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传玉;陈辉
世界卫生组织1978要求各国大力发展卫生服务,以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目标,我国政府也对此进行承诺,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发病率已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前列腺良性增生症(BPH)是一种男性老年病常见病.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导尿术也是老年人卧床及术后尿潴留采用的重要手段.是临床应用为广泛的护理操作技术,治疗中不容易忽视.
作者:张凤琴;杨英春;苏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近年来各大医院对早产儿广泛应用静脉营养疗法,对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早产儿静脉营养疗法护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申雪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于1996-01~2000-06经过临床检查、B超检查,诊断为盆腔炎症性包块、输卵管阻塞的患者130例.我们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任秀乾;李桂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于1998-10~2000-10运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在此方法上加以改进共5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张宏;李伟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与免疫学的关系.本文观察了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 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患者外周血OKT3+细胞及T4/T8比值降低,OKT8+细胞增多,同时已有报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造血干细胞分化为T淋巴祖细胞受抑.从而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祖细胞水平上T细胞功能受抑,增殖和分化能力下降,发生细胞免疫抑制反应.
作者:吴晓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为脾切除,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逐渐对脾功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脾切除后患者有凶险感染的发生与免疫低下表现,给病人预后带来难以弥补的后果.所以保留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院于1995~1999年,共收治脾破裂40例,其中脾修补16例,术后观察很可靠.
作者:刘德强;刘长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RPS3a水平的变化,探讨RPS3a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菌素D(Act D)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RPS3a水平的变化.结果:HL-60细胞在诱发凋亡1小时后,RPS3a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之后迅速降低,在诱导2h时其水平已低于正常对照组的水平,并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在细胞凋亡的晚期,即诱导6h时,RPS3a已降至不可检测的水平.结论:RPS3a水平出现的一过性增高随后迅速降低,这可能是发挥其核糖体外的功能,作为信号诱导细胞凋亡;在细胞凋亡的早期RPS3a的不可逆性降解致使核糖体的完整性丧失,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终导致细胞凋亡.
作者:孙阿萍;马洪星;郑寒松;曹秀华;刘敏;吕学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在护理模式转轨的今天,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服务意识,全面系统地开展多元化整体护理,是提高医院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神经内科疾病的特点是发病急、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多.我们护理人员不仅有抢救治疗病人的职责,还应将健康指导的内容贯穿于整体护理活动中,以达到病人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延缓病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及疾病的复发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神经科整体病房中实施健康指导的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杰;董红梅;张金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陪拉格病是一种由烟酸缺乏引起皮肤改变,脑内烟酸缺乏就会出现精神障碍.此病发病率较低,我院20年来共收治10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立娟;祝司霞;丁长林;何淑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89年参加卫生部检验中心临床免疫室对医院开展的乙肝血清标志物检验室间质评活动,12年来,我院室间质评工作从无到有,日臻完善,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质控意识,使室间质评取得较好的成绩,同时也使室内质控工作更加系统和完善.
作者:张亚南;高荣升;牟红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药饮片如果贮藏不当,往往会发生药材霉变、虫蚀,破坏药效,有的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且会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尤其贵重药品更是如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中药仓库通常采用通风、冷藏、吸潮、晾晒、密封、烘烤、石灰或谷糠埋藏、药物薰蒸、急炒、热蒸、阴凉、避风、避光、隔离、对抗等方法.多年来,在贮藏实践过程中,做为县医院中药仓库,我们认为用一种药物和另一种药物一起贮藏中药饮片的方法比较适用,简单易行,不需增添特殊设备,而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边洪颖;赵建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和方法:使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参附汤加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细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数目.同时检测血浆皮质酮含量(CC).结果:参附汤加失血性休克组失血12h后,肝细胞GCR数目明显高于失血性休克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失血性休克组及参附汤加失血性休克组CC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参附汤的抗休克作用与其减轻休克时GCR的减少且不影响血浆GC水平,增强GCR功能有关.
作者:赵锦程;张明远;李艳萍;张建华;李怀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护理技术,但在四肢多发性骨折时,由于小儿的燥动及石膏固定前后,静脉穿刺不易成功,因此我们应用大隐静脉及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交替使用,是确保输血,输液畅通,快速恢复血容量挽救濒死病人的关键.
作者:曹国君;张桂琴;邹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的校正、室内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确保血液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采用美国亚培公司全血校正物校正CD-1700,用省临检中心的室内质控物在CD-1700上建立的质控系统对另外两台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正及质量监控;分别用三台血细胞分析仪测定30份抗凝血的四项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四项指标在三台仪器上的分析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定期进行仪器校正,建立统一的室内质控系统是保证仪器间结果可比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文陆;王英;王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全肺切除术者多为一侧肺毁损或中晚期肺癌者,此手术是胸部较大的一种手术,是将一侧肺全部切除,对机体有一定的损伤,对心肺功能都有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对此类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尤其重要.我院自1995-01~2000-01共作全肺切除术50例,通过整体护理我们取得了很好效果,延长了病人的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荆涛;万秀华;沈兴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报告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的疗效.方法:对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治疗.结果:平均9个月的随诊,疗效满意,结论:DHS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理想内固定钉.
作者:刘敬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观察了20例由于大量出血使血容量突然减少的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内脏破裂、严重创伤、大血管外伤等.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与抢救越早越好.因此,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作者:刘孟辉;徐文梅;刘静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实验旨在评价4种牙齿根管充填材料对根尖孔的封闭性能.方法:将离体人牙48颗(均为单根),随机分为4组,每组12颗牙齿.分别充填ZOE、RF、HA、VITAPEX 4种材料至距根尖孔0.5mm处,用染料渗入法在显微镜下观测染料渗入距离.结果:微渗漏值比较由小到大值为VITAPEX、ZOE、RF、HA.结论:通过微渗漏值的比较,说明VITAPEX封闭根尖孔能力显著优于其它3种材料,其后依次为ZOE、RF、HA.
作者:杨青岭;王春艳;吴忠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高位硬膜外神经阻滞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方法:将40例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上硬膜外插管,定时向硬膜外腔注射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阻断交感神经,治疗1~2个疗程,观察其治疗前后心率、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变化.结果:疗效显著,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心功能改善1~2级,心胸比、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下降,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增加,且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位硬膜外神经阻滞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使心脏回缩.
作者:王桂珍;王潞潞;顾晓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胫骨中下段骨折是骨折不愈合的好发部位,对于粉碎性或多段骨折固定上比较困难,一般采取弓形针内固定,但在无弓形针的情况下,采取骨圆针代替弓形针固定胫骨中下段骨折,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孔令军;任延坤;关喜斌;秦续起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