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悉尼大学心理咨询部简介

钱明

关键词:悉尼大学
摘要: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甲壳胺-白及胶缓释微囊的研制

    目的:以甲壳胺-白及胶混合作为囊材料,以甲硝唑为芯料制备微囊,研究其释药性.方法:改变微囊材料甲壳胺和白及胶的配比,测定药物在水中的溶出度.结果:甲壳胺中混有白及胶后改善了甲壳胺囊材的水溶性,且随着白及胶比例的增加,药物释放速度加快.结论:甲壳胺-白及胶混合作为囊材料制备微囊是可行的,调整甲壳胺和白及胶的配比,可改变微囊的缓释性能.

    作者:苗靖;薛春兰;马世坤;李纪红;刘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天津市区10所医院阴沟肠杆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阴沟肠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天津市区10所医院呼吸科2000年~2002年收治的35例阴沟肠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细菌培养结果.结果:在天津市区10家医院呼吸科阴沟肠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占多数,其次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院内感染肺炎等.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的病人易发生阴沟肠杆菌下呼吸道感染.阴沟肠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药敏结果显示在测试的抗生素中阴沟肠杆菌头孢唑林耐药率高,为100.0%;其次为氨苄西林耐药率90.9%,亚胺培南未发现有耐药菌.结论:临床上可首选亚胺培南治疗阴沟肠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根据药敏结果确定非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使用.

    作者:张菊英;司进;葛庚芝;李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胰腺癌全胰切除术后的血糖管理

    目的:探讨胰腺癌全胰切除术后血糖代谢紊乱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7例胰腺癌全胰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全胰切除术后的血糖管理以及术后常见代谢紊乱.结果:全胰切除术后每日糖摄入量在150g左右,糖摄入量与胰岛素比例维持1:3~4可以维持血糖代谢的稳定.结论:全胰切除术后恰当的血糖管理及控制糖代谢紊乱是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作者:马维东;柳建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治疗的原则和研究方向

    目前研究已确定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以下简称非典(severe acute respiratorysyndrome 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1]是一种新出现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是由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引起的,它与已知的冠状病毒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2].

    作者:翁福海;康毅;徐隆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无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的力学性能分析

    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是牙列大部分缺损时普遍的修复方法,临床经常采用单臂卡环和带支托的双臂卡环做固位体,但修复后易对基牙产生不利的侧向拉力,引起基牙倾斜和松动.

    作者:张福瑞;汪丽娟;王雪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对急症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提高.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已日趋成熟,冠心病的早期诊断率逐渐提高,为冠心病的下一步治疗提供了时机.

    作者:李荣庆;李纪文;刘克强;齐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全喉切除术后发音重建56例分析

    目的:总结喉癌全喉切除术后Ⅰ期安放发音管发音重建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自1998年9月至2002年5月全喉切除术后Ⅰ期Blom-Singer发音重建56例的发音情况.结果:Ⅰ期安放发音管发音重建成功率92.9%,发音流利、响亮、清晰.结论:全喉切除术后Ⅰ期安放发音管发音重建成功率高.

    作者:张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黄芪对肝星状细胞胶原降解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对肝星状细胞有关胶原降解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肝星状细胞系作为体外研究对象,采用MTT法选择药物的实验浓度,酶联免疫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Ⅰ、Ⅲ、Ⅳ型胶原含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间质性胶原酶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芪组细胞上清液中Ⅰ、Ⅲ、Ⅳ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P<0.01),黄芪组间质性胶原酶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黄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增强间质性胶原酶基因表达水平而完成的.

    作者:韩涛;王宝恩;钱绍诚;马雪梅;王爱民;郑丽娜;高英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两种壳聚糖生物膜引导颅颌骨再生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壳聚糖膨体膜和壳聚糖-珊瑚微晶复层膜对颅颌骨创的组织引导再生的效果.方法:6只家兔12个骨创区分别植入两种壳聚糖生物膜,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的方法评价其促进骨创愈合的效果.结果:两种膜对颅颌骨损伤的组织引导再生的效果无明显差别.结论:壳聚糖膨体膜和壳聚糖-珊瑚微晶复层膜均具有良好的引导颅颌骨创再生性愈合的作用.

    作者:雷涛;姚晖;曲树明;史弘道;张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19片段角蛋白(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提高肺癌的阳性率,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治疗的依据.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和免疫比浊法检测155例肺癌、72例肺良性疾病和50例正常人血清CYFRA21-1、NSE、CEA和β 2-MG的水平.结果:肺癌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其中CYFRA21-1阳性率以鳞癌高(77.7%),与其它型肺癌存在显著差异.NSE阳性率以小细胞性肺癌高(78.4%),与其它型肺癌存在显著差异.结论:CYFRA21-1、NSE、CEA、β2-MG是诊断肺癌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组合,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特异性和准确性.

    作者:张伟;陈瑛;张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50例分析

    我院自1996年3月至2002年3月手术治疗年龄在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5年以上、经头颅CT检查诊断的高血压脑室出血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干血片荧光法检测苯丙氨酸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的监测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由于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所致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作者:岳胜;廉聪;付伯津;田庆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将我院子宫切除术后并发DVT 10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时扬;王芳;徐砚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示波极谱法分析16种中药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目的:研究黄芪、丹参、五倍子等16味中药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超氧自由基,用单扫示波极谱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分析的16种中药都能不同程度地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并与Vc进行了对照,其中黄芩的效果好.结论:实验证明,示波极谱法是检测中药对超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一种可行方法.

    作者:周晔;李一峻;江雷军;何锡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相关因素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性别、病程、空腹血糖、血钙、血磷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测定了74例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血钙、血磷及BMD,观察性别、病程、空腹血糖、血钙、血磷对BMD的影响,同时与6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1.老年糖尿病组男性及女性BMD与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男性t=0.266,女性t=1.377,P>0.05).2.病程超过5年组BMD比病程少于5年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别(t=2.092,P<0.05).经单相关分析,BMD与病程显著负相关(r=-0.297 3,P<0.05).3.不同的空腹血糖浓度对BMD无影响.4.血钙、血磷对BMD无影响.结论:糖尿病的病程对BMD的影响主要在前5年,而空腹血糖、血钙、血磷水平对BMD的影响不大.

    作者:王艳萍;杨学韫;黎云燕;张士明;李慎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1,25-(OH)2D3与钙磷镁代谢

    目的:探讨1,25-(OH)2D3水平改变在慢性肺心病患者钙、磷、镁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方法:测定了48例该病患者血1,25-(OH)2D3和血、24h尿钙、磷、镁(SCa、SP、SMg,UCa、UP、UMg)含量及肾小管钙、磷、镁重吸收率(TRCa、TRP、TRMg).结果:1,25-(OH)2D3患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SCa、SMg患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SP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降低;患者组UCa相对增加者占37.5%,UMg相对或绝对增加者占75.0%;TRCa相对或绝对减少者占66.7%,TRP减少者占35.4%.结论:1,25-(OH)2D3降低是该病患者钙、磷、镁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方剑;王春丽;王昶;杨劲松;黄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学生应对方式及其与人格特点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医学生应对方式及其与人格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20名大学生进行TCSQ和EPQ-RSC测试.结果:医学生主要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男女学生在积极应对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消极应对方面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医学生应对方式与常模相比在积极应对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 05);医学生应对方式与人格特点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医学生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应对方式与其人格特点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梁立夫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亚急性联合变性18例分析

    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及代谢障碍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周围神经病变等.随着检查手段的增多,特别是磁共振(MRI)及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对SCD的早期诊断有了较大提高.现将收治18例SCD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军;周广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野生型P53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目的:观察外源性野生型P53对有P53基因突变的肺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P53调控细胞生长分化的作用.方法:以PCR、免疫组化、SSCP方法筛选P53突变型细胞系,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野生型P53质粒pC53-SN3,并以空质粒pCMV-neo做对照.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以生长曲线和集落形成实验观察所转染的野生型P53质粒对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经筛选发现Calu-6细胞系为P53第六外显子突变株,204处密码由谷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经野生型P53质粒pC53-SN3转染后,发现细胞生长明显减慢,而转染空质粒的Calu-6细胞与未转染的细胞生长无差异,同时发现pC53-SN3转染后集落形成抑制率达90.6%.结论:表明野生型P53基因可对肿瘤细胞细胞周期进行负调控,抑制细胞生长.

    作者:黄宗堂;尹志伟;刘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定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各种炎症的急性期或组织损伤时浓度的变化.方法:使用Orion Diag-nostica公司的Quikread CRP定量分析仪对234例各种炎症及50例正常人的血清进行测定.结果:在炎症的急性期CRP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CRP测定可用于各种炎症患者支持诊断、监测病情和指导治疗.

    作者:曹占良;步天栩;简序;降文兰;程佩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