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半乳糖致衰大鼠牙髓组织形态及SOD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辛红;施中凯;丁浩;杨青岭

关键词:D-半乳糖, 衰老, 大鼠, 牙髓, 形态学, 超氧化物歧化酶
摘要:目的:观察D-半乳糖对大鼠牙髓组织的形态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0.075g·kg-1·d-1)连续皮下注射造成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从形态学角度观察此模型牙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测定SOD的活性来研究D-半乳糖对牙髓组织的影响.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牙髓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电镜下模型组成牙本质细胞核凹陷,出现大量异染色质,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水肿、空泡性变;成纤维细胞变成长梭形,细胞器如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变小,高尔基复合体少见.结论: D-半乳糖致衰大鼠牙髓组织出现了类似衰老时的退行性变,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自由基代谢变化及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有关.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宝清县0~3岁儿童佝偻病情况调查

    我省是儿童佝偻病的高发地区,为了做好我县0~3岁儿童佝偻病的防治工作,2004年我院对我县城区内的0~3岁儿童佝偻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林;郑殿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晚期产后出血17例临床分析

    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本文对我院自1996-01~2005-12治疗的17例晚期产后出血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孙玲;赵俊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慢性根尖周炎骨缺损的研究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修复慢性根尖周炎骨缺损情况.方法:建立慢性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实验组4只狗右侧各两个上前牙用(n-HA)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并超充.左侧同名牙为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并超充.结果:经4w,10w,16w,20w观察表明: 实验组20w后骨密度平均值可达148.3±4.31,对照组为135.7±5.59,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很好的引导骨形成和修复骨缺损功能.

    作者:董波;刘陆滨;刘玉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皮肤病诊所网站建设

    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大的共享信息资源库,也是大的信息交换网络.它为我们提供了快捷与广阔的信息交流空间.伴随着 Internet在医学领域的普及和广泛运用,它对推动和促进医学事业发展的巨大价值也日益体现.远程医疗是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学研究相结合的新成果,它主要通过网络将异地专家和患者之间动态连接起来,使双方好像面对面一样,由专家为患者看病,患者的医生将有关病历资料、检查资料输入计算机网络,与专家共享,双方一起讨论病情.

    作者:高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大黄提取液对牙釉质脱矿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实验了解大黄提取液对牙釉质的表面显微硬度值(surface microhardness, SMH)的影响,观察和评估大黄提取液对釉质脱矿影响的效果.方法:用去离子水做阴性对照、2%氟化钠做阳性对照、不同浓度大黄提取液处理釉质后进行脱矿,通过显微硬度的测定采用显微硬度仪测量处理前后显微硬度组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surface microhardness, SMH)的变化.结果:三种浓度大黄提取液处理的釉质SMH值的降低程度都明显低于去离子水组(P<0.01),而与2%氟化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大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组大黄提取液都具有抑制釉质脱矿作用.

    作者:孙昊量;王建平;董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关于医学教育中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探索和思考影响双语教学实施的主要因素,转变观念,培育师资,选择适当的教材,在医学教育中深入开展双语教学, 对高校培养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汉君;罗佳滨;苗智;梁衍锋;关宝生;尹兴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带蒂阴囊中线皮条加盖修复前尿道狭窄临床体会

    我院自1995年以来应用带蒂阳襄中线皮条加盖修复治疗前尿道狭窄1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汤喜臣;陈国义;刘恩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照度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细胞成分的影响及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的关系.方法: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曝磁组.曝磁组小鼠分1、2、3和4四组,分别置于微机产生的极低频电磁场中,每天照射分别为20min、40min、60min、6h,对照组不接触极低频电磁场,4个月后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血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微核率.结果:随小鼠每天曝磁时间的增加,其血液中的RBC、WBC、PLT数量及Hb含量呈逐渐下降、淋巴细胞微核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逐渐增高,淋巴细胞比值逐渐下降,以曝磁4组表现为显著.RBC、Hb数量和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长时间接触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血细胞数量和不同WBC比值存在明显的影响, 同时可诱发淋巴细胞微核的发生.

    作者:张淑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腰椎峡部裂的CT诊断

    腰椎峡部裂又称腰椎峡部不连,是腰椎常见疾病,自CT应用以来更多发现此病.我院1997-2005年间已诊断46例,现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陈积丰;徐涛;李建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玉米须多糖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玉米须多糖(stigma maydis polysaccharide SMPS)对肝癌SMMC-7721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将玉米须多糖以不同浓度和时间作用于肝癌SMMC-7721细胞,采用 MTT比色法观察细胞毒性;应用HE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玉米须多糖以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HE染色观察到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论:玉米须多糖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吕冬霞;王晓丽;魏凤香;罗佳滨;张玉萍;张淑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氢化麦角碱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氢化麦角碱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有较好的疗效.为观察氢化麦角碱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将临床确诊的DPN患者60例,其中36例采用氢化麦角碱注射液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作者:史长兰;曹珍;梁利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前磨牙根管预备方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手用不锈钢K型锉根管预备方法和机用镍钛Profile根管预备方法对单根管前磨牙根管清洁能力的差异.方法: 将5颗离体单根管前磨牙开髓、拔髓后分为5组,1组作为对照,不做任何处置,其余4组分别采用手用K型锉根管预备;手用K型锉根管预备并去除涂层;机用Profile根管预备;机用Profile根管预备并去除涂层.然后做扫描电镜观察并拍照记录结果.结果:机用镍钛Profile比手用不锈钢K型锉的根管清理效果强,与辅助性的化学性根管预备相结合可达到佳清洁效果.结论: 机用镍钛Profile加用EDTA对根管清洁能力高.

    作者:许颖;吕春阳;刘陆滨;李福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早期治疗爆震性耳聋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治疗爆震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113耳)爆震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40例(58耳)于伤后3~12h内入院治疗,对照组40例(55耳)于伤后1~6月入院治疗.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均给予金纳多52.5mg、能量合剂每日静滴,辅以高压氧治疗,14d一疗程,据病情治疗1~3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9.66%,远高于对照组27.2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爆震性耳聋早期治疗效果明显,无副作用.

    作者:顾晓;张兰荣;王云辉;王现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儿童结节性硬化CT特征与临床表现对照分析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临床上以癫痫、智力障碍和皮脂腺瘤三个特征为特点.本病常见于儿童,CT影像学是诊断该病直接、准确的方法.

    作者:艾国;路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酚妥拉明与门冬氨酸钾镁联用治疗肺心病心衰31例观察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与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肺心病心衰患者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中心功能Ⅲ、Ⅳ级分别为14例和17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加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结果: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总有效率74.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酚妥拉明与门冬氨酸钾镁联用治疗肺心病心衰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尚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颅内感染患儿脑脊液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小儿颅内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20例化脓性脑膜炎(PM),32例病毒性脑炎(VE)患儿脑脊液及血清TNF-α的含量并与20例非颅内疾病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PM、VE组脑脊液和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PM组又明显高于VE组(P<0.01),PM、VE组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TNF-α水平呈正相关(rpm=0.131,rve=0.089,P均<0.01);恢复期PM,VE组TNF-α含量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TNF-α参与了小儿颅内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脑脊液中TNF-α的水平可作为病脑和化脑鉴别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林素惠;曾雪飞;严文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五加生化胶囊用于产后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对于产后子宫复旧、初乳分泌情况的影响.方法:210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常规于第三产程肌肉注射催产素10u一次同时加服五加生化胶囊3d.对照组仅于第三产程肌肉注射催产素10u一次.结果:治疗组即五加生化胶囊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分别为:产后出血(89.2±23.3)ml和(98.6±34.2)ml,初乳分泌时间 ( 54.6±11.3 )h 和(56.5±13.2)h, 阴道血性恶露持续时间(3.3±0.9 )h 和(2.9±0.7 )h,宫缩痛持续时间 (2.0±0.8 )h和(2.4±1.1)h.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五加生化胶囊可明显缩短产后子宫复旧时间、减少恶露排出、提前初乳分泌.该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丽君;王苹;蒋慧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发育期大鼠高热惊厥脑损伤CO变化及Znpp对其影响

    目的:研究锌原卟啉对大鼠高热惊厥脑损伤CO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1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热未惊厥组、FC组及Znpp治疗组.采用热水浴诱导FC大鼠动物模型和Znpp治疗模型.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匀浆和血浆CO含量,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结果:FC组血浆CO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高热未惊厥组及Znpp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Znpp治疗组血浆CO含量升高与高热未惊厥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FC组脑组织匀浆CO含量增高,与对照组、高热未惊厥组及Znpp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Znpp治疗组脑组织匀浆CO含量升高,与对照组、高热未惊厥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热未惊厥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C能够引起脑损伤且CO水平增高, Znpp能够使CO水平下降,对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显鹤;顾镜月;吴祥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白癜风的实验研究进展

    白癜风中医称白驳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表现为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近年来白癜风发病率还有上升的趋势.其病因尚不清楚,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亦不确切.很多学者在白癜风的实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多进展,为白癜风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奠定必要的基础.

    作者:陈凤江;李晶;孙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心合剂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健心合剂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pit)尾静脉注射法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以健心合剂高、中、低剂量在不同时间对心电图T波改变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含量变化为指标,以脉络通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比较健心合剂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健心合剂能显著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心电图T波升高,减少血清MDA、LDH、CK含量,提高血清SOD的活性.结论:健心合剂对pit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

    作者:赵玉珍;朱秋双;刘蕾;郑福禄;杨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