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蜡型制作工具—烤蜡灯的研制

孙艳华;张志清;刘英

关键词:义齿修复, 修复体, 蜡型制作, 烤蜡灯
摘要:腔技工修复工作中,需制作蜡型的方面很多,如全口义齿的蜡基托、铸造可摘义齿的蜡型及各种牙体缺损所须的铸造修复体的雏形等.传统的作法是溶模初步完成后,使用酒精灯和喷灯进行表面修整.但是其方向不可调整及火焰强弱难以控制,雕好的蜡型,尤其是熔模的精细部分,要求准确度较高,而且蜡型的熔点较低(<70℃),往往因火焰过大或过高,使即将完成的蜡型发生形变甚至破坏.既影响工作效率,又降低了修复体的质量,同时使用也不方便.本产品可以根据蜡型的不同需要,调节火焰的强度大小.采用握持式烤腊灯可以任意改变方向,喷射到蜡型的各个部位,使蜡型表面光滑.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白术水煎剂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NO、NOS和LPO影响

    目的:研究了白术水煎剂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的抗衰老作用.方法:以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为研究对象,灌服白术水煎剂30天,测定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白术水煎剂能提高小鼠脑组织中NOS的活性(P<0.01),使NO含量增加(P<0.01),LPO含量降低(P<0.01).结论:白术水煎剂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戚晓利;杨少峰;赵永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双胎妊娠128例孕妇与围产儿预后临床分析

    随着围产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单胎妊娠的孕妇及围产儿的预后均能得到健康保障,但双胎妊娠的孕妇及围产儿的预后无明显改善,围产儿死亡率仍达93.7%.而产前保健与产科处理对孕产妇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就我院5年中128例双胎妊娠的孕产妇及围产儿预后作一回顾性的分析.

    作者:李伟娜;张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疗尔健治疗乙型肝炎45例

    为了探讨疗尔健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我院于2000-05~2001-05对45例住院及门诊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闫跃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嗜肺军团菌感染的血清学检查

    军团菌(LP)感染是一种以散发和爆发流行为特征、以肺部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其发病率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本文用试管凝集法对5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了嗜肺军团菌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兵;苏学莹;孙志广;孙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用乙基纤维素(EC)制备硝苯地平(Nifedipine)缓释固体分散体的研究

    为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固体分散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为研究和评价水不溶性药物,以聚合物-乙基纤维素作为载体,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缓释制剂,本文选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为模型药物,制备缓释固体分散体,并对其缓释介质进行研究.1 仪器和材料

    作者:沈德凤;张启兴;唐艳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透患者存活质量观察

    目的: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50例血透患者进行存活质量评价.包括:饮食摄入,人体学测量,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病人饮食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均不足,其人体学测量,生化指标值均较正常为低.结论:饮食营养摄入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振;刘中柱;李长虹;李玉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敌敌畏中毒急救护理

    1995-01~2000-12我内科共收治误服敌敌畏致急性中毒病人28例.因误服量及时间长短差异,症状轻重不一,经抢救除一例死亡外,其它27例住院7~17d痊愈出院,现将急救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孙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卵巢切除术患者出院后随访护理

    卵巢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手术,对妇女来说既是一种创伤,又是一种心理及生理负担.为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情况,减轻一切压力,我们随访50例卵巢切除患者,加以总结分析,探索有效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芹;惠文霞;王景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参附汤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细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

    目的和方法:使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参附汤加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细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数目.同时检测血浆皮质酮含量(CC).结果:参附汤加失血性休克组失血12h后,肝细胞GCR数目明显高于失血性休克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失血性休克组及参附汤加失血性休克组CC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参附汤的抗休克作用与其减轻休克时GCR的减少且不影响血浆GC水平,增强GCR功能有关.

    作者:赵锦程;张明远;李艳萍;张建华;李怀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肩胛舌骨肌综合征12例诊治分析

    肩胛舌骨肌综合征临床少见,我院1990~2000年共收治本病12例,均经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峰;许长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穿刺抽液石膏固定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我科自1999-01~2001-03,门诊共收治38人计38耳,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男36人、女2人.年龄20~50岁.舟状窝31耳,三角窝5耳,耳甲2耳.7号针头穿刺抽液,石膏粉调成糊状,2min内将其涂于耳廓四周,外耳道口留0.5cm直径圆孔,使成平均厚度为0.5cm耳廓外套,紧密包绕耳廓,保留时间为两周.

    作者:王伟平;王永田;付威;颜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柴胡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1例

    柴胡注射液为中药制剂,作为解热药,主要用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疟疾的退热和镇痛.长时期临床应用还没有柴胡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笔者就临床治疗中发现的1例过敏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强直性脊柱炎16例早期诊断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生于30岁以下男性,一般起病和发展均很缓慢,早期可仅局限于双侧骶髂关节,晚期出现脊柱和关节僵直,可累及双侧髋关节,对称性骨性强直,关节腔完全闭锁,准确诊断对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16例,临床治疗均有好转,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13例临床体会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引起产妇死亡四大疾病的首要原因.在产后出血病例中,常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当前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药物主要有催产素和麦角新碱,麦角新碱具有升压作用,妊高征禁用.催产素的个体承受能力差异较大.其他处理有宫腔填塞纱条,髂内动脉结扎或栓塞直至子宫切除.几年来,我院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唐金辉;魏亚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1450例小学生龋齿调查及预防保健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龋齿调查,了解目前小学生龋齿发病情况,得出结论:龋齿在8~9岁是高峰,横牙龋齿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分析龋齿的发病因素,提出口腔预防保健的可行性方法.

    作者:张金艳;姜晓艺;董红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老年心性猝死临床分析及观察

    我院1991-01~2001-12近10年间发生猝死共188例,其中心性猝死为88例,占46.81%.为提高抢救水平,进行临床总结,并就心性猝死的原发疾病、诱发因素及先兆征象加以探讨.

    作者:谷玉华;边真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施他宁对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施他宁即生长抑素(somatostatin)用于静脉注射,是白色冻干的无菌无热原质粉末.适用于胰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胰、胆和肠瘘的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及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和治疗等.我院自1997年应用施他宁,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重症胰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1998-01~2001-12重症胰腺21例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梅;孙凤英;李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健康指导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实施方法和体会

    在护理模式转轨的今天,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服务意识,全面系统地开展多元化整体护理,是提高医院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神经内科疾病的特点是发病急、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多.我们护理人员不仅有抢救治疗病人的职责,还应将健康指导的内容贯穿于整体护理活动中,以达到病人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延缓病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及疾病的复发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神经科整体病房中实施健康指导的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杰;董红梅;张金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参麦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力衰竭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参麦注射液40ml加硝酸甘油5~10mg加入5%葡萄糖300ml,静脉滴注,5~10滴/分;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极化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5%,两组疗效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力衰竭,可改善心肌组织代谢,促进损伤心肌细胞功能恢复,增加心输出量.

    作者:孙淑清;孙淑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5例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抢救及护理

    少数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在中毒症状缓解,停用药物以后,或肠道内未吸收入血也未被清除体外的毒物继续吸收,出现反跳现象,使原有中毒症状复现,甚至加重.反跳现象起病急骤、发展快、不容逆转,抢救必须及时、准确.因此,要切实加强护理工作,细致观察病情,注意避免反跳现象,使病人转危为安.

    作者:郑殿芹;陈淑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