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露聚糖肽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效果观察

孙琳;张春雨;刘文静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儿童, 甘露聚糖肽
摘要:我院儿科于2001-03~2002-02应用口服甘露聚糖肽(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五味子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层析测定

    目的: 为了检测北五味子中的有效成分.方法: 生药用己烷提取有效成分,再转移至甲醇中,在YWG-C18H35(十八烷基键合相)柱上,以联苯作内标,用77%甲醇作流动相,用峰高比测定各种成分含量.结果: 各成分能很好分离,测定了其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及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的含量.结论: 本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而且样品用量少.

    作者:韩学君;王发善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瑞格列萘治疗Ⅱ型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口服降糖药瑞格列萘的疗效.方法: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均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的基础上,给予瑞格列萘每次0.5~2mg,每日3次服用,观察12周.结果:空腹血糖治疗前(10.62±2.84)mmo/L,治疗后(6.86±1.34)mmol/L,P<0.01.餐后2h血糖治疗前(15.82±4.20)mmol/L,治疗后(8.62±1.48)mmol/L,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前(8.20±1.32)%,治疗后(6.48±1.16)%,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瑞格列萘治疗Ⅱ型糖尿病有效且安全.

    作者:孟信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生物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的开发应用

    生物化学是一门机能学科.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学生多望而生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生化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它的多技术手段能为生化教学的进行开辟新的天地.其特点如下.

    作者:张鹏霞;朴金花;欧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30例分析

    宫腔镜手术的介入,对过去经盲目宫腔操作不能充分治疗而需子宫切除的出血性疾病,如今也能在微创环境下得到有效的治疗.具有不开腹,创伤小,保留子宫,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本文对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30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清;杜绍敏;戴莉;郭志成;沈连春;蔡福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眼型重症肌无力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强的松治疗眼型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眼型MG的临床疗效进行了3个月的跟踪观察.结果:强的松递减至维持量3个月后,患者临床改善率达96%,其胆碱酯酶抑制剂(ChEI)用量明显减少.结论: 强的松治疗眼型MG,可减少ChEI用量,且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周燕;徐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临床诊治体会

    我院自1996~2002年共收治梗阻性结肠癌病例48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就其临床诊断和治疗作如下分析.

    作者:刘长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甘露聚糖肽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效果观察

    我院儿科于2001-03~2002-02应用口服甘露聚糖肽(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琳;张春雨;刘文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疗职业锐器伤的防护对策

    医疗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意外伤害可导致血液传播疾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直接感染的危险[1].有效的标准预防措施及严格的医疗卫生消毒隔离制度,是减少职业暴露控制接触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姚红;李宏;崔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冷自身抗体引起血型鉴定错误2例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引起血型鉴定困难,笔者于2000-01发现2例由于冷自身抗体而导致血型判定错误.必须经吸收放散后,才能正确定型,经输注相合血液后,无不良反应,避免了严重输血事故的发生.

    作者:孙迪;刘祥忠;张易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外周血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5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表达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SVP)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表面CD11b、CD54在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RSVP患儿(轻型20例、重型10例)及20例正常小儿外周血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AMS)CD11b、CD54的表达.结果: (1)RSVP组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细胞(L)、单核细胞(M)多形核细胞(PMN)表面CD11b、CD54的阳性细胞百分率(PPC)和/或平均荧光强度(MFI)普遍上调(P<0.05或P<0.01),其中以M的AMS上调为显著;(2)重型RSVP组与轻型组比较:L、M表面CD11b 的PPC和/或MFI表达上调,3类白细胞表面CD54的PPC和MFI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或P<0.01).结论:(1)AMS在RSVP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在3类白细胞表面CD54表达均同时上调的水平有可能作为判断肺炎病情程度的免疫学指标;(3)本研究结果可能为肺炎的抗粘附疗法提供一些依据.

    作者:郎东明;石军;闫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安非拉酮中毒致右束支传导阻滞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患者女,28岁.因顿服安非拉酮片500mg,两周后感觉胸闷、恶心、厌食、乏力.来门诊检查,体检:BP13.3/7.9kPa,心率100次/min,心率齐,心音低钝.临床诊断:可疑安非拉酮中毒.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23次/分,P-R间期0.22s,V1呈R型,QRS时间0.12s,TV1-V2倒置,Q-T间期0.32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并伴有血清钾偏低,测血清钾2.1mmol/L,肝肾功能正常.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mg并静脉注射极化液加硫酸镁,大剂量维生素C营养心肌等治疗一周,血清钾升为3.96mmol/L,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1个月后复查心电图仍无异常.

    作者:吴坤凌;张继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鼻腔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鼻腔原发性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鼻腔无色素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对全部病例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光镜形态以细胞形态的多形性和组织结构的多样性为主要特点,免疫组化染色S-100蛋白、HMB45及波形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8.9%和77.8%.结论:鼻腔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结构的变化特点有重要意义,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诊断及与鼻腔发生的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彩霞;王燕霞;王晓;王本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近几年来,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其疗效与开放手术相似,但微创手术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我院2000-07~2003-06 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19例,肾上腺髓质增生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会峰;秦文波;郭玉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TN托槽与Begg固定矫治器联合应用矫治前牙拥挤扭转畸形

    在临床工作中,青少年前牙拥挤扭转错位比较多见.传统的活动矫治技术对此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当今普遍应用的为 Begg与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根据矫治器的特点,我们研究应用TN与Begg技术联合应用,矫治前牙拥挤扭转,取得了可靠的疗效.

    作者:卢纯青;安喜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的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是以排尿困难为主的老年男性常见病,一般在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我院自2002-12开展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这项新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以来,共收治患者53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与常规手术比较,不需要手术切口,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出血少,尤其适用于高龄体弱者.本文就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护理谈谈体会.

    作者:谢秀梅;李巨兰;马秀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诺维本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癌27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抗肿瘤药物诺维本(NVB)加顺铂联合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治疗晚期肺癌27例,诺维本25mg/m2第1、第5天静脉滴注,顺铂20mg第1至第5天静脉滴注,28天重复.结果: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2例,稳定(S)10例,进展(P)2例.中位缓解期3.3个月,中位生存期8.8个月,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以诺维本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癌有效率较高,是一种较理想治疗肺癌的药物.

    作者:王福歆;杜春英;贾春发;傅兆懿;张玉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经尿道等离子体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62例体会

    我院自2003-01~2003-06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气化术(TUP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国志;龙海睿;马秀清;刘淑英;孙毅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其左心室肥厚的逆转效应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其左心室肥厚的消退作用.方法: 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8例,采用自身对照实验,观察处理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48例患者经缬沙坦治疗后,其白昼、夜间和24h平均收缩压(SBP)和平均舒张压(DBP)均显著降低(P<0.01);左心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降压平稳,同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

    作者:李青山;周振宇;龚洪涛;郭新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近年来,结核发病率回升,老年肺结核病人明显增加,老年肺结核病人合并急性心梗的病人(AMI)也明显增加,值得我们重视.由于老年结核病人患病时间长、病情多较重、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当合并急性心梗时多掩盖了急性心梗的症状及体征,容易拖延就诊时间,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因而对老年肺结核病人合并AMI的患者有早期症状的观察与护理,是治疗的关键.本文对我院近3年来,住院老年肺结核合并AMI 31例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旨在探讨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作者:栾波;钱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90例临床观察

    1999~2001年我院急诊收治脑梗塞病人159例.经临床检查及脑CT明确诊断为脑梗塞.其中90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史华;王英勤;范增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