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形理论在X光片图像边缘增强中的应用

白建明;王之琼

关键词:X光片, 分形理论, 边缘增强
摘要:针对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X光片,为改善其胶片质量,清晰地显现病变特征.我们根据分形几何学的原理,采用频域法计算图像的分形维值,根据Ds值的变化达到边界检测和增强的目的.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图像与原图像相比,不同结构的边界有了明显增强,特别是图像中的结核干酪样坏死空洞清晰可辨,应用分形理论对医学图像进行处理明显改善了图像的质量.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治疗在小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应用

    我院收治的烧伤病人较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小面积深度烧伤,有些Ⅲ°烧伤面积甚至变成慢性溃疡性烧伤创面经久不愈.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更好的外用药物促进创面愈合,后往往是创面肉芽形成,不得不采用手术植皮,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经济负担.我们近年来采用先进的微波治疗技术治疗小面积深度烧伤,能够加速创面愈合,一般小面积深度烧伤能在2~3周左右愈合.微波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主要应用于胃溃疡的治疗,软组织挫伤以及肿瘤等疾病治疗,本课题是将微波治疗技术引进到烧伤创面治疗,为小面积深度烧伤等难愈合创面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我们选择了64例病人,包括深度烧伤及供皮区、肉芽等创面分成两部分进行疗效观察,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嵩峰;牟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4'-溴甲基-2-联苯甲酸甲酯的合成

    目的:合成4′-溴甲基-2-联苯甲酸甲酯.方法:以2-氰基-4′-甲基联苯为原料,经水解,酯化,溴代3步反应合成4′-溴甲基-2-联苯甲酸甲酯.结果:合成了4′-溴甲基-2-联苯甲酸甲酯,总收率70%.结论:本合成方法提高了反应收率,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

    作者:林迎明;曲有乐;周淑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同型半胱氨酸对核因子-κB活性及白介素6分泌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正常志愿者静脉血分离并培养PBMC,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Hcy,培养不同的时间,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测定IL-6蛋白表达水平;收集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 (1)Hcy实验组IL-6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且IL-6水平随Hcy剂量升高而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0~48h).(2)Hcy可诱导PBMC NF-κB活化,出现核易位.结论: Hcy能促进PBMC IL-6蛋白表达,并诱导NF-κB激活.

    作者:刘中柱;李华;李振海;王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VCAM-1及TNF-α的测定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患者61例,正常对照组25例.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sVCAM-1浓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TNF-α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F组血清sVCAM-1、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sVCAM-1、TNF-α水平随心功能不全的加重而明显升高.各病因组之间sVCAM-1、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VCAM-1与血清TNF-α呈正相关(r=0.282, P<0.01).结论:CHF患者血清sVCAM-1、TNF-α水平明显升高,并与CHF严重程度有关,提示sVCAM-1、TNF-α可能在CHF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海英;陆春风;张兰英;王立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闭合性腹部十二指肠损伤13例治疗体会

    闭合性腹部十二指肠损伤在临床上不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死亡率极高.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常由腹部钝器伤,对冲伤引起,十年来我院共计收治1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立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35例,另选健康对照组20例,常规测量身高、体重,所有实验对象空腹采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脂联素、甘油三酯(TG)、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TG、CHOL、HDL-C、LDL-C、BMI、显著升高(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代谢综合征组中血清脂联素与TG、CHOL、LDL-C、BMI、年龄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脂类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作者:张兰英;张海英;牟春平;李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骨片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5例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及手术对患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1998-10~2004-11,对3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施行切开复位骨片钉内固定,同时对21例辅以石膏外固定,术后患肢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91.4%.结论:肱骨外科骨折,采用骨片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可靠的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吴向东;安喜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胎膜早破导致难产的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胎膜早破难产发生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分析120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发生难产的原因和类型,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120例作对照.结果:观察组120例胎膜早破孕妇中难产51例,发生率为42.5%,对照组120例孕妇中难产26例,难产发生率27%.结论:应进一步重视胎膜早破,对胎膜早破孕妇加强临床观察,一旦有难产发生,应及时处理,以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石艳芳;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吸细胞学诊断恶性黑色素瘤乳腺转移1例

    患者,女,38岁,因左乳腺无痛性肿块,于2005-11-10来我院门诊普外科就诊.触诊:肿物直径约1.5cm,活动欠佳,下部与深部组织粘连.肿物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吸取物外观:棕黑色粘稠液,涂片3张,自然干燥,瑞-姬氏染色(片号 05111016).镜检:大量成堆及散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细胞形态特征:瘤细胞大小不一,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核圆形或椭圆形,偏位,染色质粒状,核仁大明显,可见双核瘤细胞;浆中充满黑色素颗粒,大小及粗细不均,大者如墨滴,小者如尘埃.为上皮细胞型[1].诊断:恶性黑色素瘤.

    作者:曲灿华;李升;陆景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TBGL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结核菌糖脂质(TBGL)抗体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观察血清TBGL抗体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痰涂片的一致性.结果: 血清TBGL抗体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69%,特异性为88%,与痰涂片阳性的一致率为92.68%.结论: 血清TBGL抗体可被用作诊断肺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张慧斌;姚振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下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手术中的并发症

    目的:报道下颌骨骨折应用钛板内固定术取得较好的疗效,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2000~2005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颌骨骨折行钛板内固定术患者48例术后的并发症.结果: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局部感染,皮肤粘膜破溃,螺钉松动,咬合关系不良,钛板断裂,下颌骨骨髓炎.结论:下颌骨骨折的钛板内固定术疗效可靠,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未能早期适时的治疗和不适当的应力集中等因素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洪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方腐植酸钠药膜治疗轻、中度宫颈炎的临床探讨

    由于宫颈处于特殊的解剖位置,非常容易受到生物因素和多种理化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及由此而引起的局部理化因素的改变),发生急性或慢性的宫颈炎症,为妇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以轻中年妇女发病尤著,除特异性全身治疗外,中西药直接局部用药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药工作者的重视,成为临床常用及具有发展远景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伟;王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6株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E-test法;结果:16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中介率为18.7%,对红霉素的耐药、中介率为46.9%;结论:临床医生应该注意抗生素的使用,以免产生耐药菌株.

    作者:斗章;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α-(乙酰氧基)苯乙酰氯的合成

    目的:改进α-(乙酰氧基)苯乙酰氯的制备方法.方法:以扁桃酸为原料,经二步反应制得α-(乙酰氧基)苯乙酰氯.结果:制得α-(乙酰氧基)苯乙酰氯,总收率93%.结论:改进后的工艺操作简便,收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作者:张玲;曲有乐;张环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螺旋CT仿真内窥镜对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螺旋CT仿真内窥镜对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的显示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临床疑为鼻部占位病变的患者30例60侧鼻腔,分别进行CT仿真内窥镜检查(CTVE)、硬管内窥镜检查(RE),将两种检查方法所得显示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利用Wilconxon W test 和X tes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VE与RE对鼻腔解剖结构和占位性病变的显示有良好的一致性,可完整显示鼻腔内大部分未受侵犯的结构及大的病变,但无法显示粘膜和病变的颜色,有时会遗漏较小的病变. CTVE较RE更好地显示鼻窦的解剖结构和鼻窦内的占位性病变而不需要破坏窦壁. 结论:CTVE的影像与RE相似,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性、多入路方式及多观察方向的特点.在鼻腔病变的诊断上,CTVE可作为RE一种补充手段;CTVE对鼻窦病变的诊断较RE有明显优势,可作为一种主要手段应用于临床.

    作者:朱光宇;杨月娥;刘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早期干预对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急性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5例.康复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正规的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次30~50min,其余时间由家属协助训练,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2组平均治疗30d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有一定的改善,康复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早期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ADL能力.

    作者:张伟;吕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对术中上、下肢静脉给药显效时间不同的探讨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者常见的技术操作,如何在穿刺过程中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使血管能重复利用,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上下肢静脉给药显效时间的差异等诸方面都是护理人员应探讨的课题.本文就上下肢静脉给药显效时间的不同进行探讨,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周淑霞;聂永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破壁灵芝孢子粉对肝纤维化的影响研究

    灵芝是药食两用菌,灵芝孢子粉不仅是延年益寿的营养食品,同时也具有养血安神,五脏俱归,气充血行之中药功效[1].我们通过灵芝孢子粉对肝功能的影响,证实灵芝孢子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对于防治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作者:赵红宇;李文斌;李洪源;周宪君;赵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郁症的临床观察

    郁症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失眠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反应性精神病等疾病的过程出现郁症.多数患者早期有失眠、烦躁、易激动,逐渐出现白天头昏,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入夜精神兴奋,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其他系统症状.中医辨证以思虑伤脾,心血亏损为主.目前多数采用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不少的副作用.笔者运用针刺治疗郁症有确切疗效,对针刺与黛力新治疗该症进行对照观察.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型机器人在猪小肠内的实验探讨

    目的: 探讨医用微型机器人能否在猪小肠内行走. 方法: 在操作者的控制下,医用微型机器人进行肠道行走实验. 结果: 医用微型机器人能够在猪小肠内行走. 结论: 该医用微型机器人将来可以应用于活体动物实验.

    作者:刘金华;王树卿;王欣;刘伟新;荆宏生;李义强;刘丹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