,但实际工作中的发生率远高于此值.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SPECT肾显像75例护理体会

    核医学影像检查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是利用体内的放射性药物(显像剂)所发射出的γ射线构成图像,能从脏器甚至细胞或分子水平直接反映人体的生理、病理及代谢功能和解剖信息.核医学影像检查有其特殊性,在检查过程中除了护理人员自身防护外,加强患者的防护也尤为重要[1].

    作者:张继华;马丽艳;王凤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重度新生儿窒息体会

    本文就我院5年来对吸氧、胸外心脏按压及药物等抢救无效的15例极重度新生儿窒息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进行抢救,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护理模型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其内容的重点是基础护理操作[1].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有严格的操作程序、技术尺度、作用部位等要求,护生必须完全掌握各项操作指标、熟练运用各种护理技能,并取得护理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方可对真人实施护理操作.为培养护生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护理教学模型是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必备的技能训练模拟教具,在真实患者和学生模拟患者都无法圆满完成临床实践训练的情况下,模拟教具的产生和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对基本临床技能的培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

    作者:黄金香;陈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

    目的:通过自发性气胸两种临床治疗方法的效果对比,探讨选择胸腔闭式引流术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两种术式的优缺点及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对2003-01~2006-12收治的自发性气胸病人,依临床随机分组分为胸腔闭式引流组(TCDS组)167例和胸腔镜小切口组(VATS组)189例,分别采取胸腔闭式引流和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并且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气胸术后复发率. 结果:TCDS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积液(21.56%),肺不张(16.17%)和气胸复发率(32.34%)均高于VATS组的4.23%,2.65%和0.53% .结论:TCDS组虽然手术便捷,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气胸复发率均明显高于VATS组,建议对年轻的初发肺大泡病例和两次以上复发病例直接行VATS手术治疗,对年老心肺功能较差的病例可考虑行TCDS保守治疗.

    作者:田宝文;张强华;周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下颌前突畸形术后护理体会

    下颌前突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先天因素、后天因素及其他因素所致.其中先天因素导致的下颌骨过分向前突出,以致造成前牙反牙合是较常见原因.

    作者:姜晓艺;宋任游;张玚;张铁军;宋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Fahr病的CT、MRI诊断分析

    探讨我院2例Fahr病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变化对比,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2例Fahr病患者均进行CT、MRI联合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作出后诊断.分析CT、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Fahr病的正确诊断提供的必要依据.

    作者:赵海;张健;孙继锋;梁拥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药降脂1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降脂1号对高脂血症Wistar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分别用不同剂量的中药降脂1号与西药(力平之,微粒化非诺贝特胶囊)给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连续28d灌胃后,检测高脂血症动物的血脂指标.结果:模型组与中药大剂量组,小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TC、TG 、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 HDL-C水平升高.结论:中药降脂1号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C、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作用.

    作者:江清林;季静勇;辛华;赵锦程;汤玉福;赵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肝病伴胆汁淤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肝病伴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肝病伴胆汁淤积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综合保肝治疗,静脉滴注甘草酸二胺、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组31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及谷氨酸转肽酶(GGT)分别下降为(60.2±15.6)umol/L、(112.1±23.3)umol/L、(140.2±32.7)U/L、(180.6±41.3.0)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肝病伴胆汁淤积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加速黄疸消退,安全性好.

    作者:颜玉;郑强;鲍秀琦;韩桂华;遇常红;罗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RAU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用大鼠口腔黏膜抗原乳化液注射方法建立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动物模型.大鼠眼眶采血,免疫组化染色,CD4+、CD8+细胞计数并计算其比值.结果:实验大鼠于后一次抗原注射6d后开始出现口腔溃疡.溃疡大鼠CD4+、CD4+/CD8+较正常大鼠降低(P<0.05).结论:RAU的发病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有关.

    作者:宋楠;刘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依托泊苷肺靶向壳聚糖微球的研制

    目的:制备难溶性药物依托泊苷肺靶向壳聚糖微球,并对处方工艺进行筛选.方法:以壳聚糖为分散介质,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依托泊苷肺靶向壳聚糖微球.结果:平均粒径为13.28μm,载药量为25.30%,药物包封率为43.51%.结论:制备的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和靶向性.

    作者:于莲;李爱臣;张传美;董宇;张喆;平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而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作者:杨春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PN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发凉、感觉异常等,临床发病率较高,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DPN的发病率高达60%~90%,而由DPN所致的糖尿病足的截肢率则高达80%,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采用硫辛酸与甲钴胺联用治疗DPN,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超;于学静;史为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K-ras和C-myc在肺癌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中K-ras 和c-myc 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53例肺癌标本及19 例正常人的肺组织中K-ras 和c-myc的表达.结果:肺癌细胞中K-ras 和c-myc 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肺组P<0.01);K-ras和c-myc在不同病理类型(确切p=1) ,和不同大小的肺癌组(P>0.05)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在三组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组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K-ras和c-myc在淋巴结有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K-ras和c-myc蛋白的过度表达参与了人肺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徐爽;王凯峰;贾举闻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带肋间神经的胸腹皮瓣的临床应用

    我们自1998年先后对74例病人采用了同侧带肋间神经血管的胸腹皮瓣移植修复肘部、腕部、手等的创面,使病人关节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前明显减少,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带肋间神经血管的胸腹皮瓣主要是以肋间神经前支、血管为蒂的轴型皮瓣.

    作者:张雪松;陈雪莲;崔万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海风藤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出海风藤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海风藤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的佳工艺条件.结果:佳包合工艺条件为包合比为1:10,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2h.结论采用优选的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及收率较高.

    作者:沈德凤;张旭;缪月英;刘艳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激活素A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激活素(ACT)属于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是1986年首次从猪卵泡液中获得的,具有刺激垂体前叶腺细胞促性腺激素(FSH)分泌作用的双链糖蛋白[1].ACT在初期胚胎形成、血管平滑肌增殖、动脉硬化、神经分化诱导、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内分泌中枢垂体性激素分泌调节等诸多方面发挥作用.是近几年来关注比较多的多功能细胞因子.

    作者:杨军;张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剥脱性皮炎26例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患者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0例,单纯用头孢曲松钠50mg/kg·d静脉滴注,配合局部治疗;治疗组1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400mg/kg·d静脉滴注,连用3d.,然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体温正常时间、尼氏征转阴时间、皮肤疱疹干燥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疗效明确,可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作者:郑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齐墩果酸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前研究表明,正常人体细胞中无端粒酶活性,而大部分肿瘤细胞和胚系细胞(如睾丸、卵巢)中端粒酶活性呈阳性[1].齐墩果酸具有消炎、增强免疫、抑制血小板降集、降糖、抗氧化和利尿作用等多方面的临床药理作用,还具有护肝、抗高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2].

    作者:张伟;杨志明;张鹏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水通道蛋白4mRNA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中的表达及尼莫地平对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AQP4mRNA的表达及脑含水量的变化以及应用尼莫地平对AQ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SAH组、尼莫地平组,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分别在6h、1d、3d、5d、7d个时间点断头取脑,测定脑含水量,并用RT-PCR法检测AQP4mRNA表达.结果:SAH组脑含水量及脑组织内AQP4在6h后即增加,随时相递增,3d达到高峰,较假手术组及尼莫地平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的程度与AQP4的表达成正比,这表明AQP4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尼莫地平可以下调AQP4mRNA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的程度.

    作者:廉哓宇;张秀峰;宣兆博;顾志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膏治疗阴茎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膏(商品名美林淑宁)治疗阴茎尖锐湿疣(CA)的效果.方法:将82例CA分为A、B两组,A组应用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膏;B 组单纯采用CO2激光治疗.结果:治疗后3~6个月A、B组复发率分别为7.3%、5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膏治疗CA可明显降低CA复发率.

    作者:栗晓冬;杨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