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合并肺内感染的护理体会

孙利平

关键词:脑出血, 肺内感染, 护理
摘要: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出血.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是引起脑出血的常见原因,脑出血的病死率较高,脑出血合并肺内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是脑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脑出血合并肺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有重要作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7例氯丙嗪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

    氯丙嗪自1951年问世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病治疗中,并取得了肯定疗效,至今仍是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首选药物.其疗效虽然显著,但有急性黄疸、粒细胞缺乏症,癫痫样发作,低血压休克,剥脱性皮炎等严重副作用.氯丙嗪的药疹发生率国外资料为8%~12%,国内资料约为10%~20%.我们在精神科工作中,护理过7例氯丙嗪致剥脱性皮炎的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均治愈.现将7例病人临床表现、护理经过总结讨论如下.

    作者:和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医学院美容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为适应社会需要,满足社会对美容医学人才的需要和拓宽学生就业面的要求,全国各大院校纷纷成立整形美容医学专业,使美容外科从整形外科中分出,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纵观这几年医学美容教育,现将我院美容专业开设课程作些探讨,并对将来体系改革做一些大胆的设想和实践.

    作者:杜晓岩;谷永安;段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分析

    腹部闭合性损伤引起十二指肠损伤发生率虽低,但病情严重,且伴有多发伤,术前诊断困难,现就我院收治的12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强;刘长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黛安神不良反应6例分析

    黛安神是一种新型抗抑剂,其不良反应尚较少报道,现将我院有较完整资料记载的6例病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王凯旋;石寄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肾病患儿缓解期血清LPO.SOD含量变化的意义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自由基参与了肾病的发病机制,但肾病患儿缓解期的氧化与抗氧化状态尚未见报道.

    作者:国范丽;徐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风湿硬膏药的研制

    传统制备的硬膏药,使中药有效成分易氧化破坏.我们采用减压乙醇回流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成稠膏状,以稠膏做为基质,研制成新型硬膏药,现报告如下.

    作者:边洪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69例疗效分析

    1998-04~2000-07,我科采用以中药为主的方法,收治了肝硬化腹水69例,疗效尚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志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拉米夫定治疗HBeAg、HBvDNA为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尤其是HBeAg、HBvDNA均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很大,肝纤维化也较迅速,所以对这样患者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我院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美国FDA批准的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恩华;周志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重症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护理

    昏迷就是严重的意识障碍或意识损失对外界事物完全失去反应.由于各种原因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的抑制或组织损伤所致,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多出现昏迷.因此昏迷的病人护理是医护配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我们自1996-01~2001-05月,对18例昏迷18d以上的病人,男12例,女6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其中9例为脑出血术后病人,7例头外伤病人,2例为颅内占位病人.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措施,加强了护理和精心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珍;鲁艳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和CT分析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是一种老年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病因为高血压,随着我院CT机引进,自2000-01-12我院搜集了51例SAE病例,经分析,发现SAE与年龄和高血压存在一定关系,且部分合并脑溢血.

    作者:张立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佳木斯市24名冬泳者入水前后尿指标的变化

    近年来冬泳运动已在我国许多城市开展起来,参加者逐步增多.长期坚持冬泳的人,身体耐受寒冷的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对冬泳者体内代谢情况已多有报告,但对其入水前后尿液一般指标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97年对我市24名冬泳者进行尿液指标检测,来探讨冬泳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作者:刘亚波;王洪生;王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色素痣的手术治疗体会

    色素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皮肤良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生长于体表的任何部位且形态各异特别是巨痣,可呈垫肩状、衣袖状、长裤状和短裤状等,由于有碍外观及长期局部刺激有恶变的倾向,患者或患儿家属多要求根治性治疗.目前,对色素痣的根治性治疗仍为手术为主,其疗效稳妥确实可靠.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峰;吕春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并发症体会

    目的:对肝脏肿瘤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就其出现的原因、处理措施及如何预防做进一步探讨.方法:对经CT、MR、USG及手术病理证实的75例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65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3例;肝转移瘤4例;肝血管瘤3例.共做了135次介入治疗,每人1~5次.全部病例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通常为右侧股动脉),肝动脉内栓塞和(或)灌注化疗药物的方法.结果:本组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有4人次出现了肝动脉痉挛闭塞,局部剧烈疼痛,消化道出血,造影剂过敏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原因有短时间内灌注化疗药物用量过大、过浓;靶动脉异常分支与其它血管形成吻合;栓塞颗粒太小;造影剂选择不恰当.介入术者应尽可能选择适当置管的位置,应用适量的化疗药物稀释后缓慢灌注,尽可能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

    作者:刘振玉;赵海峰;徐剑;魏志成;胡万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提高矿级医院制剂工作的体会

    矿区医院药学技术建设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更新,面临新的技术革命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期,医院药剂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医药科技的发展,使药剂制备技术得到提高和完善,药剂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药物制剂的生产技术方面,近年来应用了不少新的工艺和新技术,在输液制剂方面,品种大量的增加,在原料、溶媒、附加剂、赋形剂等的选择和热原检查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方面,仍在不断地发展和探讨之中,使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作者:王窄萍;王秀峰;张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996~2000年四丰山水库水质状况分析

    四丰山水库位于佳木斯市区南部,是佳市主要旅游景点及渔业养殖地,库容量为750万立方米,是佳木斯重要的地面水资源.1996~2000年间,四丰山水库各监测指标中,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总磷、pH、悬浮物、总硬度六项超标,其中总磷超标较为严重,超标率为89.7%.

    作者:王铁强;祝丽玲;张学龙;孙镝;杨丽;杜井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简述临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

    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包括:一是对影响药敏试验的各个因素的质控,主要是对培养基的成分、pH值、厚度、细菌药物含量和接种量以及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二是标准菌株对药敏试验的质控.

    作者:吴卫东;张玉清;张秀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84例分析

    我院于1997~2000年,对8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经胃镜检查96%病例发现出血灶,其中57.8%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28.9%为出血糜烂性胃炎,9.3%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其发病机理与肝功能衰竭和门脉高压所致的胃粘膜血循环障碍及应激等因素有关.

    作者:林梅;李金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甲苯胺蓝染色早期诊断口腔粘膜癌变的应用

    众所周知,口腔鳞癌的发生是多阶段,多步骤的,是由正常粘膜组织演变为癌前病变(premaligment lesions),再发展成癌的过程.初的口腔粘膜白斑(LK)、扁平苔癣(LP)和赤斑(EK)等斑纹类疾病皆为癌前病变,是一种具有恶变倾向的良性病变.从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中尽早诊断口腔癌变是学者们竞相研究的课题.Sharwin(1960)首次应用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 TB)活化染色法观察口腔及咽喉的可疑病变,鉴别其良恶性.作者采用甲苯胺蓝活体染色法与组织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对照的方法,对86例口腔粘膜癌变应用甲苯胺蓝活体当染色,并与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庆顺;苏涛;王健平;宋建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血栓康对中年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血栓康胶囊是以黄芪、丹参、川芎、土鳖虫等药组成,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半身不遂后遗症.为了探讨其作用机制,观察了其对实验性中年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丹;李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运动康复

    1 临床资料1999~2001年我科收治1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溶栓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指导,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53~78岁,平均65岁,心内膜下心肌梗塞3例,下后壁+前壁心肌梗塞3例,前壁心肌梗塞3例,其中无任何并发症,另4例中合并心律失常2例,心衰2例.

    作者:姜红;杨鸿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