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自动造影剂注射器在腹部螺旋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

刘晓辉;宋立疆

关键词:全自动造影剂注射器, 螺旋CT
摘要:随着近几年螺旋CT机、多层螺旋CT机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在CT检查中为增强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显示密度的差别,使断层扫描图像更加清晰,对一些疾病在CT扫描的同时需要静脉或动脉注射造影剂作CT增强检查.作CT增强检查时造影剂注射器就是必不可少的.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带状疱疹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是皮肤科常见病,因起病急,疼痛明显,易误诊.以往临床中多为对症治疗,病程长,患者及家属无论是心理还是精神上都很痛苦.

    作者:房迎华;赵庆红;王远;李德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的关系

    脑血管病是多基因、多因素疾病,一氧化氮合酶基因是研究的主要侯选基因.人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7q35-36区,为单拷贝基因,全长约21kb,含26个外显子及25个内含子.

    作者:吕晶;曲芳;王金华;曹德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时肌瘤剔除术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时剔除子宫肌瘤的指征和方法.方法:对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32例,无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对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与正常剖宫产的出血量比较、单发肌瘤与多发肌瘤剔除时手术失血量比较、产后子宫复旧与非剔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术时应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同时采用U字连续缝合的方式关闭瘤腔,以减少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剖宫产术中同期行肌瘤剔除术是有价值的.

    作者:吕红梅;马秀娟;卢北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乳腺肿块70例高频超声诊断与临床分析

    乳腺肿物是妇女常见病,发生在任何年龄,偶有男性者诊断主要根据:①临床,②病理,③化验穿刺细胞学检查,④彩超诊断.故作者一年多来积累70例病例作以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刘晓艳;刘文波;张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颈椎病引起室性早搏二联律1例

    患者男性,34岁,因胸闷、心悸伴头晕1年,加重1个月就诊.诉颈僵不适,活动受限.左侧肢体无力.既往身体健康.查体:血压16.0/9.3kPa,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附加音.4、5颈椎旁压痛,肩部软组织压痛,颈椎活动受限.

    作者:王永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sVCAM-1水平的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sVCAM-1)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sVCAM-1和IL-4的含量.结果:华支睾吸虫病患者sVCAM-1和IL-4的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sVCAM-1和IL-4通过多种免疫调控作用,参与了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病过程.(P<0.01).结论:sVCAM-1和IL-4通过多种免疫调控作用,参与了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病过程.

    作者:蔡连顺;王树清;肖景莹;毕胜;车世伟;代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干扰素联合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干扰素及爱宝疗浓缩液宫颈上药.结果:干扰素联合爱宝疗对治疗不同程度宫颈糜烂均有效,有效率100%,治愈率90%.治疗疗程与宫颈糜烂程度有关,随着宫颈糜烂程度的增加,疗程数也增加.结论:干扰素联合爱宝疗液局部给药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长娟;李玉霞;杜艳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肉苁蓉醇溶成分对致衰大鼠肝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肉苁蓉醇溶成分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模型肝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大鼠,连续灌服肉苁蓉醇溶成分6周,测定肝脏Ca2+-ATP酶活性、肝线粒体MDA含量、膜流动性、PLA2活性.结果:肉苁蓉醇溶成分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大鼠肝脏Ca2+-ATP酶活性,肝线粒体膜流动性(P<0.01),显著降低肝线粒体MDA含量、PLA 2活性(P<0.01),但各指标不能恢复到青年组水平.结论:肉苁蓉醇溶成分对衰老模型大鼠肝线粒体具有保护作用,是其抗衰老作用的有效成分.

    作者:徐辉;魏晓东;欧芹;张鹏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槭叶中皂苷的提取分离条件探讨

    目的:研究糖槭叶中皂苷的提取分离条件,为糖槭中皂苷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乙醇浸渍提取法,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和薄层色谱法(TLC).结果: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过程中,用1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香豆素;用3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香豆素;用5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香豆素、黄酮苷;用7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用9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皂苷.结论:80%乙醇浸渍法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皂苷部位方法佳.

    作者:赵宏;张宇;田永刚;梁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CT诊断

    目的:探讨X线、CT诊断腺样体肥大的价值及标准.方法:分析90例腺样体肥大的X线、CT图像.观察测量鼻咽气腔及后壁软组织,计算腺样体指数.结果:90例X线鼻咽侧位片A/N均≥0.70[1],鼻咽腔顶及后上壁软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增厚.CT轴位像可见鼻咽气腔变形变窄,后壁软组织左右侧对称性增厚,密度均匀,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多数隐约可见,少数显示不清,咽旁间隙清晰,邻近骨质无破坏,后鼻孔不同程度受阻塞,多与鼻旁窦炎、中耳炎、扁桃体肿大并发,腺样体指数≥0.70.结论:X线、CT诊断腺样体肥大达到互补优势,对提高诊断本病有较高价值.

    作者:赵国军;姚春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ortisomol一次法根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后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254个需进行根管治疗术的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Cortisomol组)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氧化锌组)一次法充填根管.观察术后1周内疼痛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疗效.结果:Cortisomol组术后疼痛发生率较氧化锌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Cortisomol组疗效高于氧化锌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rtisomol糊剂充填根管可以有效减少一次法根管充填后疼痛发生,与氧化锌糊剂比较,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迟宏宇;付毅;付军;高朋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美沙拉嗪肠溶片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考察关沙拉嗪肠溶片在不同介质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在不同介质中所对应的大吸收波长处进行检测.结果:在pH=6.8磷酸缓冲溶液中,美沙拉嗪溶液在1~200ug/mL(r=1.000)范围内吸收值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对美沙拉嗪肠溶片的含量测定介质的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丁立新;韩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静脉输液中排除空气故障防止回血的效果观察

    静脉输液为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输液过程中发现有空气故障时,通常的做法是在无关闭输液管下端的情况下挤压、弹击输液管,或者分离管接口重新排气.在无关闭输液管下端的情况下挤压容易造成静脉回血;空气量多时用弹击输液管的方法费时,且在无关闭输液管下端的情况下弹击.

    作者:刘春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适应新型人才需求,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

    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医学检验专业也因此不断的调整.专业教学应针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思想方法及实验技术的培养.

    作者:孙玉鸿;刘亚波;李树民;高英英;付成显;李雅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量化糖尿病教育与随机糖尿病教育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量化糖尿病教育与随机糖尿病教育的效果,探讨何种健康教育方式可使糖尿病教育达到满意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实验,实验组采用系统性、重复性、有信息反馈、有客观效果评价的量化健康教育模式,而对照组采用内容泛化,缺乏针对性和连贯性的随机健康教育模式,分别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实验组对糖尿病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程度、血糖控制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量化糖尿病教育是短期内提高糖尿病患者知、信、行及护士整体水平的双赢方式,对促进完善临床健康教育制度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湘琳;姜晓雪;赫英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缬草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全世界缬草属Valeriana约有250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南美和北美中部.缬草也称为欧缬草或药用缬草,在欧洲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可作香料、药用及观赏.在欧洲及美国常被用于治疗轻、中度失眠[1].目前缬草提取物及其制剂在国际十分畅销.销售额列植物药前10名.

    作者:刘娟;汪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蒺藜总皂苷对家兔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对高脂血症家兔的血脂及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取5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40只给予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再随机分为4组:①模型组10只,继续喂高脂饲料;②小剂量治疗组10只,喂以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6.3mg/kg·d;③大剂量治疗组10只,喂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12.6mg/kg·d;④阳性药物对照组.喂以高脂饲料和辛伐他汀2.35mg/kg·d,2周后,测定血脂;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主动脉内膜形态变化.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模型组主动脉内膜出现典型粥样硬化病变,给药组主动脉内膜受损程度明显减轻.电镜显示:模型组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转化为合成表型,有新生内膜形成.而治疗组明显减轻.结论:蒺藜总皂苷具有保护主动脉内膜.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作用.

    作者:张明远;张波;王淑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神经病学教学探析

    神经系统疾病是引起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进步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血管病和老年变性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将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更加沉重负担.

    作者:张拥波;张健;王得新;李继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

    目的: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疗效.闭等综合治疗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两组患者相比较.疗腰椎问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方法:通过对单纯腰椎牵引组与牵引、手法推拿、理疗、运动疗法、封结果:综合治疗组的患者改善率高,复发率很低.结论: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李书钢;张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降纤酶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I)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理.方法:将60例VBI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盐酸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降纤酶治疗组,治疗14d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入院时纤维蛋白原含量与治疗3d后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并检测上述指示.结果:降纤酶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效果更佳,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显著差异.讨论:降纤酶促使纤维蛋白原降解,阻止血栓进一步形成,能有效治疗因微血栓所致的VBI.

    作者:付丽佳;刘瑞鹏;林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