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逐瘀通脉滴丸原料药材的质量研究

苏瑾;于敏

关键词:逐瘀通脉滴丸, 大黄, TLC, 质量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逐瘀通脉滴丸原料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对水蛭、大黄、桃仁、虻虫进行鉴定.采用TLC法对大黄进行鉴别,HPLC法测定大黄素、大黄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大黄的特征斑点,药材标准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可用于逐瘀通脉滴丸药材的质量控制.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贝复舒治疗角膜异物的临床观察

    角膜异物是眼科门诊常见病,异物滞留于角膜可引起明显的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缺损如不能及时修复,病程迁延,可引起角膜基质糜烂、溃疡,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尽快缩短角膜创面的愈合时间愈显重要.我们于2005年1~12月对角膜异物患者应用贝复舒(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碱性生长因子)滴眼液进行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亚光;张菊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量化糖尿病教育与随机糖尿病教育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量化糖尿病教育与随机糖尿病教育的效果,探讨何种健康教育方式可使糖尿病教育达到满意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实验,实验组采用系统性、重复性、有信息反馈、有客观效果评价的量化健康教育模式,而对照组采用内容泛化,缺乏针对性和连贯性的随机健康教育模式,分别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实验组对糖尿病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程度、血糖控制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量化糖尿病教育是短期内提高糖尿病患者知、信、行及护士整体水平的双赢方式,对促进完善临床健康教育制度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湘琳;姜晓雪;赫英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ortisomol一次法根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后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254个需进行根管治疗术的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Cortisomol组)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氧化锌组)一次法充填根管.观察术后1周内疼痛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疗效.结果:Cortisomol组术后疼痛发生率较氧化锌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Cortisomol组疗效高于氧化锌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rtisomol糊剂充填根管可以有效减少一次法根管充填后疼痛发生,与氧化锌糊剂比较,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迟宏宇;付毅;付军;高朋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非处方药在我国的现状与发展的探讨

    2002-01-01,我国推行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0TC的管理制度,颁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是摆在医药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作者:姜丽杰;梁云霞;李杰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缬草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全世界缬草属Valeriana约有250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南美和北美中部.缬草也称为欧缬草或药用缬草,在欧洲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可作香料、药用及观赏.在欧洲及美国常被用于治疗轻、中度失眠[1].目前缬草提取物及其制剂在国际十分畅销.销售额列植物药前10名.

    作者:刘娟;汪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 5的125Ⅰ标记及其体内代谢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标记纤溶酶原Kringle 5(K5)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 5(rhK5),以小剂量Iodogen多次重复标记法标记rhK5,细胞增殖抑制试验和亲和力试验检测125Ⅰ-rhK5活性,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125Ⅰ-rhK5的标记率为86%,放射化学纯度为96%.细胞增殖抑制试验表明,125Ⅰ-rhK5的生物活性与未标记rhK5相当.大鼠单次股静脉注射2vg125Ⅰ-rhK5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两室模型,T1/2α为(0.31±0.03)h,T1/2β为(14.48±0.73)h,AUC为(436.58±34.6)ng·h·ml-1.结论:小荆量10dogen多次重复125Ⅰ标记不影响rhK5的生物学活性.125Ⅰ-rhK5大鼠体内单次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两室模型,半衰期约为1 5h.125Ⅰ-rhK5为肿瘤的显像和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尹桂芝;李彪;张大东;张一帆;赵龙;尤蓓;张志勇;余自成;于金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43例病因及治疗措施分析

    本文4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如何采取相应治疗措.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宏宇;姜丽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逐瘀通脉滴丸原料药材的质量研究

    目的:研究逐瘀通脉滴丸原料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对水蛭、大黄、桃仁、虻虫进行鉴定.采用TLC法对大黄进行鉴别,HPLC法测定大黄素、大黄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大黄的特征斑点,药材标准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可用于逐瘀通脉滴丸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苏瑾;于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静脉输液中排除空气故障防止回血的效果观察

    静脉输液为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输液过程中发现有空气故障时,通常的做法是在无关闭输液管下端的情况下挤压、弹击输液管,或者分离管接口重新排气.在无关闭输液管下端的情况下挤压容易造成静脉回血;空气量多时用弹击输液管的方法费时,且在无关闭输液管下端的情况下弹击.

    作者:刘春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水中硝基苯的快速定性方法的研究

    目的:为了探求一种分析方法,实现对水中硝基苯的快速定性分析.方法:利用硝基苯的结构特征,选用了6种不同的化学方法进行显色,从而确定出适合快速定性分析的方法.结果:定性分析中,除重铬酸钾显色法所得结果不十分理想外,其他各定性实验均令人满意.结论:经过对比分析,确定α-萘酚试剂显色法比较适合于快速定性分析.

    作者:高金波;缪月英;李振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谈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目的:综述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压力、温度、粒度和萃取时间等,该技术在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

    作者:张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槭叶中皂苷的提取分离条件探讨

    目的:研究糖槭叶中皂苷的提取分离条件,为糖槭中皂苷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乙醇浸渍提取法,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和薄层色谱法(TLC).结果: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过程中,用1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香豆素;用3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香豆素;用5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香豆素、黄酮苷;用7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用9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皂苷.结论:80%乙醇浸渍法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皂苷部位方法佳.

    作者:赵宏;张宇;田永刚;梁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Arnold-Chiari畸形MRI诊断

    目的:探讨Arnold-Chiari畸形(ACM)MRI表现,并评价MRI对其早期诊断及预测病情进展的临床价值.方法:27例ACM均经MRI诊断、手术及临床证实,其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8~56岁,平均31岁.结果:小脑扁桃体疝至枕大孔平面下5~26mm20例,2~4mm7例;25例扁桃体前池变形,其中扁桃体前池消失或颈延髓扭曲成角11例;伴脊髓空洞13例.结论:小脑扁桃体位于枕大孔下≥5mm即可诊断ACM,对<5mm者,在诊断ACM前须注意正常扁桃体暂时低位;小脑扁桃体前池消失或颈延髓扭曲成角,表示延髓受压,患者病情将迅速恶化.

    作者:张健;徐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N-HPA与氯化铽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

    目的: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氯化铽和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的稀土配合物.方法: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Tb(N-HPA)3(Cl)2]·6H2O.结果:测定了配合物的紫外和荧光光谱,从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可以发现,铽的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配合物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能,并对固相反应机理也进行了讨论.结论:此方法可靠,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作者:吕玉光;王令萱;张义英;高金波;王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五加生化胶囊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159例分析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由于其安全、有效、简便,在临床上已被广泛采用,其安全流产率可达95%[1].但是存在阴道出血多,流血持续时间长等问题.

    作者:陈萍;徐述;陈磊;赵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

    目的: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疗效.闭等综合治疗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两组患者相比较.疗腰椎问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方法:通过对单纯腰椎牵引组与牵引、手法推拿、理疗、运动疗法、封结果:综合治疗组的患者改善率高,复发率很低.结论: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李书钢;张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36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两年来的发病情况.并对其筛查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总结2004-06~2006-06经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的1223例病人,检出CIN及宫颈癌366例,分析CIN检出情况及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的意义.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筛查CIN及宫颈癌的敏感度为72.2%,阴道镜诊断CIN及宫颈癌的敏感度为90.6%.结论:TCT对CIN及宫颈癌的检出率有明显增高,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组织检查是诊断CIN及宫颈癌的敏感方法.

    作者:马秀娟;卢北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灯盏花素对离体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离体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素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用袁桃霞等的肝星状细胞分离方法获得原代培养的肝星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肝星状细胞的增殖.TUNEL法检测DNA断裂、凋亡情况.结果:①灯盏花素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②灯盏花素处理组HSC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灯盏花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作者:林明华;孟庆媛;郭梦凡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126例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目前许多专家学者主张对脑梗死进行个体化治疗,我科应用舒血宁注射液静点治疗脑梗死,其疗效好,安全性高,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清除自由基及提高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活性,降低血粘度,减少微血栓的形成,是一种安全而显效的药物,现就我科于2004~09-2006~03应用舒血宁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乔艳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55例颅内动脉瘤的微侵袭治疗体会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经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和血管内可脱微弹簧圈栓塞治疗两种方法后的临床情况及疗效的比较.方法:时5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采用夹闭治疗和栓塞治疗,对术后用头痛缓解时间、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并用远期格拉斯哥结果量表(GO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55例患者中采用栓塞治疗的,在头痛缓解时间、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夹闭组,术后半年有39例得以随访,两种方法的远期效果无差别.结论:血管内可脱微弹簧圈栓塞术使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优于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但费用昂贵.

    作者:杨福义;杨军;李明军;胡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