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凤琴
目的:比较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方法:把常规提取方法和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的薯蓣皂苷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计算薯蓣皂苷元产率比较提取工艺.结果:常规提取法薯蓣皂苷元产率为0.622%,超临界CO2萃取法薯蓣皂苷元产率为1.226%.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能显著提高薯蓣皂苷元的收率且缩短提取时间.
作者:王凤芝;刘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照度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细胞成分的影响及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的关系.方法: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曝磁组.曝磁组小鼠分1、2、3和4四组,分别置于微机产生的极低频电磁场中,每天照射分别为20min、40min、60min、6h,对照组不接触极低频电磁场,4个月后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血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微核率.结果:随小鼠每天曝磁时间的增加,其血液中的RBC、WBC、PLT数量及Hb含量呈逐渐下降、淋巴细胞微核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逐渐增高,淋巴细胞比值逐渐下降,以曝磁4组表现为显著.RBC、Hb数量和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长时间接触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细胞数量和不同WBC比值存在明显的影响, 同时可诱发淋巴细胞微核的发生.
作者:张淑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锌原卟啉对大鼠高热惊厥脑损伤CO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1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热未惊厥组、FC组及Znpp治疗组.采用热水浴诱导FC大鼠动物模型和Znpp治疗模型.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匀浆和血浆CO含量,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结果:FC组血浆CO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高热未惊厥组及Znpp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Znpp治疗组血浆CO含量升高与高热未惊厥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FC组脑组织匀浆CO含量增高,与对照组、高热未惊厥组及Znpp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Znpp治疗组脑组织匀浆CO含量升高,与对照组、高热未惊厥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热未惊厥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C能够引起脑损伤且CO水平增高, Znpp能够使CO水平下降,对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显鹤;顾镜月;吴祥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PV-6000通用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53例,其中皮质性白内障24例,核性白内障17例,后囊下白内障12例,正常人晶状体前囊膜6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中HSP70的表达.并进行阳性细胞计数. 结果:老年性白内障与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均有HSP70表达,其中HSP70在老年性白内障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老年性白内障组各亚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SP70可能在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莹;王玉清;曹丽辉;冯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判别评价空回、肠直动脉供血能力的形态学方程,为临床空回肠手术提供血供参考. 方法:采用乳胶血管铸型法,对15例正常成人空回肠标本的直动脉各形态因素进行观测,并依据每支直动脉所分布的肠管血供对其供血能力给予量化分级.得到1500组,共计7500个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确定影响直动脉供血能力的重要形态因素. 结果:明确了影响直动脉供血能力的主要形态因素为:血管管径(外径),长度及发出该直动脉的动脉弓级数,由此三因素为自变量,建立起判别评价空回肠直动脉供血能力的形态学logistic回归方程. 结论:从形态学角度对正常人体空回肠直动脉供血能力给出判别评价,对直视下空回肠手术中血供的判别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王守安;杨智;钟震亚;赵振富;苗智;杨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宫颈在分娩期由于组织化学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加之分娩时产科异常因素影响,常发生水肿,影响产程进程,造成难产.我院2004年对90例分娩期宫颈水肿产妇采用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消除水肿,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何宏;陈春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商场内的微小气候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 六合一公共场所监测系统.结果: 在监测指标中,部分商场内湿度过低;所有商场噪声均超标.结论:商场内应增设空气加湿器及吸声和隔声设备以提高商场内的环境质量.
作者:周宪君;赵岩;王嘉淇;周利君;王珺;姚嵩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octa-peptide cholecystokinin , CCK8)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体外培养的胰岛细胞的生长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SD大鼠饲以高甘油三脂、高胆固醇膳食,建造成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采用酶消化、密度离心等方法分离、培养胰岛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7~10-9mmol/L的 CCK8处理细胞24、48 h,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MTT法检测胰岛细胞增殖情况;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不同条件下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不同浓度CCK8处理24、48 h后,胰岛细胞的增殖及胰岛素分泌量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且具有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结论:CCK-8能显著增强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胰岛细胞增殖及胰岛素的分泌,提示CCK8对于脂毒性影响下的胰岛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红辉;陈家林;唐平;刘恩波;刘晓燕;谢华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们在清理脾门处的动脉分支时,于脾动脉干一级分支处及脾上叶动脉二级分支处分别发现一成形脾动脉瘤和一早期脾动脉瘤,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曹洪明;陆慧;王守安;钟震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消渴益肾胶囊对于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DN患者随机分为消渴益肾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组,检测临床症状,24h尿蛋白测定及肾功能等指标,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消渴益肾胶囊治疗组各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消渴益肾胶囊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剂.
作者:李天虹;李丽疆;孟丽波;寇正杰;张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软组织异物存留常发生在软组织的开放性外伤,金属异物常通过X线定位,但是非金属异物X线也无能为力.我们从1998~2004年对26例外伤可疑异物病人进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张晗;王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Survivin是由Altieri等在1997年发现的一种新的抗凋亡因子,是调亡蛋白控制因子IPA家族的成员.近年来Survivin的抗凋亡特性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Survivin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旭宏;段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之一,是早孕死亡的主要原因.部分宫外孕患者可行药物保守治疗[1].我们用RIA稀释法定量测定血清HCG值观察宫外孕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武;高琦;杨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睾丸损害的活性氧(ROS)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组.模型组及灵芝组大鼠经尾静脉一次性按25 mg/kg注射2%链尿佐菌素(STZ),正常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柠檬酸钠-柠檬酸缓冲液.正常饮食喂养2周后,进行糖耐量试验,模型组和灵芝组以糖耐量异常者保留,余去除,并改喂高脂高糖饮食,灵芝组另加灵芝孢子粉250 mg/kg·d持续10周,实验结束前1d做糖耐量试验,取双侧睾丸检测组织中T水平、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水平、SOD、GSH-Px活性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灵芝孢子组与糖尿病组比较,T水平、SOD、GSH-Px活性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DA含量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1).结论:糖尿病ROS增多,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下降,可能是造成睾丸细胞损伤,导致睾丸功能紊乱,进而导致性与生殖功能障碍的原因.而灵芝孢子粉能有效降低MDA的含量对糖尿病大鼠生殖系统的毒性损害,增强SOD、GSH-Px活性,可能是其对糖尿病大鼠生殖系统的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从而对睾丸细胞起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灵芝孢子粉作为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辅助用药,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阔前景.
作者:仲丽丽;王淑秋;张维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已经出现胆道并发症的患者治愈.方法:针对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病人治疗期间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术后采用相应的积极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病人术前情绪平稳,积极配合并发症的诊治,使病人胆道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患者的治疗关键.
作者:崔雨;陈辉;杨立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面部皮肤损伤是一种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临床上对于面积小,污染轻微的创面一般不做特殊处置,采用暴露疗法,待其自然愈合,而对于面积较大,污染明显的创面就要采取必要的清创处置,应用预防感染及促进愈合的药物,力求创面快速愈合,预防和减少创面色素沉着与瘢痕增生的发生.我们通过临床外用金因肽喷剂治疗面部皮肤多发浅表损伤病例62例,并作了临床对照观察,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晓东;庾东春;刘学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小儿颅内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20例化脓性脑膜炎(PM),32例病毒性脑炎(VE)患儿脑脊液及血清TNF-α的含量并与20例非颅内疾病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PM、VE组脑脊液和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PM组又明显高于VE组(P<0.01),PM、VE组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TNF-α水平呈正相关(rpm=0.131,rve=0.089,P均<0.01);恢复期PM,VE组TNF-α含量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TNF-α参与了小儿颅内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脑脊液中TNF-α的水平可作为病脑和化脑鉴别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林素惠;曾雪飞;严文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翻白草主要化学成分有萜类、甾体和多酚化合物,该属植物具有消炎镇痛等多种活性,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本文对进年来翻白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邹俊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腰椎峡部裂又称腰椎峡部不连,是腰椎常见疾病,自CT应用以来更多发现此病.我院1997-2005年间已诊断46例,现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陈积丰;徐涛;李建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3-08~2005-03收治的82例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全部治愈,术后痛苦小,大多数患者不用止痛剂,下床活动早,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随访一年无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保持了腹股沟的解剖结构,修补时可保持腹股沟管的后壁无张力,术中注意修补材料的正确使用,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秉魁;张建国;师恩惠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