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露醇治疗挫伤性前房出血

曲忠芬;张兆志

关键词:甘露醇, 眼外伤, 前房出血
摘要:挫伤性前房出血是眼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及时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角膜感染等并发症.现将近三年来应用甘露醇治疗挫伤性前房出血31例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24例体会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近年发病率逐渐上升,化疗已成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的化疗需经外周静脉给药,副作用大,疗效不甚满意,不易被患者接受.我院自1999年来对24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昌国;安仲军;李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会阴侧切皮下包埋缝合的护理体会

    自2001-10~2001-12共收治经阴道侧切分娩180例,会阴侧切皮下包埋缝合进行系统观察护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红霞;李耀霞;徐巍;李秀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护理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病人在手术期间护理的常见问题.在手术过程中,所有麻醉剂均影响体温调节,再加上手术室内低温环境、开放体腔、静脉输液和输血,都能引起体温降低.低体温还导致许多并发症发生,包括心脏病、增加出血及对手术切口感染抵抗力降低等.我科于2000-04~2001-07对865例患者重点观察,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低体温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赵云;荆涛;赵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PAIgGAM、GMP-140在乙型肝炎患者循环血中的改变意义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 G A M)的表达,提示了血小板功能的改变.正常血小板并不存在GMP-140,其PAIg 亦不应表达.乙肝患者由于长期受HBV侵害,骨髓受到不同程度损伤,或者血小板受到病毒或毒素刺激后发生活化,释放胞内颗粒内容物,使血小板破坏量增加,并随免疫功能的失衡情况,产生相应的抗血小板抗体,且随病程的迁延、病情的加重而变化.本文对33例急性乙肝(AH),52例慢性乙肝(CH),33例乙肝肝硬化(LC)患者循环血中PAIg G A M,GMP-140进行检测,配以57例健康人(CTL)对照,结果PAIgG A M是,CTL和AH组与CH和L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GMP-140是AH组和CH组明显高于CTL组(P<0.01),LC组与CTL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作者:王凤英;于德军;徐志峰;陈景芬;李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应用注意力缺陷测试仪检测儿童多动障碍的体会

    儿童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早年发生的,具有遗传特性的、发展性精神障碍,如何正确早期检测出本病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许洪伟;林萍;李明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肠道菌群调整对胰腺炎患者血中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肠道菌群调整对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58例胰腺炎患者口服丽珠肠乐一个月,测定用药前后肠道菌群、血栓素、前列环素和尿淀粉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大肠杆菌显著下降,双歧杆菌显著上升(P<0.01);血栓素显著下降(P<0.01);尿淀粉酶也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调整肠道菌群治疗可减少胰腺炎的炎症反应,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虞德忱;艾迎春;王秀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鼓室成形术的整体护理体会

    鼓室成形术是既根除病灶,又重建中耳传音结构,并改善听力的一种耳科显微手术,由于鼓室成形术的问世和发展,使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由过去的单纯清除病灶,跨进到同时恢复听力阶段.它主要使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紧张而穿孔,干耳二月以上,外伤三个月以上不能自愈,无隐匿型胆脂瘤,无鳞状上皮,咽鼓管功能正常者,我院自1998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125例对鼓室成形的患者进行了整体护理,效果满意,先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程秀华;李潮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宫颈糜烂29例分析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性交出血、疼痛,不孕等症状,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自1999-03~2002-04,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宫颈糜烂共29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广秀;孙月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计算机技术在唇腭裂患者皮纹对称性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唇腭裂患者计算机皮纹对称性统计软件的编制、特点及运行结果.并对几个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作者通过自行研制的软件,实现了皮纹统计的自动化,克服了以往手工统计中存在的缺点,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指标齐全等优点.

    作者:李铁男;刘景顺;白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地奥心血康治疗冠心病50例疗效观察

    缺血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痉挛所引起的心脏缺血、缺氧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近年来,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本文对地奥心血康治疗冠心病50例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太和;王宇峰;苗洪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9例分析

    我院从2000-01~2002-03,开展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P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6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绪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冬虫夏草脂质体口服液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许多疾病的起因与发展和自由基有关,如衰老、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和炎症等与机体脂质过氧化密切相关,为了减轻或防止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尤其是当机体天然保护系统功能衰退时,常需提供抗氧化剂,用于阻断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氧化性损伤,保护细胞功能.化学合成品多有副作用,在天然植物中寻找无毒抗氧化剂已成为医药工作者关注的项目之一.冬虫夏草是常用的滋补药物之一,对延缓衰老和增强机体抵抗力有较明显的作用.我们将其制成脂质体口服液,一是为减少胃肠道酶及酸碱对其有效成分的破坏,二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本文重点报告冬虫夏草脂质体口服液抗小鼠脑、肝及肾脏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结果.

    作者:路海东;王惠娟;侯大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脑中风患者便秘的预防性护理

    1 临床资料1998~2001年内,我科共收治的急性脑中风患者380例,男200例,女180例,年龄35~83岁,平均59岁.1998~2000年住院患者181例(对照组),发生便秘的人数80例,占44.2%,平均住院时间(36.4±8.8)d,2000~2001年(即采血预防便秘措施后)住院199例(观察组),发生便秘68例,占34.2%,平均住院时间(31.7±11.4)d,近二年来便秘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别(P<0.05).平均住院时间缩短4.7d,两阶段对比有显著差别(P<0.01),但是两阶段疾病种类的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现把便秘的机理及护理简述如下.

    作者:褚福柳;魏红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丁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我们在人工流产术前给予丁卡因麻醉宫颈管,经过100例观察,发现术前给予丁卡因麻醉宫颈管可减轻患者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李晓华;杨晓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先锋必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痢疾50例疗效分析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我科1999-06~2000-03用先锋必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痢疾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对急性胆囊炎CT诊断指标的再认识

    目的:评价现行急性胆囊炎的某些CT诊断指标的实用价值.方法:利用螺旋CT机,测量胆囊的大长径、短径和厚度.结果:手术组胆囊大小CT测平均为8.7cm×3.8cm,术后测平均为6.0cm×2.6cm.囊壁厚CT测0.28±0.07cm,术后测0.43±0.10cm,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囊壁增厚不能作为诊断急性胆囊炎的常见或主要指标.胆囊短径特别是短径/长径的比值可以作为CT诊断急性胆囊炎的指标.

    作者:张健;胡万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应用Bobath法治疗脑瘫患儿189例的体会

    脑性瘫痪是从受孕至新生儿期各种原因所至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而引起的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发病率高达1.8‰~4‰.脑性瘫痪常常合并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语言障碍等,是目前致小儿残疾的主要疾病.Bobath法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脑性瘫痪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一种被国际公认的有效方法.Bobath法当前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我院从1986年引进此法,治疗了大量脑性瘫痪患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笔者十余年来应用此法治疗了脑性瘫痪患儿189例,本文分析疗效,总结心得体会.

    作者:范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新生儿淋病性眼炎的治疗护理

    新生儿淋病性眼炎又称浓漏眼,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结膜炎.胎儿通过患有淋病的母体经产道时受到感染,少数新生儿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手,纱布或衣物感染,出生后24~48h发生炎症,是盲童的主要致盲病.199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新生儿淋病性眼炎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经过及时治疗,均痊愈出院,现将此病的治疗和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周世敏;杨秀芝;李广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314例脐带绕颈临床分析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必经通道,脐常绕颈常引起分娩过程中的胎儿宫内缺氧,严重时威胁着围产儿的生命,为进一步探讨脐带绕颈的原因及产时监测,现将我院314例脐带绕颈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张秀红;郭丽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食管癌术后合并胸胃穿孔6例诊治分析

    我院自1990-05~2002-04共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492例,术后发生胸胃穿孔6例,占1.22%,结合文献及我们诊治体会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朱晓峰;战鹏;徐宗云;宫继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