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平;陈利婷;吴雅冬
笔者自1990~1998年间,采用自拟中药祛风除湿汤熏洗坐浴治疗肛门湿疹40例,疗效满意,并与采用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比观察,现小结如下.
作者:崔国兴;丁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验证大肠菌群快检试纸代替复发酵的可行性.方法:在三步发酵法检验的同时做快检试纸平行试验,对比结果.结果:两种方法符合率99.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肠菌群快检试纸可在卫生检验中代替复发酵.
作者:杨瑞芹;刘洪祥;张明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永红区位于佳木斯城区西侧属城乡结合部,是严重的碘缺乏地区,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永红区多年来实行居民食盐加碘为主,口服碘油胶丸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为了评价防治效果是否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我区于1998-04~1998-07在四个办事处(长安办、建设办、友谊办、佳西办)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池建军;张玉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视功能,是难治性青光眼中疗效预后差的一种致盲性眼病.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仅为11%~33%,房水引流的成功率为22%~75%.因此寻求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自1998年对1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前房内硅胶条引流植入,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陆振娟;王玉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89年参加卫生部检验中心临床免疫室对医院开展的乙肝血清标志物检验室间质评活动,12年来,我院室间质评工作从无到有,日臻完善,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质控意识,使室间质评取得较好的成绩,同时也使室内质控工作更加系统和完善.
作者:张亚南;高荣升;牟红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护理技术,但在四肢多发性骨折时,由于小儿的燥动及石膏固定前后,静脉穿刺不易成功,因此我们应用大隐静脉及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交替使用,是确保输血,输液畅通,快速恢复血容量挽救濒死病人的关键.
作者:曹国君;张桂琴;邹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量图观察中、重度肾积水病人的肾脏各级动脉血流的变化,以探讨肾积水时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雪兰;王丽;任淑先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的P16、Rb基因产物在非小细胞肺癌化S-P法,检测68例NPCLC 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的 P16、Rb的表达情况,并进行PCNA检测,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proliferation index).结果:在68例NPCLC 患者标本中,P16、Rb的阳性率分别为64.7%、88.5%,二者在不同组织类型的NPCLC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的表达均随PI分级的升高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1例低度恶性NPCLC肿瘤中,Rb均为阳性表达(+、++),29例P16阳性或强阳性(+、++)表达;在37例高度恶性NPCLC中29例Rb阳性或强阳表达,其中P16、表达缺失22例(75.9%);而在8例Rb阴性的NPCLC中有6例(75%)为P16阳性或强阳性表达.结论:1、P16及Rb参与NPCLC的细胞增殖过程,并且P16蛋白的缺失可能是NPCLC由低度恶性向高度恶性过渡重要事件;2、P16与Rb在高恶性NPCLC肿瘤中呈负相关性表达,这种负相关在NPCLC中是一常见事,是NPCLC高度恶性的标志之一.
作者:孙丽丹;杜启涛;史旭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固体分散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为研究和评价水不溶性药物,以聚合物-乙基纤维素作为载体,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缓释制剂,本文选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为模型药物,制备缓释固体分散体,并对其缓释介质进行研究.1 仪器和材料
作者:沈德凤;张启兴;唐艳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性和肿瘤性胸腔积液病例胸水和血清中CEA含量,探讨其对胸水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免疫分析法.结果:肿瘤性胸水和血清中CEA明显增高,91.3%病例CEAP/S≥1.5.结论:联合检测胸水和血清中CEA含量可作为结核性与肿瘤性胸水鉴别诊断的可靠依据.
作者:杜娟;李瑞林;张楠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黄酮醋酸类化合物中间体合成方法的研究.方法:通过酰基化、Fries重排、氯甲基化、氰化、缩合、氧化等六步反应完成合成.结果:采用新方法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6-甲基-8-氰甲基黄酮.结论:该方法为合成新的黄酮醋酸类化合物的方法.并且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收率好等优点.
作者:李敬芬;毛桂洁;缪月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第一恒磨牙由于它们生理特殊性(即萌出早,沟窝深)等特点,使它成为损害率高的牙齿.许多儿童在10岁第一恒磨牙已大部缺损,充填物多次脱落,或多次治疗,在许多医院这样的病牙都给予拔除.自1992~2000年作者对临床就诊10~16岁的患者.48颗牙采用高嵌体及冠给予积极的治疗,既保护了剩余牙齿又恢复咀嚼功能,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运强;刘玉杰;张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65岁,机关离休干部,以高热3d为主诉,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流行性出血热收入院.当时,入院后诊断依据:①主要症状:头痛、眼眶痛、腰痛;②体征:颜面呈酒醉貌,眼结膜充血水肿.体温40℃以上,血压14.6/10.6kPa,双侧腋后部皮肤可见搔抓样压之不退色的出血点,腹部胀满,有压痛,无反跳痛.
作者:刘畔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少数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在中毒症状缓解,停用药物以后,或肠道内未吸收入血也未被清除体外的毒物继续吸收,出现反跳现象,使原有中毒症状复现,甚至加重.反跳现象起病急骤、发展快、不容逆转,抢救必须及时、准确.因此,要切实加强护理工作,细致观察病情,注意避免反跳现象,使病人转危为安.
作者:郑殿芹;陈淑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1991-01~2001-12近10年间发生猝死共188例,其中心性猝死为88例,占46.81%.为提高抢救水平,进行临床总结,并就心性猝死的原发疾病、诱发因素及先兆征象加以探讨.
作者:谷玉华;边真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厄贝沙坦(irbesartan)是一种非多肽类、高度选择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的与AngⅡ 1型受体结合,在受体水平阻断AngⅡ的升压作用,从而使血压平稳下降.我科观察46例应用厄贝沙坦(商品名:苏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峰;张晓东;高凤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RPS3a水平的变化,探讨RPS3a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菌素D(Act D)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RPS3a水平的变化.结果:HL-60细胞在诱发凋亡1小时后,RPS3a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之后迅速降低,在诱导2h时其水平已低于正常对照组的水平,并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在细胞凋亡的晚期,即诱导6h时,RPS3a已降至不可检测的水平.结论:RPS3a水平出现的一过性增高随后迅速降低,这可能是发挥其核糖体外的功能,作为信号诱导细胞凋亡;在细胞凋亡的早期RPS3a的不可逆性降解致使核糖体的完整性丧失,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终导致细胞凋亡.
作者:孙阿萍;马洪星;郑寒松;曹秀华;刘敏;吕学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消化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以青壮年男性居多.究其原因,与酗酒、暴食等因素有关.本院1999-10~2001-06共收治该类患者83例,其中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出血性胃炎32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赵艳杰;秦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尺神经在上肢走行过程中可因肌肉肿瘤、肌腱囊肿、尺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肥厚束缚及肱骨内上髁增生肥大等综合因素造成尺神经卡压,肱骨内上髁部肘管内受压及腕掌侧尺管卡压为典型.个别病例尺神经可在肘管和尺管二处同时受压产生症状.有的学者把这种病例称为尺神经双卡综合征.本院1990~2001年共收治尺神经卡压症17例,其中双卡综合征2例,由于症状典型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均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盛玲深;李朝胜;金振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白血病合并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白血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应用HGF.结果:治疗组感染改善治愈率于用药72h,7d分别为76%、84%,感染持续时间,抗生素应用天数分别5.8d、7.2d,均较对照组有效及缩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HGF用于白血病合并感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艳红;李志;包阿巾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