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癌细胞株COC1培养过程中污染的消除

张玉萍;吴庆田;刘明远;侯霞;王秀岩

关键词:卵巢癌细胞株, 细胞培养, 低速离心, 抗生素冲击
摘要:目的:鉴定污染进行细胞救治.方法:低速离心法和抗生素冲击法相结合.结果:方法简便,可以有效地去除细菌.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流变中血沉测定魏氏法和温氏法的比较

    血沉(ESR)测定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方法是魏氏法.目前为了方便,检测血流中的血沉常采用温氏法,以魏氏法正常参考值作为温氏法的正常参考值.其结果经常升高,与临床表现不符,不能对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现将我室魏氏法和温氏法结果作一比较,旨在说明两者的差异,并阐明原因,以资参考.

    作者:张斌;王佳秋;崔丽;王跃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我国民族药资源概述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民族药资源现状.方法:查阅文献.结果:简略论述我国藏、蒙、维、傣、壮、羌、彝、哈、黎、白等民族药资源现状.

    作者:颜承云;谷继伟;宗希明;佟德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支气管肺炎42例分析

    支气管肺炎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致死原因.我科于2002-03~2003-03采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支气管肺炎4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清付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运动与衰老进程中的线粒体电子漏和质子漏

    线粒体被视为细胞的动力工厂,人体所需的能量ATP是由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提供的,合成ATP的基础是形成质子梯度.有关其形成机制,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是Mitchell创立的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 hypothesis)[1].在线粒体生成能量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电子和质子在不同部位会有漏出现象,于是产生了电子漏和质子漏的概念,围绕这一点人们做了大量研究,而关于电子漏、质子漏在运动和衰老进程中的产生、作用和之间的联系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以下是对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近况予以介绍.

    作者:徐辉;魏晓东;欧芹;张涛;张鹏霞;王景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音乐疗法在病人手术中的应用

    手术可引起病人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特别是非全麻下实施手术,病人恐惧、焦虑、紧张情绪尤为严重.音乐可以缓解病人的紧张与不适,可消除外界因素对心理造成的压力,提高应激能力,缓解应激反应.我院手术室自2001年开始在手术过程中播放背景音乐,使病人能轻松渡过手术关,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婧;肖凤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人腹泻肠道菌群变化分析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体肠道内的生理菌群对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肠内菌群的变化与宿主的免疫功能、食物、疾病年龄有关;本实验通过菌培养动态观察了20例腹泻老年人粪便中的正常菌群变化,为老年人腹泻的发病和防止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丽秋;王春敏;李美玉;杨春佳;宋淑贤;吕密凯;吕春阳;孙玉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毛节缬草的解剖构造观察

    目的:观察黑龙江省毛节缬草的解剖构造,明确其鉴别特征,为进一步制定缬草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结果:明确了黑龙江省毛节缬草的根、根茎、茎和叶的显微特征.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作为毛节缬草的鉴别手段.

    作者:杨春荣;单静颖;刘莉;姜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434例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更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方法对434例更年期妇女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更年期症状主要出现在41~50岁;常见的主诉有头痛,头晕,失眠,心悸,易激动,月经紊乱和抑郁等;更年期伴随的慢性疾病主要有骨质疏松,高血压和冠心病;同时发现他们中有很多缺乏更年期保健知识.结论:必须加大力度对更年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咨询工作.

    作者:李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冰冻机采血小板治疗出血效果观察

    现代临床输血已由全血输注转入成分输血,冰冻机采血小板开创了成分输血的新模式,随着临床血小板要求的增加,新鲜机采血小板已满足不了临床的需要,加之保存期短,易发生细菌污染而引起输血反应,给临床使用带来不便.而冰冻血小板应用临床后,经观察除具有新鲜血小板的优点外,还具有保存期长,无污染危险,使用方便的优点,有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丽颖;迟佳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香菇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 香菇多糖经皮下注射给药后,测定TCL亚群CD3、CD4、 CD8变化及NK细胞活性. 结果 : 香菇多糖12mg/kg*d皮下注射,10d后CD3、CD4百分率明显提高(P<0.05),CD8分子下降但不显著(P>0.05),NK细胞活性增强(P<0.05).结论:香菇多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抗瘤效果.

    作者:张涛;柳朝阳;魏凤香;王小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8例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观察

    目的:对18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进行护理观察,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①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加强心理护理;严格进行饮食控制;加强锻炼,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分娩期:建立静脉通道;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保证母婴安全;③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按早产儿进行护理,出生后常规口服10%的葡萄糖水.④产褥期:注意观察产后低血糖;鼓励母乳喂养.结果:通过对18例GDM患者的加强护理观察,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与1994~1997年的17例GDM患者的护理结果对比,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的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胎婴儿并发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于GDM患者及新生儿加强护理观察,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使患者的病理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及胎婴儿并发症显著下降,是保证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凤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用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本症116例按抽签法随机分成针刀治疗组和局部封闭治疗组,按方案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结果:针刀治疗组优良率95%,明显优于局部封闭治疗组58.9%,其组间差别有显著临床意义(P<0.01).结论: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方法独特,易于掌握,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辛本忠;李昂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小鼠脑缺氧缺血损伤模型的制备

    目的:通过对模型的制备模拟新生儿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研究其病理生理变化及脑组织的病理分析,为后期的神经外科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方法:7d新生小鼠右颈总动脉结扎后,置于 8%低氧浓度和37℃环境温度下,分不同的时间取出,送回母鼠身边继续哺乳,再分不同时间病理检测.结果:在缺氧缺血30min,海马区出现病理改变,随着缺氧时间延长病变范围逐渐扩大且加重.结扎侧的海马锥体细胞为小鼠在缺氧时的敏感部位,其次为大脑皮层和基底节.结论:海马的损伤先于大脑皮层和基底节,但缺氧90min整个鼠脑病变改变较明显且死亡率较低,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新生儿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模型.

    作者:杨建华;马杰;吴庆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马齿苋水提液对衰老模型小鼠心肌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马齿苋水提液对衰老模型小鼠心肌线粒体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注射D-半乳糖制成衰老模型.马齿苋水提液灌胃30d.测定心肌线粒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2+-ATP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马齿苋水提液能显著提高衰老模型组小鼠心肌线粒体内SOD, Ca2+-ATP酶活性 (P<0.01), 显著降低MDA含量(P<0.01).结论:马齿苋水提液能提高衰老模型小鼠心肌线粒体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王丹;江旭东;王明富;隋洪玉;欧芹;白大芳;杨晶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超声在难度较大宫腔手术中的应用

    临床上宫腔操作在计划生育手术中占较大比例.当遇到难度较大的宫腔操作时,单凭医生手感和经验来操作,易发生并发症.为使此类手术准确安全地完成,自2001-02~2003-05,采用超声引导下进行宫腔操作手术共8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昕;王薇;郝伟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丹参与黄芪配伍对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与黄芪配伍提取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予以丹参与黄芪配伍提取物灌胃治疗,观察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ALT、AST、Hyp显著升高,Alb显著降低,肝纤维化病变明显,给药组ALT、AST、Hyp明显降低,Alb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并能明显减轻大鼠肝细胞损害和胶原纤维增生的程度.结论: 丹参与黄芪配伍提取物有较好的保护肝功能和防治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陈廷玉;卢春凤;李艳军;王淑香;谭宏;郑淑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胆立宁片胆汁流量药效学实验探讨

    目的:观察大鼠给药前后对胆汁流量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取50只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各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实验5组,观察各组胆汁流量.结果:各实验组比较,各剂量组均比阳性对照组胆汁流量高,药效持久.结论:动物实验经过4h后实验组给药后胆汁流量明显增加,量效关系明显,药效持久.

    作者:于书仪;姜荣志;史春胜;张文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刺五加叶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刺五加叶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实验,测定各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糖尿病大鼠12周时已出现较明显的高凝、高粘现象及视网膜微血管损害,用刺五加叶皂甙治疗后,视网膜病变明显改善. 结论:刺五加叶皂甙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这与其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改善血流变等有关.

    作者:赵晓莲;关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型含硫酰基吡唑啉酮席夫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目的:含硫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方法:在无水溶剂中,通过溶解、回流合成了未见报道的吡唑啉酮席夫碱两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电子光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并辅电导测定,从而初步确定了它们的分子结构式.结果:通过分析可以基本得到稀土配合物的分子式和结构: ML3(NO-3)3.3H2O.结论:得到所合成配合物.

    作者:沙靖全;李敬芬;栾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单切口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中应用单切口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在电视胸腔镜下应用单切口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特发性气胸40例,继发性气胸7例,自发性血气胸5例,胸部良性肿瘤5例,胸膜转移癌2例,胸膜间皮瘤1例.结果:手术均在电视胸腔镜下应用单切口完成.平均切口长度3cm.手术平均时间为46.3min.切口位于腋中线第6肋间40例、第7肋间12例、第4肋间2例,腋前线第5肋间3例,腋后线第6肋间3例.术中无中转开胸或改多切口术式.术后漏气2例,经保守治疗自行愈合.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应用单切口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术前应选择适当病例、明确病变部位和设计恰当的手术切口.

    作者:黄晓聪;肖大伟;李绍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