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桦;卓越;成丽娟;夏伟滨
目的:探讨肝胃气痛片中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电位滴定法操作.结果:回收率和含量正确,终点不受溶液有色、浑浊所影响.结论:简单、省时、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张楠楠;杜娟;刘晓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当归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肝脏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灌胃给当归于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相当于原生药的6g/kg、4g/kg和2g/kg,10周后,观察当归对肝脏胶原蛋白含量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当归组的胶原蛋白含量低于模型组,组织病理学也显示当归能减轻肝纤维化.结论:当归可抵抗肝纤维化,其机理可能与其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减少胶原纤维合成有关.
作者:王伟群;王柏欣;邵文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四脑室区肿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四脑室区肿瘤,采用安科0.16TMR扫描仪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图像特征及发病部位.结果:检出髓母细胞瘤7例,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3例,脑膜瘤1例.7例髓母细胞瘤均来自小脑蚓部,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有6例肿瘤中有小的囊变,1例伴有少量出血,注射Gd-DTPA后有明显强化.星形细胞瘤中5例来源于小脑蚓部,2例来源于脑干,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均有大的囊变,注射Gd-DTPA后呈半环形、环行强化,且有强化的壁结节,但分化差者形状不规则,周围水肿严重,呈不规则厚壁强化,壁结节多.3例室管膜瘤有2例来源于第四脑室,1例来源于小脑蚓部,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信号混杂不均,注射Gd-DTPA后有中等强化,来源于小脑蚓部者有大囊变,位于四脑室者囊变较小.1例脑膜瘤来源于第四脑室,分叶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下部伴有囊变区,注射Gd-DTPA后有明显均一强化,囊变区不强化.结论:MR对小儿四脑室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不典型表现仍需术后病理确定.
作者:许传斌;胡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7例AMI合并高血压(A组)与79例AMI无高血压(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有吸烟史、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及既往有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史的比例高于B组(P<0.05),且女性比例高于B组(P<0.05),A组餐后诱发及无典型胸痛者较B组高(P<0.05),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速、室颤等并发症均高于B组(P<0.05).结论:AMI合并高血压者具有较多的冠心病易患因素,病程中易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速、室颤等严重并发症,近期预后较差.
作者:屈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研究胸段硬膜外复合地氟醚麻醉对开胸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儿茶酚胺及氧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式,观察不同时间血浆中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及PaO2、PaCO2、pH值,进行对比.结果拔管前GA组MAP和HR与TEA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拔管前GA组E及NE均显著高于TEA组(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复合地氟醚可以消除单纯应用地氟醚在拔管时引起的病人过早疼痛,而且对单肺通气时的氧合影响与单纯应用地氟醚相似,因此可安全地应用于胸科手术.
作者:杨秀娟;张强华;郭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定,我院自1996-04~2002-09,共完成298例.做为基层医院,我们将开展该技术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邵明凤;侯子山;苏京荣;梁淑霞;耿世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对于腮腺浅叶的良性肿瘤,保留面神经行肿瘤及浅法切除术,几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经典术,而区域性切除或剜末除术则被认为是不恰当的术式而被废弃.
作者:汉斌;冯国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及黄体破裂腹腔内出血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降低误诊.方法:对142例异位妊娠及黄体破裂腹腔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106例,占74.65%,黄体破裂36例,占25.35%.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量1045.16士741.22ml,出血量在1500ml以上占20.15%,有昏厥史占21.42%.停经占83.16%,腹痛占93.41%,不规则阴道流血占75.34%.黄体破裂腹腔内出血量780.23士621.20ml,有昏厥史占14.25%,腹痛占98.76%.出血量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本组资料中120例经手术止血,保守治疗22例占61.11%,均为黄体破裂,全部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停经、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是异位妊娠的三联征,腹痛是黄体破裂的主要症状.详细询问病史,β-HCG和B超,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是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京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33岁.自述颌下有一拇指头大小肿物二年余,近二个月疼痛,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局部膏药(药物不详)外敷,未见好转来我院就诊.查颈部B超:颌下实性肿物约21mm×18mm×16mm,门诊以甲状舌骨瘘管收治入院.入院后局部检查:颌下红肿、触痛,触之有一1.6cm×1.6cm大小,质硬,不活动,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物,表面溃烂,有少量脓性分泌物.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在局麻下行颈部瘘管(肿物)摘除术,肿物界限不清,周围组织质硬,粘连.将周围组织扩大化切除.术后病理回报:送检组织为异位甲状腺组织,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抗炎治疗,切口愈合较好.出院1个月后去哈医大放疗.多次来我院复查,无肿物复发及颈淋巴结肿大.
作者:李景涛;王国辉;付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0例额颞枕叶胶质瘤脑叶切除结合放疗及化疗的效果.方法:回顾近几年以来,我们对10例额颞枕叶胶质瘤病人行脑叶切除同时结合放疗及化疗,术前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结果:生存1年以上9例,占90%.3年以上7例,占70%.生存5年以上3例,占30%.生存7年1例,占10%.结论:胶质瘤的治疗是个综合治疗,术后配合放疗及化疗,但手术全切是提高病人术后生存率的关键.不仅能提高生存质量,而且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建华;马杰;王宏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临床上由于高空坠落、车祸及复合创伤等多种原因而致脊柱下段骨折非常常见,一般情况下无神经压迫症状、明显椎体滑脱及其它的危险性复合创伤的情况下,我们均采用对症治疗,卧平板床、练习腰背肌肉功能,效果优良,但存在一部分病人因受伤后,卧床等多种原因而出现便秘,连续数天无便,致使患者腹胀、腹痛,饮食不佳甚至血尿淀粉酶增高,而经通便灌肠排便后症状消失.我们自1998年以来,对部分此类病人人院后应用胃肠动力药物,均收到很好的效果免除了病人的疾苦,使疗效显著.
作者:韩喜全;高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对高龄食管、贲门癌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远高于非手术治疗,但由于高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减退,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1].
作者:李文凤;李硕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了pH值对聚四氨基酞菁铜(p-CuTAPc)膜电化学性质的影响.方法: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p-CuTAPc膜,并用循环伏安法对其在不同酸度下的氧化还原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其氧化还原电位与pH值存在线性关系,斜率为-28 mV/pH.结论:质子和氢氧根离子参与了氧化还原反应.
作者:武雪梅;栾积毅;李敬芬;武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高血压病是当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且往往不能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随着血压的持续增高,常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高血压病后期常并发冠心病、脑卒中、尿毒症等三大危险并发症.近年来,不少学者报告运动疗法有助于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于2001-07~2002-12对本院门诊及住院的35例中老年轻、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采用了药物配合运动的康复疗法,并以38例轻、中重度高血压病人的传统用药治疗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光;王振;马金丽;张春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肝胃气痛片为我省佳木斯中药厂生产的传统产品,是由碳酸氢钠、龙胆、大黄等组成的中西药制剂.具有制酸、健胃的功能.用于胃胀反酸作痛、积食停滞、食欲不振.临床应用多年,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了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笔者通过试验研究,制定了两项薄层色谱鉴别.该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
作者:刘思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和方法:观察叮咯地尔对41例脑梗塞急性期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临床体征的改变.结果:叮咯地尔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临床体征,如失语,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及病理反射也相继改善(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可以作为判定叮咯地尔对脑梗塞疗效的指标.
作者:谷秀珍;李洪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比较口服阿奇霉素(商品名抒罗康)与口服阿莫西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实验,比较结果.结果:阿奇霉素临床有效率91%.阿莫西林组63%,显示阿奇霉素临床疗效优于阿莫西林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适合于儿童上呼吸感染的临床应用.
作者:江芸;崔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MRCP)是采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利用胰胆管内静止或缓慢流动的液体作为对比剂,采用特殊的扫描方法而获得的类似于X线造影的图象.它无需造影剂,无创伤.以往只能在中或高场强的磁共振机上应用,国产低场强的MRCP未见报道.自2002-01,我们采用国产安科公司的ASM-017型低场强磁共振机,并与安科公司软件开发部合作进行了低场MRCP的研究与探索,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并将此技术应用于临床,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孟凡荣;张铁英;胡金玲;王心安;徐涛;许传斌;李贵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临床上,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是通过雾化吸入器将药液形成细小的雾状,随病人的呼吸丽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治疗呼吸道及肺疾病的目的,通过对72例小儿肺炎的观察,探讨雾化吸入疗法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作者:陈淑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牛膝多糖(ABP)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ABP腹腔注射给药,测定TLC亚群CD3、CD4、CD8变化.结果:ABP 60mg/kg·d,14dCD3、CD4百分率明显提高(P<0.05),CD8分子下降(P>0.05).结论:ABP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抗瘤效果.
作者:罗文哲;王建杰;梁立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