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0例乙肝患者体液免疫及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观察

李晓丽;赵艳辉

关键词:乙肝, 体液免疫, 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活化状态
摘要:乙肝是常见传染性疾病,临床认知度较高,患者心理负担重,诊治需求也较高.与乙肝相关的研究显示,乙肝患者除表现出肝脏功能及形态的改变外,机体中的其他多个方面也呈现显著异常,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展转归及明确诊断[1,2].由于免疫是感染后机体的重要应激方面,因此乙肝患者体液免疫变化的研究价值较高.此外,血小板与肝脏状态密切相关,探究乙肝患者血小板状态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3].据此,本研究针对我科90例乙肝患者的体液免疫及血小板参数、活化状态的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自然灾害引发的蚊媒病疫情分析及防治措施

    蚊媒病是以蚊虫类节肢动物为媒介、通过将病原生物从宿主向人类传播引发的疾病.蚊属双翅目蚊科,我国有大约18个属、48个亚属、300余种或亚种,其中能作为传播媒介引起蚊媒病的主要有按蚊、库蚊、伊蚊等几种(图1).

    作者:李覃;葛新;邢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自体巩膜折叠法肌锥内植入义眼台23例临床报道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台因为其无毒,不致敏,不易发生排异反应及不被机体吸收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我国临床应用广泛的眶内植人物.目前临床报道的义眼台植入并发症多见于结膜囊变浅,球结膜裂开,眼球活动度差和义眼台脱出,我们经过临床探索和改进,应用自体巩膜折叠并巩膜后肌锥内Ⅰ期植入义眼台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作者:王翠青;李斌;闫春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治疗小儿恶性淋巴瘤的效果观察

    恶性淋巴瘤是发生在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霍奇金病发生在小儿者约占8% ~ 20%,非霍奇金淋巴瘤为10%,但在整个儿童期恶性肿瘤中,恶性淋巴瘤却很多见,居第3位[1,2].由于缺乏对本病的警惕,其早期症状和体征常不被重视或当作其它疾患来处理,误诊率高达60%以上.小儿恶性淋巴瘤治疗效果较差,临床上常经化疗完全缓解后给予造血干细胞移植[3].米托蒽醌属于蒽二酮类抗肿瘤药物,目前逐渐应用到成人恶性淋巴瘤治疗中,尚未推广应用于小儿恶性淋巴瘤.本研究中46例小儿恶性淋巴瘤患者采用美罗华联合米托蒽醌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彭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锌指基因ZFP580通过eNOS/NO信号通路促进EPCs分化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C2H2型锌指基因ZFP580调控EPCs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骨髓源性EPCs;腺病毒转染技术获得过(低)表达ZFP580的EPCs;QPCR、Western blotting及体外血管新生实验检测ZFP580对EPCs分化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应用NO供体SNAP及eNOS抑制剂L-NAME探讨eNOS/NO信号通路在ZFP580调控EP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ZFP580过表达促进eNOS表达,同时成熟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vWF表达升高,体外血管生成能力增强,NO生物利用度及胞内cGMP含量显著升高;NO供体SNAP显著提高CD31和vWF蛋白表达水平及体外血管生成能力,而NOS抑制剂L-NAME则显著抑制ZFP580诱导的CD31和vWF蛋白表达水平及体外血管生成能力,并削弱ZFP580诱导的NO及胞内cGMP的表达.[结论]ZFP580可通过激活eNOS/NO途径诱导eNOS表达,提高NO活性及胞内cGMP含量,增加体外血管生成,促进EPCs向成熟ECs分化.

    作者:刘建勋;温博;张晶晶;黄佳雯;孟凡鹏;韦淑萍;张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继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4例疗效分析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常见的眩晕疾病,其发病机制是耳石异常脱落或黏附在半规管中,引起淋巴液的异常流动,从而导致体位改变后的短暂性眩晕[1].突发性聋发病机制复杂,突发性聋后伴发BPPV在临床常有报道.SRM-Ⅳ全自动化耳石复位治疗仪作为国际上新的用于耳石症诊断和复位治疗的设备,能够直观用于BPPV的诊断和复位治疗.现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继发于突发性聋的BPPV患者行SRM-Ⅳ治疗仪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程敏;闫亚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阻滞与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效果比较

    超声的无创性及可视性被广泛用于临床引导神经阻滞[1].锁骨上臂丛阻滞与肌间沟臂丛阻滞是临床常用的两种臂丛阻滞方法.由于解剖及操作方法的不同,导致两种神经阻滞方法的临床效果有较大差异.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超声引导下两种神经阻滞效果的差异,为临床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及改善局麻药的注射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王欢锋;费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奥拉西坦治疗80例颅脑损伤所致神经功能缺失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1].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对阻止疾病进展意义重大.奥拉西坦(Oxiracetam)化学名为2-[4-羟基吡咯烷-2-酮-1-基]-乙酰胺,是一种可促进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合成,促进脑代谢,提高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的药物,被广泛用于脑损伤后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力与智力受损的治疗[2,3].

    作者:王成云;李明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地佐辛用于胸腰椎骨折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实施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1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组、芬太尼组各59例,两组术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用于静脉自控镇痛,对比两种药物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术后1、4、12、24、48 h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在术后l、4h的Ramsay评分低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在术后12、24、48 h时间点的Ramsa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内的镇痛泵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86%显著的低于芬太尼组的27.12%(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较好,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

    作者:左灵;刘文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TEN和AKT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预后较差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原发性恶性脑肿瘤的80%.尽管过去20年的临床护理使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有所改善,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目前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和辅助放化疗,其原理是细胞周期的抑制和肿瘤细胞凋亡的增加[1].然而,胶质瘤易复发,主要原因是胶质瘤细胞的化学放射抗性,涉及一些信号通路如PI3K/AKT的失调[2,3].研究表明PI3K/PTEN/AKT通路在包括人脑胶质瘤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胶质瘤发生机制和靶向药物研究的重要通路之一[4].

    作者:卢忠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胸痛、心绞痛、恶心呕吐、心悸、心律失常、休克等症状,常合并心力衰竭症状,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1].近临床治疗冠心病多采用改变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等方法,均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轻临床症状,但术后易产生并发症,降低疗效[2].临床研究发现,血脂水平升高、不良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差等是降低冠心病治疗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3].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武警某部高原士官与平原士官人格特征的对比分析

    心理健康在当代已经赋予了更多内涵,包括身体(躯体)健康,情绪稳定,人格健全,智力正常,社会适应良好等等.评估心理健康需要全面评估人群情绪、人格、智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1,2].目前已有研究对社会各类人群进行心理健康评估[3,4],高原士官是高原部队不可或缺的特殊群体[5],因地理及气候客观影响,身体、婚恋、前途及人际关系均受到严峻考验,压力倍增,心理健康备受关注[6,7].

    作者:欧晓英;赵子丹;赵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颈前间隙入路ROI-C零切迹融合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8例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间盘突出、韧带增生骨化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病程进展较快,一经发现多数需要手术治疗.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通过切除突出退变的间盘,从而达到脊髓和神经根减压的效果,已成为脊髓型颈椎病治疗的金标准.但是术后会出现螺钉移位、松动,异物感或术后吞咽困难等情况.如今,另一种新型的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ROI-C系统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治疗颈椎病的手术之中.我科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运用ROI-C零切迹融合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8例,随访1年,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效果汇报如下.

    作者:江泽华;张黎龙;程招军;马钧峰;万军;张学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Sirtuin-1对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uin-1,SIRT1)对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短期随访(3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3个月,随访率100%,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41)及预后良好组(n=45),对比两组入院时、治疗后随访3个月血清SIRT1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SIRT1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随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SIRT1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le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明显降低(P<0.05).(2)入院时,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血清SIRT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入院时比较,治疗后3个月两组血清SIRT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预后良好组血清SIRT1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3)以86例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血清SIRT1中位数5.37 ng/ml为分界点,血清SIRT1水平≥5.37 ng/ml组患者再次心衰入院及死亡数明显低于血清SIRT1水平<5.37 ng/L组(P<0.05).(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SIRT1、LVEF是心力衰竭患者随访3个月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SIRT1水平越低,预后越差,推测血清SIRT1可作为预测心力衰竭不良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

    作者:薛玉刚;康晓军;曾广伟;尚福军;任庆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压力泵预防髋部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

    髋部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对骨科医生而言,骨盆和髋臼骨折是严重的一种外科损伤[1].髋部骨折多指髋关节周围骨折,包括股骨骨折、股骨转子间及股骨粗隆骨折,其中髋臼骨折难处理.在临床上,目前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来治疗髋部骨折,对比以往长期卧床的保守治疗,髋部骨折手术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地,降低患者的伤残率,避免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2].但由于髋部的特殊位置及患肢损伤或制动等原因,使得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到阻碍,使静脉血流瘀滞,导致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等术后并发症.为保证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降低DVT发生率,本研究选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heparin,LMWH)联合压力泵预防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DVT的发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昱川;贾杉;谭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百草枯中毒机制研究进展

    百草枯(paraquat,PQ)是一种有机杂环类非选择性除草剂,由于廉价且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c我国百草枯中毒的患病率在过去的几年内急剧增加.自服或误服PQ导致中毒成为我国普遍存在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PQ吸收入组织产生大量自由基介导氧化应激,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drome,ARDS),后期导致肺纤维化、神经功能障碍等.有报告称PQ死亡率在90%以上.具体毒理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回顾、总结了PQ致急性肺损伤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敏欢;杜海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对大鼠骨骼肌抗氧化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研究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对大鼠骨骼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的影响,探讨对大鼠骨骼肌抗氧化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跑台运动模型,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训练,按照训练时间分为2、4、6周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训练结束后用匀浆法制备骨骼肌匀浆介质,分光光度法测定骨骼肌T-AOC、MDA、CAT、GSH-Px活性以及·OH抑制力.[结果]训练2周时,MDA和·OH抑制能力在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6周组MDA含量较训练4周组显著降低(P<0.05),训练4周和6周后·OH抑制能力相比训练2周时下降(P<0.05).训练4周和6周后CAT、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6周时GSH-Px水平与4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4周和6周后,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训练6周组T-AOC水平高于训练4周组(P<0.05).[结论]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抗氧化功能有较大影响,可以影响T-AOC、MDA、·OH抑制力、CAT及GSH-Px的水平,长期坚持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训练有利于改善骨骼肌抗氧化损伤的能力.

    作者:于利人;谢红;靳秋月;任鹤菲;史娜;陈立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对患者肺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根治性手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食管癌首选方法,在控制恶心肿瘤病程进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但大量研究也已经证实,放射治疗可引起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了额外的痛苦心.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得到较大的提高,不仅增强了对食管癌病灶的局部控制效果,同时可降低放射线对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放疗技术,可大限度地保护病灶周围正常组织.但由于肺对辐射中度敏感,IMRT仍然存在着损伤患者肺功能的风险[3].本研究以92例食管癌患者为对象,探讨了IMRT对食管癌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盛;杨士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有效成分抗卵巢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卵巢恶性肿瘤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且早期病变不易发现,晚期病例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化疗、放疗为临床上主要治疗方式,而近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研究中药中的抗癌有效成分,其作为卵巢癌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合理应用中药则有助于消除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同时还可以避免癌症的转移复发.本文将对近几年来中药抗卵巢癌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以及抗卵巢癌的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综述.

    作者:赵雅瑮;宋姜楠;张桐硕;韦依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临床护理进展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指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后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神经痛、关节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如果侵及脊柱,则称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可以累及脊柱任何部位,腰椎多,胸椎其次,颈椎少,多椎体发病多于单椎体发病,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青状年,40岁左右.近年来,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由于其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我们从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发热多汗护理、疼痛护理、体位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王娜;张玲;高云;苗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症劳力性热射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劳力性热射病是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的疾病,由于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一系列危机生命对并发症[1],根文献报道国内死亡率高达80%[2],在救治此类患者时应迅速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物理降温联合药物降温,机械通气,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液体复苏等临床治疗,同时预防DIC的发生,通过CBP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给予器官功能支持,阻断横纹肌溶解[3].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夏季热浪频繁袭击,劳力性热射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4].

    作者:魏文渊;燕朋波;董志燕;赵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