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霞
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多发病之一,可使患者迅速致残.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95年开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钙拮抗剂,并以常规组作对照取得很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白淑梅;赵秀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少数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在中毒症状缓解,停用药物以后,或肠道内未吸收入血也未被清除体外的毒物继续吸收,出现反跳现象,使原有中毒症状复现,甚至加重.反跳现象起病急骤、发展快、不容逆转,抢救必须及时、准确.因此,要切实加强护理工作,细致观察病情,注意避免反跳现象,使病人转危为安.
作者:郑殿芹;陈淑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左半结肠破裂后为避免肠瘘,一般行近端造瘘,二期闭瘘术.近10年来我院收治左半结肠破裂病人10例,一期修补后将修补处外置于腹腔外,避免了二期手术,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许长春;谷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评估脾大部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PHT)的优越性;方法:放免法动态分析IL-1、8和NOS;结果:脾大部切除术组IL-1、8和NOS显著低于脾切除组;结论:在治疗PHT时,脾保留性手术可能优于脾切除术.
作者:孟醒初;徐剑;罗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血管内神经外科的发展,目前介入疗法是动静脉畸形AVM和颅内动脉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危险性小,术后恢复快,病人容易接受,我科于1999年开展介入治疗后,AVM和颅内动脉瘤患者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郝凤杰;张俊波;王献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对心理治疗中有困难的神经症患者和其父母进行了MMPI的测查,从家长MMPI结果中发现患者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出现1237型神经症模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结果有相似之处.研究表明,家长的个性特点在子女身上有一定的反映,而且在他们的教育中出现过分保护和过分苛求的现象.
作者:张学民;王秋菊;邵文武;薛凤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体温是机体健康状况的标志,是人体敏感的信号.高热则是疾病转重的示警预告.在护理工作中,高热护理是临床中常见、棘手的问题,下面我们以80例脑外伤术后的高热资料为依据.谈一下我们对脑外伤术后高热的护理分析.
作者:赵秀芹;李桂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以下简称腹穿)是一种容易掌握,操作简单的诊断方法.我科1993~1997年对部分急腹症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共进行了384例431次腹穿,穿刺阳性率达96.4%.体会如下.
作者:宋俭铭;张秀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高位硬膜外神经阻滞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方法:将40例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上硬膜外插管,定时向硬膜外腔注射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阻断交感神经,治疗1~2个疗程,观察其治疗前后心率、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变化.结果:疗效显著,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心功能改善1~2级,心胸比、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下降,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增加,且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位硬膜外神经阻滞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使心脏回缩.
作者:王桂珍;王潞潞;顾晓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57岁,因反复胸闷、心悸,活动后气促、双下肢水肿3个月,加重入院.彩超显示左右心房稍增大,心包的脏壁层分离,内有炎性液体暗区12~15mm,x线和CT显示,两侧胸腔内有少量积液,心包积液,心包脏层较壁层略增厚,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偏快94次/分;②QRS波电压偏低;③TⅠⅡ avL、avF倒置,V1呈rsR′型,SV5粗钝,QRS>0.12秒.患者入院后经利福平,异烟肼,利尿剂等治疗2个月后症状消失,x线胸片两肺结核吸收,超声心动示心包积液吸收,心电图示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
作者:吴坤凌;张继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近年来各大医院对早产儿广泛应用静脉营养疗法,对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早产儿静脉营养疗法护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申雪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1998-12~2001-04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并与复方丹参治疗的30例作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秀清;白淑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世界卫生组织1978要求各国大力发展卫生服务,以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目标,我国政府也对此进行承诺,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发病率已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前列腺良性增生症(BPH)是一种男性老年病常见病.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导尿术也是老年人卧床及术后尿潴留采用的重要手段.是临床应用为广泛的护理操作技术,治疗中不容易忽视.
作者:张凤琴;杨英春;苏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选用针刺疗法治疗肾结石引起的肾绞痛,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取穴:太冲(双侧),三阴焦(双侧),足三里(双侧),天枢(双侧).各穴均采用强刺激手法治疗.结果,本组38例,痊愈31例,占有82%,明显好转7例,占18%.
作者:曹成虎;李春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前老年人脑梗塞由于诊断与治疗及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仍高.近1年来我院使用注射用赤芍801(即通脉脂)治疗老年人脑梗塞2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晏淑荣;李春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阴茎勃起障碍(以下简称E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统计:40~70岁男性的发病率约占52%.该病为多种疾病的先兆,应引起临床的重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抑郁症等病亦多见ED.本人1996~1999年间使用穴位埋线配合药物注射疗法共治疗104例,经临床疗效观察较为满意,兹报道如下.
作者:孙沫;张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柴胡注射液为中药制剂,作为解热药,主要用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疟疾的退热和镇痛.长时期临床应用还没有柴胡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笔者就临床治疗中发现的1例过敏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生于30岁以下男性,一般起病和发展均很缓慢,早期可仅局限于双侧骶髂关节,晚期出现脊柱和关节僵直,可累及双侧髋关节,对称性骨性强直,关节腔完全闭锁,准确诊断对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16例,临床治疗均有好转,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为脾切除,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逐渐对脾功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脾切除后患者有凶险感染的发生与免疫低下表现,给病人预后带来难以弥补的后果.所以保留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院于1995~1999年,共收治脾破裂40例,其中脾修补16例,术后观察很可靠.
作者:刘德强;刘长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急症之一,一般于硬膜外麻醉下完成,但围术期个别产妇常出现血压剧烈下降,如处理不及时或延误时间可导致严重后果,我院1998-01~2001-1共收治剖宫产手术98例,围术期发生仰卧位低血压8例,占8.16%,现总结如下.
作者:惠文霞;张桂芹;王景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