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王玉清;曹丽辉;冯澜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40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sIL-2R水平明显增高,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IL-2含量明显减少,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作者:张丽宏;辛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003~2005年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的超声像图特征.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1例,子宫内膜癌7例,临床手术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9例,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例,宫腔部分粘连1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为鉴别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提供了较重要的参考信息,是较好的无创诊断方法.
作者:王宇;邹松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5年6月我们向阳区妇幼保健站对262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一次龋齿发病情况调查,发现我区内儿童患病率高于农村,不注意口腔卫生和爱吃零食的儿童发病率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作者:王佳红;姜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米非司酮是一种广泛用于临床而终止妊娠的常用药物,其单一应用常致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较长.吸宫流产术相对完全彻底,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抗孕有效方法,无痛流产术已普遍用于临床并被认可,我们根据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在无痛吸宫流产术时并用,疗效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吴英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治疗爆震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113耳)爆震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40例(58耳)于伤后3~12h内入院治疗,对照组40例(55耳)于伤后1~6月入院治疗.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均给予金纳多52.5mg、能量合剂每日静滴,辅以高压氧治疗,14d一疗程,据病情治疗1~3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9.66%,远高于对照组27.2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爆震性耳聋早期治疗效果明显,无副作用.
作者:顾晓;张兰荣;王云辉;王现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省是儿童佝偻病的高发地区,为了做好我县0~3岁儿童佝偻病的防治工作,2004年我院对我县城区内的0~3岁儿童佝偻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林;郑殿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照度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细胞成分的影响及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的关系.方法: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曝磁组.曝磁组小鼠分1、2、3和4四组,分别置于微机产生的极低频电磁场中,每天照射分别为20min、40min、60min、6h,对照组不接触极低频电磁场,4个月后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血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微核率.结果:随小鼠每天曝磁时间的增加,其血液中的RBC、WBC、PLT数量及Hb含量呈逐渐下降、淋巴细胞微核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逐渐增高,淋巴细胞比值逐渐下降,以曝磁4组表现为显著.RBC、Hb数量和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长时间接触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细胞数量和不同WBC比值存在明显的影响, 同时可诱发淋巴细胞微核的发生.
作者:张淑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重要的检查工具,但由于检查时会引起患者的紧张与不适,因此有些患者惧怕胃镜检查,导致延误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为了减少胃镜操作相关的不良感受,提高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我们于2003年5月开展了咪唑安定诱导的清醒胃镜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卜献磊;鲁华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c-fos基因对于急性期脑出血周边组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在血肿中心微量注射、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末端标记的方法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上观察c-fos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bligodeoxynucleotides, antisense ODNs )对DNA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antisense ODNs能够抑制脑出血周边组织的c-fos阳性细胞表达(P<0.01),加重了血肿周边神经元的损伤.同时,ERCC1的表达也有下降的趋势(P<0.01),而且在c-fos表达的区域也有ERCC1的表达.结论:c-fos基因对急性期脑出血周边神经元保护作用可能与脑细胞内源性的DNA修复有关.
作者:钟志强;王复新;吴尉;刘永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为睡安口服液建立专属性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结果: 睡安口服液中酸枣仁皂苷A在0.928~4.6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酸枣仁皂苷B在0.468~2.340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7.6%,97.5%,RSD分别为0.9%、1.9%.结论: HPLC法可做为睡安口服液中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于莲;于敏;焦淑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D-半乳糖对大鼠牙髓组织的形态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0.075g·kg-1·d-1)连续皮下注射造成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从形态学角度观察此模型牙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测定SOD的活性来研究D-半乳糖对牙髓组织的影响.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牙髓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电镜下模型组成牙本质细胞核凹陷,出现大量异染色质,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水肿、空泡性变;成纤维细胞变成长梭形,细胞器如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变小,高尔基复合体少见.结论: D-半乳糖致衰大鼠牙髓组织出现了类似衰老时的退行性变,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自由基代谢变化及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有关.
作者:辛红;施中凯;丁浩;杨青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已经出现胆道并发症的患者治愈.方法:针对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病人治疗期间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术后采用相应的积极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病人术前情绪平稳,积极配合并发症的诊治,使病人胆道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患者的治疗关键.
作者:崔雨;陈辉;杨立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面部皮肤损伤是一种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临床上对于面积小,污染轻微的创面一般不做特殊处置,采用暴露疗法,待其自然愈合,而对于面积较大,污染明显的创面就要采取必要的清创处置,应用预防感染及促进愈合的药物,力求创面快速愈合,预防和减少创面色素沉着与瘢痕增生的发生.我们通过临床外用金因肽喷剂治疗面部皮肤多发浅表损伤病例62例,并作了临床对照观察,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晓东;庾东春;刘学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体外诱导和扩增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进行形态学观察.方法:将健康小鼠股骨骨髓细胞分离,去除悬浮细胞,贴壁细胞中加入细胞因子(IL-4和GM-CSF)继续进行培养,2周后,诱导的DC经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培养的DC表面有几个大而长的突起,具有DC的典型形态学特征.结论:小鼠骨髓细胞经贴壁处理后,加入细胞因子(IL-4和GM-CSF)进行培养是可行的,采用这种方法能获得大量较高纯度的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DC.
作者:肖景莹;蔡连顺;阎冬梅;毕胜;齐宗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三联止血散(思密达、凝血酶、洛赛克)胃内注入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119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三联止血散胃内注入治疗,对照组给予VitK 1和止血芳酸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8.2%(60/68),显著优于对照组45.1%(23/51),(P<0.01);总有效率为92.6%(63/68),优于对照组78.4%(40/51),P<0.05).结论:三联止血散胃内注入是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三药配合,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用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凤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2003~2005年共发现5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情危重,3例死亡,但其影像发展有一定规律性,早期发现及诊断是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前提,应引起重视,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春富;张艳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院1996-01~2002-12共收治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23例,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单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和精索静脉结扎+分流术进行治疗,对治疗结果做临床对比及随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战利;景永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临床上以癫痫、智力障碍和皮脂腺瘤三个特征为特点.本病常见于儿童,CT影像学是诊断该病直接、准确的方法.
作者:艾国;路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修复慢性根尖周炎骨缺损情况.方法:建立慢性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实验组4只狗右侧各两个上前牙用(n-HA)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并超充.左侧同名牙为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并超充.结果:经4w,10w,16w,20w观察表明: 实验组20w后骨密度平均值可达148.3±4.31,对照组为135.7±5.59,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很好的引导骨形成和修复骨缺损功能.
作者:董波;刘陆滨;刘玉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灵芝孢子对致痫大鼠血清叶酸、血清钙及大脑皮质钙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酸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及血清Ca2+含量;结果:三组大鼠脑组织及血清Ca2+含量两两比较差异显著;且脑组织Ca2+含量高于血清Ca2+;血清叶酸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灵芝孢子能有效减轻神经元细胞的钙超载.
作者:张婷;李善昌;田春时;刘月霞;王明富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