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李善昌;田春时;刘月霞;王明富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之一,是早孕死亡的主要原因.部分宫外孕患者可行药物保守治疗[1].我们用RIA稀释法定量测定血清HCG值观察宫外孕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武;高琦;杨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Cyt-C)与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关系及灵芝孢子对心肌线粒体Cyt-C的影响.方法:测定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胞浆细胞色素C、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含量,并分析灵芝孢子引起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心肌胞浆细胞色素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灵芝组(P<0.05),模型组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C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灵芝组(P<0.05).结论:灵芝孢子通过改变Cyt-C在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心肌线粒体内外的分布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舒缩功能.
作者:吴建宇;王淑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肛裂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与肛裂侧切术式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80例肛裂患者均分两组,治疗组采用肛裂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照组采用肛门侧切术.结果:两组术后疗效比较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尿潴留、便血、复发率,都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肛裂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使肛门内括约肌离断松解彻底;有效的解除痉挛,使肛管直径延长,疗效好,恢复快,无复发.
作者:于海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银杏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入银杏注射液10ml, 1次/日.糖尿病患者用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后使用,连用2周;对照组用0.9%氯化钠250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 1次/日,连用2周,并且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电图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 银杏注射液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未发现毒副作用.
作者:于海波;李晶;苏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本文对我院自1996-01~2005-12治疗的17例晚期产后出血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孙玲;赵俊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的严重阶段,是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诊治不及时,将对母婴造成极大的危害.我院自1999-01~2005-12共收治子痫病人56例,现就其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如何降低子痫的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及对其严重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作者:陈小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急性虹睫状体炎是眼科常见病,该病病因复杂,变化较多,易反复发作,若治疗不当,往往发生并发症而导致失明.我院近两年来对26例睫状体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赖惠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产前诊断又称宫内诊断,是对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性疾病或先天畸形做出准确的诊断,如确认胎儿患有某种遗传性疾病则进行选择性流产,是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的有效手段.目前对遗传性疾病进行产前诊断的方法中,根据采样途径和方法是否对胎儿有影响可分为侵入性产前诊断和非侵入性产前诊断.
作者:张金波;朱金玲;张淑红;刘艳玲;宋伟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体外诱导和扩增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进行形态学观察.方法:将健康小鼠股骨骨髓细胞分离,去除悬浮细胞,贴壁细胞中加入细胞因子(IL-4和GM-CSF)继续进行培养,2周后,诱导的DC经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培养的DC表面有几个大而长的突起,具有DC的典型形态学特征.结论:小鼠骨髓细胞经贴壁处理后,加入细胞因子(IL-4和GM-CSF)进行培养是可行的,采用这种方法能获得大量较高纯度的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DC.
作者:肖景莹;蔡连顺;阎冬梅;毕胜;齐宗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锌原卟啉对大鼠高热惊厥脑损伤CO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1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热未惊厥组、FC组及Znpp治疗组.采用热水浴诱导FC大鼠动物模型和Znpp治疗模型.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匀浆和血浆CO含量,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结果:FC组血浆CO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高热未惊厥组及Znpp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Znpp治疗组血浆CO含量升高与高热未惊厥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FC组脑组织匀浆CO含量增高,与对照组、高热未惊厥组及Znpp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Znpp治疗组脑组织匀浆CO含量升高,与对照组、高热未惊厥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热未惊厥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C能够引起脑损伤且CO水平增高, Znpp能够使CO水平下降,对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显鹤;顾镜月;吴祥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40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sIL-2R水平明显增高,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IL-2含量明显减少,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作者:张丽宏;辛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翻白草主要化学成分有萜类、甾体和多酚化合物,该属植物具有消炎镇痛等多种活性,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本文对进年来翻白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邹俊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判别评价空回、肠直动脉供血能力的形态学方程,为临床空回肠手术提供血供参考. 方法:采用乳胶血管铸型法,对15例正常成人空回肠标本的直动脉各形态因素进行观测,并依据每支直动脉所分布的肠管血供对其供血能力给予量化分级.得到1500组,共计7500个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确定影响直动脉供血能力的重要形态因素. 结果:明确了影响直动脉供血能力的主要形态因素为:血管管径(外径),长度及发出该直动脉的动脉弓级数,由此三因素为自变量,建立起判别评价空回肠直动脉供血能力的形态学logistic回归方程. 结论:从形态学角度对正常人体空回肠直动脉供血能力给出判别评价,对直视下空回肠手术中血供的判别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王守安;杨智;钟震亚;赵振富;苗智;杨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健心合剂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pit)尾静脉注射法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以健心合剂高、中、低剂量在不同时间对心电图T波改变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含量变化为指标,以脉络通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比较健心合剂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健心合剂能显著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心电图T波升高,减少血清MDA、LDH、CK含量,提高血清SOD的活性.结论:健心合剂对pit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
作者:赵玉珍;朱秋双;刘蕾;郑福禄;杨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已经出现胆道并发症的患者治愈.方法:针对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病人治疗期间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术后采用相应的积极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病人术前情绪平稳,积极配合并发症的诊治,使病人胆道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患者的治疗关键.
作者:崔雨;陈辉;杨立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003~2005年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的超声像图特征.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1例,子宫内膜癌7例,临床手术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9例,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例,宫腔部分粘连1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为鉴别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提供了较重要的参考信息,是较好的无创诊断方法.
作者:王宇;邹松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揭示松花江佳木斯江段高锰酸盐指数的污染变化规律.方法:2001~2005年不同断面、水期高锰酸盐指数监测,分析方法为酸性高锰酸盐指数法.结果:五个断面中Pij结果为汤旺河断面>佳木斯下断面>江南屯断面>梧桐河断面>佳木斯上断面;三个水期中Pij结果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结论:断面污染以汤旺河断面污染重;水期污染以枯水期污染重.应加强松花江沿岸水处理的建设工程.
作者:祝丽玲;鲁彦;王嘉淇;殷佳辉;孙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蒲公英总黄酮提取液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AO)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注射D-gal制成衰老模型,蒲公英总黄酮提取液灌胃30d,测定小鼠脑组织MAO活性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蒲公英总黄酮提取液能降低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内MAO活性(P<0.05),提高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P<0.05).结论:蒲公英总黄酮提取液可降低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MAO活性并能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隋洪玉;栾海艳;王显钢;王维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三联止血散(思密达、凝血酶、洛赛克)胃内注入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119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三联止血散胃内注入治疗,对照组给予VitK 1和止血芳酸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8.2%(60/68),显著优于对照组45.1%(23/51),(P<0.01);总有效率为92.6%(63/68),优于对照组78.4%(40/51),P<0.05).结论:三联止血散胃内注入是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三药配合,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用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凤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2003~2005年共发现5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情危重,3例死亡,但其影像发展有一定规律性,早期发现及诊断是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前提,应引起重视,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春富;张艳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