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临床分析

刘永刚;李晓光;孙庆彬;高伟勤

关键词:老年人, 蛛网膜下腔出血
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急症之一,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由于老年人脑萎缩,反应不敏感,所以临床症状不典型,而易误诊.现对我院既往收治的60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析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夹层的MRI表现36例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MRI表现和特征,评价MRI对主动脉夹层定性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36例主动脉夹层的MRI及临床资料.结果:主动脉夹层MRI表现为:真假两腔及内膜片;主动脉夹层的内膜入口;假腔内附壁血栓;主动脉主要分支受累;胸腔积血.结论:主动脉夹层具有特征性MRI表现,MRI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准确、无创及全面的检查方法.

    作者:许传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

    目的:作者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倒置相差显微镜连续观察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原代和传代生长情况,从形态学、免疫组化及细胞增殖方面对比两种方法培养细胞的异同.结果:两种方法培养的细胞形态大致相同,来源一致,增殖和生长曲线大体一致.组织块法培养的细胞同源性好,但初代培养时间长;酶消化法培养的细胞一次可获得的细胞量大,但容易污染,且初代培养的细胞混有较多的上皮细胞,需多次传代才能去除.结论:组织块法培养HPLFs适用于细胞纯度要求较高的实验,而酶消化法培养HPLFs 适用于短期内获得大量细胞的实验.

    作者:王健平;隋晓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钝性肾脏损伤46例CT表现特点分析

    CT扫描对肾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作者对1995-05~2002-05本院CT检查46例肾损伤的病人作一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1例创伤性膈肌破裂诊治体会

    自1990-01~2001-10,我院共收治11例创伤膈肌破裂病人.均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亚东;刘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例注射TAT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

    TAT是从动物(牛或马)血清中精练而成的异种蛋白,有抗原性,可导致过敏反应.近来,我院注射窒成功地抢救了1例注射TAT过敏性休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冰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临床观察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的一种,也是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临床治疗难点之一.目前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8年采用针灸、中药结合补肾为主治疗本病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林;林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住院精神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便秘是住院精神病人中常见的并发症,在发病期许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由于病人思维、行为受到幻觉、妄想支配加之服用抗精神病药会出现明显的副反应及镇静作用,导致某种程度的感觉迟钝,这就给患者带来便秘的隐患,严重的可引发肠梗阻,直接危胁到病人的生命.我们对1999~2001年住院200名伴发便秘的患者进行分析,就护理方面谈谈我们的体会.

    作者:李进凤;教湘凌;郑殿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癔症的急诊护理

    癔症也称歇斯底里,是神经症的一种.起病与精神应激或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无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病人对自己的病有相当的自知力.一般均能主动求治.其症状可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感情色彩等特点.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癔症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我科自1998-12~2001-12共收治了122名癔症患者占同期急诊患者总数的0.46%.结合临床实践,浅谈急诊体会.

    作者:徐爱香;涂利丽;崔桂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静脉点滴硝酸甘油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硝酸甘油是一种扩张血管的药物,具有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脏前后负荷,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缺血,提高心脏功能的作用.自2000年9月以来,我科对入院17例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用静脉点滴硝酸甘油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梗塞范围缩小,心肌缺血改善心脑功能有所加强,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但硝酸甘油具有挥发性,遇光易分解的性质.在短时间进入人体可引起低血压、冠脉灌注压过低、兴奋交感神经以致增快心率和增强收缩力,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因而可能加剧心绞痛症状(青光眼、低血压患者禁用)所以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观察,加强护理.

    作者:乔敏;张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丹参注射液致静脉炎的防治体会

    丹参注射液是一种活血安神的中药制剂.临床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广泛,但对静脉有一定的刺激性,患者应用过程中普遍反映穿刺处血管疼痛.如用法不当极易发生静脉炎.我院1999-01~2000-01,共应用123例,发生静脉炎10例,占9.8%,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霞;乔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岛津SCT-3000TX型CT机故障检修举例

    1 故障现象在扫描过程中,无论做头部或体部CT扫描,扫描图像中都出现同心多环带状圆形伪影,除此之外CT机的其它部分工作正常.

    作者:武国宏;胡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20例分析

    我院于1996-03~2001-10,采用明胶海绵行部分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林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28例分析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顽固性神经痛,是以面部发作性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本组28例均由神经内科检查确诊,在1999~2001年,我们采用针刺疗法治疗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忠志;马峰峻;马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化疗药物对癌症患者静脉损伤的防护

    恶性肿瘤为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随着化疗方案、治疗强度、新抗癌药物的不断问世,使恶性肿瘤总的疗效有了很大的改善,延长甚至治愈了病人.但由于抗肿瘤药物对静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别是较大剂量的多次应用,极易导致静脉损伤,表现为局部组织疼痛、静脉炎、血管硬化、管腔狭窄、血管塌陷,使化疗时做到准确、准时、准量给药带来困难.如何有效避免血管受化疗药物性损伤,引起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关注.有关资料报道,许多同仁们对化疗药物对静脉损伤有许多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疗效,而对预防药物性损伤的报道不多,本文简述静脉受化疗药物损伤的因素及防护措施.

    作者:安玉杰;金彩霞;孙晶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肾外伤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肾外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60例肾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肾外伤保守治疗;6例肾外伤手术切除肾脏.结论:对肾脏外伤及时准确的诊断、分类,为治疗提供一个明确的依据.

    作者:孙成祥;车力;金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科索亚治疗伴高尿酸血症肾脏疾病疗效的观察

    高尿酸血症是导致慢性肾小球疾病进展、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应用的降血尿酸药物大多对肾脏有损害作用,这就限制了临床长期使用,因血管紧张素II(Angll)受体拮抗剂有降血压、降尿蛋白、保护肾脏作用[1],但其对血尿酸有何影响尚少见报道,本文观察科索亚治疗伴高尿酸血症肾脏疾病患者的疗效,旨在探讨科索亚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作者:唐萍;李吉河;罗家琳;姜国红;陈晶;吕密凯;李吉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鲜鸡蛋内皮治疗褥疮观察与护理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护理技术不断发展,临床住院患者并发褥疮逐渐减少.褥疮多由危重病人或长期卧床病人并发.给护理工作增加困难;给病人增添了痛苦.现代护理观指出:为病人减轻痛苦促进康复是护士的职责.使褥疮病人尽早痊愈尤其重要,现把临床上42例褥疮患者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赵爱娟;赵彤;李海珠;陈国华;许丽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康复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重建髋关节功能主要的方法之一.随着人工假体材料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改进,接受该方法治疗的病人逐渐增多.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十分重要,并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我院 1982~2001年间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进行了176例(203髋)的置换手术,我们坚持指导每位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进行术后康复训练,目的在于指导患者如何在术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建军;白福玉;崔振忠;张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Dycal盖髓剂的临床应用

    多年来临床上在治疗深龋或去腐质意外穿髓时,大都使用传统氢氧化钙(calciumhydroxide Ca(OH)2)作为间接或直接盖髓剂.该糊剂凝固很慢,呈松散状,抗压强度很小,几乎接近于零,不足以抵抗充填压力.Dycal抗压强度为77kg/cm2,由美国登士柏公司生产,于1998年1月开始应用于临床.

    作者:董波;杨青岭;许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颈外动脉结扎治疗老年重症鼻衄临床体会

    人到老年,会不同程度出现动脉硬化,血压升高,血管弹性减弱.如因各种原因诱发鼻腔、鼻窦血管破裂出血,其管壁僵硬,不易收缩,致出血快速、量大、不易自止.绝大多数需行前后鼻孔填塞止血,长时间后鼻孔填塞极易引发脑血管意外,颈外动脉结扎可以防止合并症的发生.我科1990~2000年,收治5例老年重症鼻衄患者,给予颈外动脉结扎,均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王永田;王贵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