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后GLU、BUN、Crea水平变化与预后关系

周奎臣;周奎娟;李合峰

关键词:颅脑损伤, 血糖, 尿素氮, 肌酐
摘要:颅脑损伤后血糖(GLU)变化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尿素氮(BUN)、肌酐(Crea)是其肾脏泌尿功能变化的指标.颅脑外伤后血糖、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增高预后恶劣.我们对40例严重颅脑损伤后GLU、BUN、Crea值,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发现:BUN、Crea值与颅脑损伤的转归关系密切,GLU值在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脾大部切除术对门脉高压症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估脾大部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PHT)的优越性;方法:放免法动态分析IL-1、8和NOS;结果:脾大部切除术组IL-1、8和NOS显著低于脾切除组;结论:在治疗PHT时,脾保留性手术可能优于脾切除术.

    作者:孟醒初;徐剑;罗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髓系细胞生长因子在白血病合并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白血病合并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白血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应用HGF.结果:治疗组感染改善治愈率于用药72h,7d分别为76%、84%,感染持续时间,抗生素应用天数分别5.8d、7.2d,均较对照组有效及缩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HGF用于白血病合并感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艳红;李志;包阿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安博维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肾功不全死亡的重要原因,故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延缓其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科于2000-05~2001-08,应用安博维治疗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玉红;谭丽艳;李丽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根管充填材料的根端微渗漏实验研究

    目的:实验旨在评价4种牙齿根管充填材料对根尖孔的封闭性能.方法:将离体人牙48颗(均为单根),随机分为4组,每组12颗牙齿.分别充填ZOE、RF、HA、VITAPEX 4种材料至距根尖孔0.5mm处,用染料渗入法在显微镜下观测染料渗入距离.结果:微渗漏值比较由小到大值为VITAPEX、ZOE、RF、HA.结论:通过微渗漏值的比较,说明VITAPEX封闭根尖孔能力显著优于其它3种材料,其后依次为ZOE、RF、HA.

    作者:杨青岭;王春艳;吴忠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0.2%利多卡因溶液配制青霉素皮试液万例临床观察

    1990~2001年至今,我院门诊注射室由过去用生理盐水配制青霉素皮试改用0.2%利多卡因溶液配制(称利多卡因试验),共完成一万例.经观察局部红肿,假阳性为2%,比生理盐水皮试(称生理盐水试验),假阳性率4.5%,下降50%,且在一万例利多卡因阳性中,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证实了其准确性、可靠性.同时减轻了疼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玲敏;姜影;马春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柴胡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1例

    柴胡注射液为中药制剂,作为解热药,主要用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疟疾的退热和镇痛.长时期临床应用还没有柴胡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笔者就临床治疗中发现的1例过敏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注射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Ⅰ)局部反应的护理

    目的:观察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Ⅰ)接种后局部反应.方法:对2854名接种者进行病例登记.结果:局部反应发生率为0.42%.结论: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Ⅰ)时,应考虑可能出现的局部反应,并加强预防和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赵春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病毒唑联合输液致不良反应3例

    病毒唑(利巴韦林)注射液是广谱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不适当地将病毒唑联合输液,如病毒唑加头孢唑啉,病毒唑加青霉素,病毒唑加庆大霉素等.2000-01~2001-01,我们遇到因病毒唑联合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有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丽;白丽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肱骨中下1/3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手术治疗体会

    手术治疗肱骨中下1/3骨折常合并桡神经损伤,治疗后特别是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我院及笔者在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时治疗的肱骨中下1/3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经手术治疗28例,手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李朝胜;盛玲深;金振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灌肠治疗妇科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我院于1996-01~2000-06经过临床检查、B超检查,诊断为盆腔炎症性包块、输卵管阻塞的患者130例.我们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任秀乾;李桂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神经症心理治疗有困难者MMPI亲子对照

    本文对心理治疗中有困难的神经症患者和其父母进行了MMPI的测查,从家长MMPI结果中发现患者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出现1237型神经症模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结果有相似之处.研究表明,家长的个性特点在子女身上有一定的反映,而且在他们的教育中出现过分保护和过分苛求的现象.

    作者:张学民;王秋菊;邵文武;薛凤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垂体腺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病率可高达7/10万,约占颅内肿瘤的10%,而且近年有增多的趋势,因垂体腺瘤好发于青壮年.对病人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功能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因此垂体腺瘤的根治尤为重要.我病房于1999-03~2000-12共实施了18例垂体腺瘤的全切术.由于术后的良好治疗及护士的精心护理,使并发症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处理,本组患者均健康出院.现就围手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竹;孟文;刘桂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山莨菪碱心痛定治疗哮喘持续状态20例临床观察

    1999-01~2001-11我们应用山莨菪碱合用心痛定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4~64岁.全部病例均有多年支气管哮喘发作史.其中感染性哮喘13例,过敏性哮喘7例.经抗感染、吸氧,应用平喘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显著或者无效,且呈哮喘持续状态.2 治疗方法

    作者:李月森;杜海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尺神经卡压症17例手术治疗体会

    尺神经在上肢走行过程中可因肌肉肿瘤、肌腱囊肿、尺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肥厚束缚及肱骨内上髁增生肥大等综合因素造成尺神经卡压,肱骨内上髁部肘管内受压及腕掌侧尺管卡压为典型.个别病例尺神经可在肘管和尺管二处同时受压产生症状.有的学者把这种病例称为尺神经双卡综合征.本院1990~2001年共收治尺神经卡压症17例,其中双卡综合征2例,由于症状典型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均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盛玲深;李朝胜;金振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氟康唑与酮康唑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对比探讨

    目的:通过对氟康唑和酮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对照研究,探讨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将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0例分为氟康唑组(n=16)和酮康唑组(n=14),比较组间的治愈率和平均疗程.结果:氟康唑组治愈率为93.8%,平均疗程17.5d.酮康唑组治愈率仅为57.1%,平均疗程34.5d.组间治愈率和平均疗程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组的治愈率和平均疗程均明显优于酮康唑组.

    作者:黄玉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验清肺汤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是多发病、常见病,我们用经验清肺汤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宏;李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的校正、室内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确保血液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采用美国亚培公司全血校正物校正CD-1700,用省临检中心的室内质控物在CD-1700上建立的质控系统对另外两台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正及质量监控;分别用三台血细胞分析仪测定30份抗凝血的四项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四项指标在三台仪器上的分析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定期进行仪器校正,建立统一的室内质控系统是保证仪器间结果可比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文陆;王英;王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应用尿激酶冲击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78例体会

    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可造成严重预后的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肢体突发肿胀、疼痛,皮肤颜色不变化或发紫、发青.重症者肢端动脉因受压而使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此病在早期病人离床活动时可导致致命性的肺动脉栓塞,在后期常有轻重不等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采用尿激酶冲击疗法治疗该病7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松;张宏伟;徐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腹腔穿刺术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体会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以下简称腹穿)是一种容易掌握,操作简单的诊断方法.我科1993~1997年对部分急腹症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共进行了384例431次腹穿,穿刺阳性率达96.4%.体会如下.

    作者:宋俭铭;张秀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左半结肠破裂一期修补外置10例体会

    左半结肠破裂后为避免肠瘘,一般行近端造瘘,二期闭瘘术.近10年来我院收治左半结肠破裂病人10例,一期修补后将修补处外置于腹腔外,避免了二期手术,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许长春;谷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