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吴立鹏;孙庆顺
目的:探讨茜草醇提物(RCL)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检测RCL的抑瘤作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小鼠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和血小板(PLT)进行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小鼠血清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进行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RCL灌服剂量为500 mg/kg和1000 mg/kg能不同程度抑制小鼠U14宫颈癌实体瘤的生长和延长U14小鼠的生存时间,肿瘤抑制率分别是47.68%和58.94%,生命延长率分别为47.92%和76.70%;阻止肿瘤细胞于G1期;RCL对小鼠造血系统、肝功和肾功没有影响.结论:RCL对小鼠U14宫颈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周期有关.
作者:栗坤;王淑香;赵海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部分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会出现晕厥反应,为了保证献血员的身心健康,及时的救治和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130例献血晕厥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振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我院近两年应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总结Gamma内固定手术配合方法.方法: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Gamma钉内固定治疗,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几方面总结手术配合方法.结果:对48例粗隆间骨折Gamm a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参与及观察,总结出应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配合经验.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书中配合、严格的术后整理能有效地配合手术医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机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赵俊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血液、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离子通道等不同水平的冻融损伤和低温保护物理化学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Spectrumlab22PC分光光度计分别观察-22℃~37℃复温情况下冻融蟾蜍血液氧自由基与茯苓合剂保护作用.结果:茯苓合剂具有抗脂质过氧化(LPO),保护GSH-PX酶活力功能,减少MDA生成.结论:茯苓合剂对冻融血液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凯霞;秦飞;秦世武;王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探讨新形式下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近两年,对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采取增加综合性实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完善实验考核,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强化综合实验技能的训练,使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培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有用人才提供了科学保证.
作者:张玉萍;朱金玲;侯霞;张淑红;罗佳滨;何春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是引发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原因,解决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是治疗的关键,基于此,自2007-05~2008-05我们采用自制胸痛消平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兴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方法:对52列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器复位固定,横突间及小关节后外侧植骨,术前,术后均行摄片及CT扫描.结果:术后伤椎高度显恢复,Cobb角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除ASIA A级4例无改善,E级5例未出现神经症状),2例患者3根椎弓根钉断裂.结论:后路短节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陈正刚;张秀森;王利民;周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衰老是人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随着人类迈进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己被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重视,本文综述了现代衰老分子生物学进展中的交联学说、差误成灾学说、生物钟学说、基因调节学说、剩余信息学说、转座因子假说和端粒学说.
作者:张丹丹;白云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导引下肺部肿块穿刺临床应用.方法:临床回顾性分析CT导引下肺部肿块穿刺结果,观察因素包括病灶大小、部位及穿刺部位肺组织结构(如有无肺气肿)等因素.结果:穿刺活检60例,成功57例,成功率95%,出现气胸10 例,咯血5例.结论:CT导引下肺部肿块穿刺操作简单,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洪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患者在门诊就医发生投诉的原因并制定相关对策.方法:对我院近年来门诊病人的投诉情况,分析投诉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对策.结果:门诊投诉的原因主要涉及服务态度、医疗护理质量、就医流程、医疗体制、医院规章制度与管理等方面.结论:为有效降低门诊患者的投诉率,医院应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水平;加强门诊指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就医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供人性化服务,重视法制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马英君;周秀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对2-甲基-2-丁醇的合成进行常量与微量、半微量合成的对比研究.用常量合成2-甲基-2-丁醇试剂量的20%和10%进行微量、半微量合成,与常量合成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量、半微量法所得产率比常量稍高,试剂用量减少,反应时间缩短.因此,可由微量、半微量法合成2-甲基-2-丁醇替代常量合成.
作者:张洪权;郑平;金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镍铬合金表面处理方式与其镀金后Ni离子孔隙率的关系.方法:将镍铬合金喷砂试件和镍铬合金抛光试件经过无氰镀金后,以二甲基乙二醛肟为指示剂采用贴滤纸法测定镍铬合金镀金层Ni离子的孔隙率.结果:镍铬合金抛光组镀金后Ni离子孔隙率的中位数为1,明显低于喷砂组的中位数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表面抛光方法镀金后耐腐蚀性明显提高,孔隙率降低.
作者:桑卓;陈湘涛;于丽娜;毛艳;金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索水溶性木犀草素衍生物的半合成方法.方法:试图以木犀草素成酚钠后和卤代物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分别在木犀草素7-位引入羧甲基,然后制成了钠盐,达到增加水溶性.结果:通过新的合成路线合成了鲜见报道的化合物.结论:在保留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部位的前提下,在木犀草素7-位引入羧甲基,可以制备水溶性羧甲基木犀草素钠盐.
作者:张彬;李敬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在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中,通过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改革实验方法和内容,以深化实验室体制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教学质量提高.
作者:侯艳;李惠玲;孙玉鸿;曲以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进入21世纪,医学实验室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先进仪器的普及应用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我国检验医学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如何加深实验管理是进一步提高我国检验医学水平的首要问题.全面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保证质量,提高水平的关键.
作者:李强;刘玉杰;张秋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素对牙周炎大鼠牙龈组织IL-6的影响,探讨大黄素治疗牙周炎的可能机理.方法:健康雄性4月龄Wistar大鼠40只建立牙周炎模型.建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P组模型对照组;P1组小剂量大黄素(80mg/kg)治疗组;P2组大剂量(100mg/kg)大黄素治疗组;P3组替硝唑(400mg/kg)治疗组.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15d处死取材,免疫组化法观察炎症局部IL-6的变化.结果:两种剂量的大黄素治疗组炎症局部IL-6的表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牙周炎症也较模型对照组轻.大剂量大黄素组与替硝唑组对比牙龈组织IL-6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黄素可通过下调炎症局部IL-6改善牙周状况.
作者:孙庆顺;刘亚梅;李维善;邵必波;李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改革的发展,群众法律意识增强,医疗纠纷不断上演,成为现代社会争论的焦点之一.因此,正确处理医患双方法律关系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首要前提;然而,作为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条文<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处理医疗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同时,本文也进一步讨论了由医疗纠纷引起的三种法律责任分别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今后工作的重点应在于推进医疗服务的法制建设,医疗诊治工作要遵循法律法规,医患双方应加强沟通,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
作者:富延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九转黄精丸对衰老小鼠皮肤组织中SOD活力及脂褐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即分为4组,D-半乳糖制造衰老模型[1],给予九转黄精丸,以六位地黄丸作为对照,用羟胺法测定皮肤组织中SOD活力,荧光法测定脂褐质的含量.结果:九转黄精丸治疗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OD活力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脂褐质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九转黄精丸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张春蕾;李明杰;魏宪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含量,并与肝纤维化标志物Ⅲ型前胶原肽(PCIII)、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指标比较.结果:乙肝各病例组的TGF-β1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各组之间除慢性乙肝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GF-β1的含量随着肝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升高的程度与病情轻重成正相关,并与P CIII、CⅣ、LN、HA也成正相关.肝纤四项水平除正常组与轻度组LN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TGF-β1可作为一项反映病情轻重及肝纤维化程度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作者:辛华;江清林;孙玉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自身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对Rh阴性患者意义更大.Rh阴性血是一种特殊的稀有血液,临床使用相对紧缺,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而自身输血技术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2003-01~2005-10我们院对32例Rh阴性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了自身输血,采血量平均为2000mL,取得了满意效果,既节约了稀有血液资源,又保证了输血效果和病人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信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