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初探

张砚;于虹

关键词:中医药, 高校, 考核评价
摘要:当前,中医药高等院校迎来了自身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传统”德、能、勤、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建立一种综合评价、主动评价、自我评价、过程评价为特色的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便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探讨了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特点、意义、内涵和实施,对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伤寒论》泻心汤类方在胃癌治疗中的价值初探

    探讨《伤寒论》泻心汤类方的方证关联,泻心汤类方具有辛开苦降、调和脾胃阴阳的作用,与胃癌脾胃虚弱、痰浊阻滞、阴阳失调的基本病机相符合,对胃癌及其并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认为《伤寒论》泻心汤类方在胃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阳国彬;刘玉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丹参酮Ⅰ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评价

    [目的]制备丹参酮Ⅰ固体脂质纳米粒(TSⅠ-SLN)并对其性质质量进行考察.[方法]TSⅠ-SLN的制备方法选用乳化固化法,并以制剂的粒径、电位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对TS Ⅰ-SLN冻干品进行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检测.[结果]TSⅠ-SLN的平均粒径为(128±2.00) nm,电位为(-9.35±0.12)mV;TS Ⅰ的包封率为(74.03±1.32)%.DSC结果表明丹参酮Ⅰ包裹在纳米粒中.[结论]采用乳化固化法安全可靠,简单易行;该方法下制备的SLN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高的包封率;且理化性质稳定,为后续实验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谦;刘志东;秦璐;顾星;冯光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虚论治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中医认为肺癌的发生与肺脾两脏密切相关,肺癌的病理属性为本虚标实,多因虚致实、因虚得病,“虚”贯穿整个疾病发展过程.正虚不仅是肺癌发病的基础,也是决定其发展、预后的关键因素.从虚证的角度认识和把握肺癌的病因病机和证治对该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曹宪姣;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正交实验法优化番泻叶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番泻叶中番泻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建立同时测定番泻叶中番泻苷A和番泻苷B含量的方法,以番泻苷A、B的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番泻叶中番泻苷的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0.5%的碳酸氢钠60 ℃搅拌提取1h.[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番泻苷相关研究和实际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金施施;牛换云;丁辉;武婕;余河水;李薇;曹满;宋新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复荣通脉胶囊口服及黄芪注射液静脉点滴联合西洛他唑口服,对照组单用西洛他唑片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足背温度、踝肱动脉指数(AB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足背温度、ABI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疗效优于单用西洛他唑组.

    作者:吕树泉;张淑芳;王猛;苏秀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从心肾不交论交泰丸临床辨治

    交泰丸一方出自明代韩懋所著《韩氏医通》,由黄连、肉桂两味药物构成,后经历代医家运用及现代药理研究佐证,被广泛应用于不寐、消渴、心悸、怔忡及郁证等疾患的治疗.交泰丸主治“心肾不交”,药味简单而功效卓越,临床应用广泛,但究其病因病机却不尽相同,甚而错综复杂,当须厘清头绪,方才适证,事半而功倍.

    作者:高树明;李沛纯;杨帅;高杉;李琳;于春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葛根素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以及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以及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85只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葛根素低、中、高剂量和阳性药(易善复)对照6组.除正常对照组之外,其余给予大鼠灌胃白酒辅以玉米油、吡唑的混合食料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12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纤维化状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根据PCNA的表达,计算肝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模型组和各给药组肝纤维化程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给药组肝纤维化程度要轻于模型组,但低剂量组肝纤维化程度重于其他各给药组.模型组肝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各给药组肝细胞增殖指数高于正常组.模型组α-SMA的表达高于其他各组,葛根素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α-SMA的表达低于模型组,葛根素低剂量组α-SMA的表达与模型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从数据趋势上看低于模型组.[结论]葛根素能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活化从而达到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功效,以中、高剂量效果更明显.

    作者:郝原青;郭晓雪;丁雅珊;王任远;苏剑清;常淼花;杜静;苏金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Beta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分子机制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心肌肥大主要是以心肌细胞面积增大及心肌细胞基因表达方面的改变为特征,是心肌细胞对外界生理或病理刺激的代偿性适应变化.然而长期处于代偿性肥大阶段可能会使心肌细胞失代偿、收缩功能紊乱而终导致心衰的发生.β肾上腺素受体(βAR)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超家族成员之一,对心脏功能调节起关键作用,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了心肌细胞肥大过程.近年来,中药对βAR介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调控的相关报道逐渐增多.因此,对βAR介导的信号通路在心肌肥大过程中的作用及中药对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进行综述,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兴业;高云航;牛子长;艾菊青;柴丽娟;毛浩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IC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儿科内分泌门诊符合ICPP诊断的女童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服用中药(滋阴泻火法,以大补阴丸为基础方加减),并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西医治疗组采用常规GnRHa治疗.两组均治疗1.5 a后评估疗效与经济负担,统计两组治疗ICPP的总有效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77.78%,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6%,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西医结合组的经济负担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且不良反应少于西医治疗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女童ICPP在临床疗效上和西医常规治疗相当,且对生长轴抑制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少、经济负担更小.

    作者:祁荟桔;张学源;项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银屑病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炎症指标、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银屑病关节炎(PsA)不同中医证型与免疫炎症指标、细胞因子相关性.[方法]将62例确诊为PsA的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内蕴证、寒湿阻络证、阴虚血燥证,检测各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7、IL-23等指标,研究其中医证型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正常范围,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证患者ESR、CRP、TNF-α、IL-17、IL-23水平显著高于寒湿阻络证及阴虚血燥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活动程度、免疫功能状态与中医证型存在关联,炎症指标和细胞因子可能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微观指标.

    作者:辛昊洋;王澎澎;马玉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生甘草与炙甘草的抗氧化能力比较研究

    [目的]对生甘草与炙甘草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铁离子还原法、总抗氧化能力测试(ABTS法)以及福林试剂法测定药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生甘草与炙甘草均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结论]生甘草与炙甘草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炙甘草的抗氧化能力大于生甘草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

    作者:胡晓慧;代向东;李来来;闫海峰;王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心通胶囊提取物通过增强CXCR4表达促进心脏干细胞迁移

    [目的]探讨脑心通(NXT)对小鼠心脏干细胞(CSCs)C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芯片技术研究脑心通对心脏干细胞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心通对心脏干细胞CXCR4表达的影响.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心通对心脏干细胞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Transwell法测定脑心通对SDF-1诱导的心脏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芯片结果发现脑心通促进心脏干细胞CXCR4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脑心通促进心脏干细胞APC-CXCR4阳性细胞率;WesternBlot结果表明,脑心通促进心脏干细胞CXCR4蛋白表达;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脑心通促进SDF-1诱导的心脏干细胞的迁移作用.[结论]脑心通可以促进心脏干细胞CXCR4的表达.

    作者:杨岳;李慧影;张璐莎;马亚珂;赵步长;贾力夫;赵菁;陈璐;王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AS家兔PON-1和ox-LDL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对氧磷酶-1(PON-1)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将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EGB761组(n=8).正常组给予普通饮食,模型组和EGB761组高脂饮食10周.EGB761组从第7周起给予EGB761 50 mg/(kg·d)灌胃4周,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酶免疫吸附法(ELISA法)和生化法检测PON-1的活性和含量,ELISA法检测ox-LDL的含量.[结果]模型组PON-1活性和含量明显降低(P<0.05),ox-LDL的含量明显升高,银杏叶提取物组PON-1活性和含量明显升高,ox-LDL明显降低(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降低ox-LDL、抗动脉粥样梗化(AS)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ON-1活性和含量有关.

    作者:郭茂娟;索艳荣;曾文赟;杨琳;李虎虎;姜希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初探

    当前,中医药高等院校迎来了自身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传统”德、能、勤、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建立一种综合评价、主动评价、自我评价、过程评价为特色的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便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探讨了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特点、意义、内涵和实施,对中医药高等院校新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

    作者:张砚;于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靶向端粒G-四链体手性钌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手性钌配合物∧-[Ru(bpy)2(pyip)] 2+(∧-OMe)、△-[Ru(bpy)2(pyip)]2+(△-OMe)及其外消旋化合物[Ru(phen)2p-MOPIp]2+(dl-OMe)在体外实验中的抗肿瘤活性.[方法]3种配合物分别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肺腺癌上皮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舌鳞状细胞癌株(SCC-9)48 h,以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为正常对照细胞株,顺铂为阳性对照药物,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筛选出其中半抑制浓度(IC50)小的药物和药敏作用好的肿瘤细胞.筛选出药物和肿瘤细胞后,再用MTT法测定24、48、72 h相应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Hoechest33342染色法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结果]MTT法筛选出∧-OMe对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好,即(IC50)小,在作用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7.4 mg/L,且呈现很好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Hoechest33342染色显示,在药物处理48 h后,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药物促凋亡作用越明显.[结论]手性钌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以∧-OMe抗肿瘤活性好.

    作者:黄竹娟;苏宁;吴绍锋;林锐珊;郭建超;张小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冠心舒通胶囊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动脉收缩作用

    [目的]检测冠心舒通胶囊在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疗效.[方法]对比冠脉舒通胶囊对二磷酸腺苷(ADP)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大聚集率、抑制率;对比其对去甲肾上腺素和氯化钾(KCl)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的舒张率.[结果]冠心舒通胶囊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对去甲肾上腺素和KCl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收缩有舒张作用.[结论]冠心舒通胶囊对血栓栓塞性疾病有确切疗效.

    作者:王卫明;邢晓雪;高慧;王玲燕;刘敏娜;樊官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蒲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蒲黄具有活血化瘀,止血定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类出血或是瘀血闭阻病证.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蒲黄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蒲黄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胡立宏;房士明;刘虹;刘洋;张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及知识点整合的调查研究

    为了解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程度,采取问卷形式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及知识点整合进行调查研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张志国;张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