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莉;沈忠达;安胜龙;袁琳;黄敬文
目的:探索水溶性木犀草素衍生物的半合成方法.方法:试图以木犀草素成酚钠后和卤代物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分别在木犀草素7-位引入羧甲基,然后制成了钠盐,达到增加水溶性.结果:通过新的合成路线合成了鲜见报道的化合物.结论:在保留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部位的前提下,在木犀草素7-位引入羧甲基,可以制备水溶性羧甲基木犀草素钠盐.
作者:张彬;李敬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九转黄精丸对衰老小鼠皮肤组织中SOD活力及脂褐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即分为4组,D-半乳糖制造衰老模型[1],给予九转黄精丸,以六位地黄丸作为对照,用羟胺法测定皮肤组织中SOD活力,荧光法测定脂褐质的含量.结果:九转黄精丸治疗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OD活力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脂褐质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九转黄精丸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张春蕾;李明杰;魏宪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疥疮误诊的原因.方法:对6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诱因、初诊治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疥疮患者分别误诊为湿疹、过敏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痒疹、疖病、脓疱疮等皮肤病,均予以相应治疗效果不佳,经详细问诊及辅以实验室检查确诊,正规灭疥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只要医务人员掌握疥疮发病的临床特点,并加强责任心,疥疮是易诊易治的.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玄参科阴行草属(Siphonostegia)全世界共4种,1种产小亚细亚,3种分布于中亚与东亚,我国有2种:阴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和腺毛阴行草(S.Moore).
作者:汪凤山;刘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及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在临床诊治短暂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发作时间≤48h的26例临床诊断为脑梗塞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一次进行头颈CT平扫,脑部CT灌注成像及头颈部CTA检查,观察测量脑内感兴趣区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达峰值时间,并与CT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与对侧相比,表现为其责任血管的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但两者无明确相关性.结论:脑灌注成像能够提供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信息,配合头颈部CTA检查了解其责任血管情况,具有临床应用诊断价值.
作者:杨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哮喘患儿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变化的观察,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学检测法,检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浆PAF浓度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浆PAF浓度,并以同期体检健康儿童24例作为对照.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浆PAF浓度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较治疗后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t=2.458,P<0.05),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儿血浆PAF浓度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527,P>0.05).结论:PAF作为一种重要的继发性炎性介质,其生成和释放参与了哮喘患儿气道慢性炎症、高反应性和可逆性阻塞的形成.糖皮质激素抑制了磷脂酶A2的活性,从而抑制了PAF的生成与释放.
作者:吕剑平;吕进泉;唐燕;忻悦;张晓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衰老是人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随着人类迈进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己被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重视,本文综述了现代衰老分子生物学进展中的交联学说、差误成灾学说、生物钟学说、基因调节学说、剩余信息学说、转座因子假说和端粒学说.
作者:张丹丹;白云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患者在门诊就医发生投诉的原因并制定相关对策.方法:对我院近年来门诊病人的投诉情况,分析投诉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对策.结果:门诊投诉的原因主要涉及服务态度、医疗护理质量、就医流程、医疗体制、医院规章制度与管理等方面.结论:为有效降低门诊患者的投诉率,医院应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水平;加强门诊指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就医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供人性化服务,重视法制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马英君;周秀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纳络酮对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istar 大鼠112只,随机分为脑出血组,脑出血+纳络酮(FDPM)组,两组各分为( 出血前,出血后4h、6h、12h、24h、72h、7d)7个时间点.利用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NO含量;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出血周边组织中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NO含量4h开始升高(P<0.05),24h到7d显著升高(P<0.01),大约72h 左右NO达峰值.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6h出现凋亡细胞,12h上升显著(P<0.01),3d凋亡细胞达峰值,与NO峰值对应.纳络酮干预后NO含量及凋亡细胞数量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1).结论: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NO含量增高,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存在长时间凋亡,NO可以促进其凋亡;纳络酮干预后NO含量降低,纳络酮减少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黎明;韩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对2-甲基-2-丁醇的合成进行常量与微量、半微量合成的对比研究.用常量合成2-甲基-2-丁醇试剂量的20%和10%进行微量、半微量合成,与常量合成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量、半微量法所得产率比常量稍高,试剂用量减少,反应时间缩短.因此,可由微量、半微量法合成2-甲基-2-丁醇替代常量合成.
作者:张洪权;郑平;金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高校医学论文的发表与否,虽然主要取决于其学术水平,但除此之外,论文的写作水平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信息高速化使人们更讲求提高传递信息效率.作为传播和储存医学科技信息、交流医学科技成果的医学论文,理应以简短的篇幅容载多的信息,以简洁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
作者:王英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对相关内容进行综述.结果:通过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是可以避免这些有害因素对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
作者:关爱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消化性溃疡是其常见的病因之一.迅速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是控制消化性溃疡出血,促进溃疡愈合的关键.我院自2004-02~2007-12 间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当中,随机选择50例患者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并与应用法莫替丁治疗50例作对照分析.
作者:邵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急性磷化铝中毒的抢救和护理经验,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6 例口服磷化铝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佳的救治和护理方法.结果:6例中死亡4例,2例康复出院.结论:磷化铝中毒临床目前没有特效解毒药,及早、快速、彻底和正确的洗胃以及应用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方法(CAVH),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对其疾病的阻断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裔雅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院处于我市城乡结合部,厂矿较多,辖区内中青年妇女比例较大,70%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出现多的副反应为子宫出血,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中点滴出血.本院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自2001-01~2004-01因放置IUD后出血218例分别给宫血宁与消炎痛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含量,并与肝纤维化标志物Ⅲ型前胶原肽(PCIII)、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指标比较.结果:乙肝各病例组的TGF-β1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各组之间除慢性乙肝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GF-β1的含量随着肝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升高的程度与病情轻重成正相关,并与P CIII、CⅣ、LN、HA也成正相关.肝纤四项水平除正常组与轻度组LN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TGF-β1可作为一项反映病情轻重及肝纤维化程度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作者:辛华;江清林;孙玉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探讨新形式下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近两年,对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采取增加综合性实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完善实验考核,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强化综合实验技能的训练,使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培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有用人才提供了科学保证.
作者:张玉萍;朱金玲;侯霞;张淑红;罗佳滨;何春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在pH 4.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体系中,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对大黄素甲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同时对结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BSA的存在导致大黄素甲醚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位基本不变,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5.0×10-6~1.0×10-7mol/L,检出限3×10-7 mol/L.
作者:陈效忠;李守君;江欣;赵志宇;单静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和血清总IgE,为更好地诊断和防治过敏性疾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敏筛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对152例过敏性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检测.结果:1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总IgE阳性为141例(92.7%),吸入组过敏原阳性主要为户尘螨粉尘螨、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点青霉分枝孢霉曲霉交链孢霉;食物组阳性率依次为鱼虾蟹、鸡蛋白鸡蛋黄、牛肉羊肉等.结论:采用特异性好、敏感度高的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过敏患者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能帮助临床医生确认过敏体质和找到过敏原,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宏志;刘敏;孙才;马海玲;吴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对生活质量起重要影响的视觉质量问题.本文通过对视力、屈光状态、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调查表等五个方面阐述角膜移植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角膜移植手术的意义.
作者:廖福红;刘远光;王冬兰;吕淑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