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疗法对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影响

李忠法;王华;刘祥忠;邱守义

关键词:联合疗法, 慢性乙型肝炎, 红细胞, 免疫粘附
摘要:目的和方法: 使用全血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法检测联合疗法组与普通治疗组3个月后慢性乙肝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变化,探讨联合疗法对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影响,结果: 普通治疗组3个月后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粘附率略高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3个月后患者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花环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显著高于普通治疗组(P<0.05),但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联合疗法可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措施与体会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由于其发病率高,涉及人群广,现已成为继心血管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机理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多与饮食不节(饱食过量)关系密切,所以,实施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关键环节.

    作者:葛姝萍;汝成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洛美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60例

    洛美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新品种,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该药与其它喹诺酮类药物比较,具有血药浓度高,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性好等特点.本文使用洛美沙星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显著.

    作者:张军波;陈晓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阐明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袁桃霞[1]等的肝星状细胞的分离方法和MTT法(甲基噻唑基四唑,metyl thiazolyl tetronzolium)及ABC免疫酶染色方法分别检测肝星状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苦参素能明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Ⅰ型胶原的合成,并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林明华;马迎军;孟庆媛;金玉珍;付纯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糜烂210例临床探讨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病之一,积极防治对保障妇女健康有重要意义.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很多,有物理疗法如激光,波姆光,冷冻等,药物治疗如中西药栓剂等,对重度宫颈糜烂及肥大或屡治不愈,且有生育要求的,可行宫颈锥切术或子宫颈切除术,对无生育要求的可行子宫全切除术,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点,但也有其缺点和不足[1].本文通过对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糜烂(TCRC)2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此种方法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清;杜绍敏;戴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鼻粘膜及纤毛毒性的研究

    目的:考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其吸收促进剂二甲倍他环糊精(MDβCD)对鼻粘膜纤毛的毒性.方法:以生理盐水和盐酸麻黄碱作阴性对照,采用离体法考察CGRP及不同浓度的MDβCD对离体蛙上腭粘膜纤毛运动影响,采用在体法及电镜技术考察了CGRP滴鼻剂对家兔鼻粘膜长期毒性.结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4%以下MDβCD对纤毛的毒性较低,5%MDβCD对纤毛的毒性较大.CGRP滴鼻剂对家兔鼻粘膜长期毒性较小.结论:CGRP可以用于鼻腔给药,其吸收促进剂初步确定为4%MDβCD.

    作者:孙长海;刘惠军;王丽敏;方洪壮;崔景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甲状腺疾病与外科学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和甲状腺肿瘤(包括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历来是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常见甲状腺疾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及先进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在甲状腺疾病基础和临床治疗方面有了新的认识,现结合我科临床实践综述如下,以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孟凡强;李巍;罗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126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我院自1992-04~2002-09,对1126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成形术(PBMV),对其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淑霞;邵明凤;苏京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格拉司琼预防曲马多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手术后使用镇痛泵已经得到病人的广泛认可,它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促进术后恢复,但它也可以引起术后恶心、呕吐.格拉司琼是一种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它能对术后恶心、呕吐起到预防作用,我院自2002年7月开始应用格拉司琼并观察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祖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联合疗法对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影响

    目的和方法: 使用全血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法检测联合疗法组与普通治疗组3个月后慢性乙肝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变化,探讨联合疗法对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影响,结果: 普通治疗组3个月后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粘附率略高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3个月后患者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花环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显著高于普通治疗组(P<0.05),但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联合疗法可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作者:李忠法;王华;刘祥忠;邱守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孕期教育及产时陪伴分娩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孕期教育,陪伴分娩的效果; 方法:对孕产妇进行孕期教育,产时陪伴分娩,与未受教育无人陪伴分娩组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有显著差异; 结论:孕期教育、陪伴分娩可转变医院服务理念,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樊淑红;李淑萍;曲秀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谈老年褥疮的护理体会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它不但给病人带来痛苦,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而且还可继发感染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来应用碘酒外搽预防褥疮及用大盐水溶液治疗褥疮,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鞠秀彩;陈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灵芝对实验癫痫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灵芝对癫痫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戊四氮(PTZ)腹腔注射诱发癫痫鼠模型,将模型鼠随机分为苯妥英钠组、灵芝组和盐水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20d后,各组动物取血,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血清补体测定.结果:灵芝组红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血清补体合成增加.结论:灵芝对癫痫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薛秀兰;张波;王跃新;张建华;邢玉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受体血清和Hanks液保存兔角膜植片的内皮细胞比较

    目的:评价血清对角膜植片保存的意义.方法:对新鲜兔角膜在受体血清和Hanks液中分别进行24h和72h保存后,各组的平均内皮细胞密度及内皮细胞存活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清74h保存组的植片内皮细胞各项指标均优于Hanks液72h保存组.结论:血清有着维护角膜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作者:杨丽红;王玉清;刘远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膝关节外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为探讨X线、CT、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对107例患者119个膝关节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能发现X线、CT难以发现的轻微骨折、骨髓水肿、关节软骨破坏、关节软骨水肿、半月板软骨损伤及韧带损伤,CT扫描可发现典型的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和特殊位置的关节腔积液,X线则只能发现严重骨折和明显的关节腔积液.结论:MRI是膝关节损伤的理想检查方法,CT检查对典型损伤有帮助,X线次之.

    作者:胡洋;刘振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羟基磷灰石根管充填诱导根尖形成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诱导根尖形成的性能.方法:选择90例根尖未发育完成合并牙髓病或根尖病的年轻恒牙,分3组分别充填HA糊剂,氢氧化铝糊剂(Ca(OH)2)氧化锌丁香油糊剂(ZOE)诱导根尖形成于治疗后1年、2年随防评价临床疗效.结果:HA糊剂、Ca(OH)2糊剂、ZOE糊剂3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A糊剂充填根管具有诱导根尖形成的能力.

    作者:孙海燕;裴玉岩;梁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三精锐普降糖仪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三精锐普降糖仪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血胰高血糖素的变化;方法:(1)临床实验观察了12名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变化;(2)动物实验:取32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A正常对照组,B糖尿病对照组,C糖尿病大鼠治疗一次组,D糖尿病大鼠治疗10次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FBS作自身对照,同时在治疗前后测胰高血糖素作组间对照;结果:(1)临床经验:FBS在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胰高血糖素在治疗后下降(P<0.05),(2)动物实验:A,B,C组FBS无显著性改变(P<0.05),D组在治疗后FBS下降(P<0.05),胰高血糖与B组比较上升(P<0.05);结论:三精锐普降糖仪通过降低胰高血糖的水平对血糖素的水平对糖尿病患者及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马英;陶立平;张桂芳;王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配合活跃的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声音、图像、文章、模拟动画等多种教学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大脑思维能力的教学手段.

    作者:颜玉;鲍秀琦;王艳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洛赛克治疗胃和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54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洛赛克对胃和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病的治疗作用.方法:54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为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患者,洛赛克每日2次,每次20mg,一周后改每日1次,口服,治疗6周.结果:愈合率达70.33% ,有效率达12.96%,总有效率为83.33%,HP根除率达93.7%,疼痛缓解率2d为90.9%,3d为96.2%,4d后全部缓解.结论:洛赛克对胃和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治疗幽门螺杆菌疗效较好、副作用少,值得内科临床选用.

    作者:樊淑梅;范彦秋;许国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脐带假性囊肿1例

    患者为初产妇,28岁,孕1产0,孕26周,孕期检查,二维超声检查:胎头、胎体、内脏及四肢均未见异常,胎心145次/分,脊柱连续性好,胎动良好.胎盘位于子宫后壁,Ⅰ级胎盘,羊水量正常.羊水中脐带显像清晰,脐带胎儿侧见一圆形的含液无回声区,大小4.7cm×3.7cm,表面光滑,境界清晰,壁薄呈强回声,随脐带漂浮在羊水中.彩超进一步检查CDFI示其内未见彩色血流信号,脐带动静脉血流信号正常,S/D=2.4.超声诊断:①宫内中孕单活胎脐带假性囊肿.建议动态观察.②胎盘Ⅰ级,胎盘位置正常.③羊水量正常.经孕期随访观察,囊肿变化不明显,后经剖腹产证实为脐带假性囊肿.

    作者:徐秀芳;凌巍山;许静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Barre(1)试验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肌力的判定

    目的:评估Barre(1)试验对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患侧下肢肌力的试验效果.方法:观察69例单侧神经根损害的PLID患者的背伸、拇跖屈、足背伸、屈膝及下肢Barre(1)试验的试验结果,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下肢Barre(1)试验患侧肌力减退的阳性发生率达79.7%,远高于背伸、拇跖屈、足背伸、屈膝试验的阳性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下肢Barre(1)试验是一种较好的判定单侧PLID患侧下肢肌力减弱与否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峰虎;石士奎;李晓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