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与快速静息心率及生物钟之间的关系

张丽萍

关键词:冠心病, 心率, 生物钟
摘要:本院自1996-08~2000-08应用Holter对180例按1979年WHO诊断标准,对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静息心率监测,用以观察其心率的变化与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人体生物钟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探讨

    遵循科学合理的用血原则,积极推行成分输血,是针对医疗实际的需要,成分输血是建立在免疫基础之上又称补了全血不足的一种补充疗法,成分输血,不仅具有全血的补充作用,同时,还具有减少同种免疫和治疗某种疾病的作用,成分输血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将本院近几年成分输血情况作以下分析.

    作者:韩丽颖;迟佳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不同方法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评价

    目的:对我院手术室采用不同空气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采用普通紫外线灯管照射法、臭氧消毒机消毒法和多功能动态消毒机消毒法对24h后的细菌培养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消毒30min后,普通紫外线灯管照射法符合Ⅱ类环境要求,占33%;与臭氧消毒(占90.6%)、多功能动态消毒机消毒法(占97%)相比较,经X2检验,有着显著差异(P<0.01).三种消毒方法消毒2h后,符合Ⅱ类环境要求均在97%以上,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后消毒效果相同.

    作者:刘尚云;于晓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眼科治疗室灭菌方法及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眼科治疗室相关物品灭菌效果,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方法:采用相关消毒灭菌及措施,对比灭菌效果.结果:相关物品无菌监测检查合格率均达到消毒技术规范标准.结论:合理规范的灭菌方法及消毒隔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眼科治疗室交叉感染.

    作者:姚红;孙桂梅;柳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诊外伤病人家属焦虑相关因素调查

    对92名急诊外伤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急诊外伤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与环境因素、服务因素、医疗费用问题及对亲人的健康及预后担心等因素有关.我们将找出存在于这些患者家属中具有共性的问题,以寻求帮助患者家属减轻焦虑的应对措施,使患者获得更多社会支持,同时也为急诊科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永萍;潘桂云;车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

    为了解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原因以及护理对策.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1990-12~2003-12,13年中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患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永玲;郭丽娟;卢俊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应用推按运经排石仪治疗肾结石术后石街92例报告

    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在国内外已十分普遍.当肾结石大于2.5cm时行ESWL常常会造成输尿管石街,以致肾积水或脓肾,严重损害肾功能.临床上处理石街较为困难.本院自1990年7月至今开展ESWL治疗泌尿结石2455例,其中92例石街经中西排石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采用推按运经仪进行排石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袁丽荣;张超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诊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238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本文搜集我院1999-05~2003-05急诊内镜检查的上消化道出血238例,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任秀乾;包玉双;谭秋波;段蔚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myc基因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c-myc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6例正常脑组织石蜡标本中c-myc的表达.结果: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c-myc阳性率逐渐升高,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709,P<0.01),I~Ⅱ和Ⅲ~IV级比较,有显著差异(X2=6.211,P<0.05).结论:c-myc的检测可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分化及恶性程度重要的参考指标,c-myc在细胞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任成涛;袁伟群;刘劲睿;廉晓宇;杨福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合剂在颈丛阻滞中的应用探讨

    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局麻药,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尚未广泛.本研究以利多卡因-丁卡因合剂为对照,观察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合剂在颈丛阻滞中的临床效果及作用维持时间.

    作者:臧凤松;闫福;范叶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临床外科学中的应用

    临床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从事外科学的教师既参与复杂的临床工作,又要投入繁重的教学,学时有限,工作量大.更重要的是生产实习的时间有限.患病种类单一,同时外科教学材料很昂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应用图像、声音、影像以及三维效果能充分弥补手工教学的不足.它的多技术手段能为外科学教学开辟新的天地;同时能极佳地解决上述问题,其结果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内容易于掌握和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

    作者:胡存利;吴雅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剂量肝素及654-2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2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及654-2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疗效.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实验.结果:治疗组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无明显变化.二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变化.结论:小剂量肝素及654-2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斌;周开江;张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87例分析

    患恶性肿瘤的病人多年龄较大,在45周岁以上,而老年人胰腺功能降低,糖尿病为其多发病,手术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如何处理好围手术期,是保证手术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我院1998-01~2003-03住院病人,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郭琦;顾亚军;刘敬东;刘长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B型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3例

    我院超声室自2002-12~2003-08使用东芝550型超声诊断仪共对189例孕妇进行了胎儿检查,诊断了3例唇裂,孕妇年龄为25~29岁,孕龄为26~34周,其中一例孕妇为第2胎,有家族史,且第1胎是一唇腭裂男孩,而另外2例孕妇均为第1胎,且无家族史.

    作者:孙蕾;魏宏;赵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直肠与回肠末端形成肠瘘2例

    肠瘘是肠道间或肠道与外界异常通道.临床上分两类:一类是肠道间异常相通叫内瘘;另一类是肠道与体表相通叫外瘘.1999~2000年本院收治2例肠内瘘.报道如下.

    作者:郝树林;徐延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免疫功能的改变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从免疫角度探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发病机制.方法:以免疫组化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佐剂性关节炎的细胞免疫功能.应用传统免疫法测定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利用吞噬鸡红细胞法和比浊法反映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结果: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亢进.结论: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免疫功能亢进是其致病机制之一.

    作者:李慧玲;邬剑;李雅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综合ICU危重病人常见并发症护理体会

    本文通过对我院ICU近三年来收治的A P A C H EⅡ评分≥15分的20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认为ICU特定环境给患者造成一系列相应的并发症是肯定的,既表现在疾病本身,同时也对病人身心两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三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而正确的护理对策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孙桂梅;徐倩;安珍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薄层层析法鉴别三七成分效果观察

    沈阳红药具有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骨肿痛、风湿麻木,其中三七为其主要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未收载三七的鉴别方法.笔者采用薄层层析的方法鉴别出三七,层析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雪冰;武双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内胆管癌术后肝内转移的CT表现探讨

    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肝内一级二级胆管或更大的胆管上皮细胞.镜下癌细胞呈立方形或柱形,染色淡,内无胆汁滴;在癌细胞内、腺管内或间质中,常有粘液成分,有时可见钙化.胆管癌术后易转移,尤其是肝内转移.为探讨胆管癌术后肝内转移的CT表现,笔者回顾分析了1998-12~2003-05有完整临床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术后肝内转移的CT表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李福军;陈振波;马继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均匀实验设计在4-羟基二苯酮制备工艺中应用

    目的:优化4-羟基二苯酮制备工艺;方法:应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结果:与正交设计相比,大幅度减少试验次数,收率由62%提高到83%,产品质量也有较大改善;结论:本方法用于合成工艺优化切实可行.

    作者:陈琳珏;杨文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膜平衡实验在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方案调整中的应用及体会

    腹膜平衡试验(PET)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确定腹膜转运特性的方法,由Twardowski医生先提出[1],即根据腹透液留置4h中肌酐和葡萄糖浓度的变化判断腹膜对毒素的清除能力及超滤能力.我们对本科2000-08~2002-10住院的24例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进行PET,根据PET结果,对其中透析不充分者的腹膜透析(PD)方案加以调整,并进一步观察透析效果,探讨PET在确定和调整DN患者PD方案中的作用.作者简历:林晓红(1967~),辽宁阜新人,学士,主治医师.

    作者:林晓红;李韩;马宁;高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