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凝纤溶活性的临床研究

高幼奇;曹东红;谢旭芳;屈新辉;黄刚;龚凌云;熊英琼;宋晓萍

关键词:脑梗塞, 血凝-纤溶动态图, 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凝-纤溶动态图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指导.方法:应用血凝-纤溶动态图分别对67例正常人和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脑梗塞组的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较对照组缩短,溶解时间(FT)、平衡时间(BL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大聚幅(M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聚合速度(AE)较对照组快,溶解速度较对照组减慢,平衡指数(BLK)延长,表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呈明显的高凝低纤溶状态.结论:血凝-纤溶动态图能较全面地客观反映体内凝血、纤溶的变化过程.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双料喉风散治疗痔疮71例报告

    痔疮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肛肠部疾病,分内痔、外痔、混合痔.笔者采用双料喉风散治疗71例痔疮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荣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卡托普利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31例报告

    笔者自1992年1月~1995年12月采用卡托普利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31例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景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腹部手术对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胃泌素是一种胃肠道激素,由胃肠道G细胞分泌,具有刺激胃酸分泌和营养胃肠道粘膜等多种生理功能.G细胞主要存在于胃窦部,其次为胃底,十二指肠及空肠.笔者对比研究了24例腹部非胃手术病人手术前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荣;程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妊高症临产后的临床用药观察

    目的:探讨妊高征临产后的用药方法.方法:对妊高症临产后采用心痛定或酚妥拉明治疗,并观察其对产程、降压、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的影响,并与妊高症临产后用硫酸镁治疗作比较.结果:发现前者效果优于后者,经统计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酸妥拉明和心痛定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优于硫酸镁.

    作者:张琦;万玉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Bard聚丙烯单丝网塞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PMHR)手术方法.方法:应用Bard网塞补片修补各种腹股沟疝.结果:l20例共124个疝,术后随访长35个月,短7个月.各种并发症6个疝(4.84%).其中复发1个疝,再次手术治愈,随访1年未复发;2个疝术后皮下血肿,再次打开切口清除血肿、止血,于平补片上置管另戳孔引汉,痊愈出院;3个疝术侧阴囊水肿,自行消失.全组120例共124个疝复发率0.81%.结论:Bard聚丙烯单丝网塞补片行PMHR安全、有效,病人术后局部无牵拉胀痛,恢复快,术后复发率远低于传统疝修补的复发率.

    作者:陈宇辉;曾沛强;谢楚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子宫破裂性损伤八例的处理体会

    本院自1998年至2001年底共收治院内及外院转入的子宫破裂性损伤患者8例,现对其发生的有关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再现.

    作者:陈文玲;袁巧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尿毒症合并缺血性脑梗塞13例报告

    近年来,本院在收治尿毒症患者中,有13例合并缺血性脑梗塞,现将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亚华;付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泪道探通术+粘弹剂注入联合治疗泪道阻塞151例报告

    泪道阻塞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病及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以往治疗采用单纯泪道探通术,拔针后常常随即阻塞.近年来,笔者采用泪道探通术加粘弹剂(透明质酸钠)注入联合治疗151例泪道阻塞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凝纤溶活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凝-纤溶动态图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指导.方法:应用血凝-纤溶动态图分别对67例正常人和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脑梗塞组的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较对照组缩短,溶解时间(FT)、平衡时间(BL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大聚幅(M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聚合速度(AE)较对照组快,溶解速度较对照组减慢,平衡指数(BLK)延长,表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呈明显的高凝低纤溶状态.结论:血凝-纤溶动态图能较全面地客观反映体内凝血、纤溶的变化过程.

    作者:高幼奇;曹东红;谢旭芳;屈新辉;黄刚;龚凌云;熊英琼;宋晓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9例浅析

    急性脑血管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上消化道出血就是其并发症之一,发生机制复杂,并使脑血管病的病情更加严重,治疗亦更为棘手.现将本院收治的该病患者39例作一临床浅析.

    作者:龚煜山;邓觐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物理因子并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不同阶段的佳治疗方法.方法:83例患膝分为半导体激光组和音频治疗组,均先超短波治疗20 min,并进行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肌力训练10 min,每日2次.结果:治愈好频率,音频组89.4%,激光组86.2%,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意义.病程在10 d以内治愈显效率,音频组50%,激光组85.7%;病程在10 d以上者,音频组79.2%,激光组21.6%,统计学处理,两组均有显著意义.结论:两组显效率均在90%以上,差异无显著意义.但病程短者,激光组疗效好于音频组,病程长者音频组好于激光组.

    作者:曹建平;朱美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抗病毒方法有效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当前肝病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提高其治疗效果,本文对苦参素联合干扰素与单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祖雄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降纤酶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疗效观察

    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其免疫发病机制可激活血凝系统,促进血凝,肾内纤维蛋白沉着及血小板聚集,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甚至肾内血栓形成.

    作者:张光凤;黄国英;张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肺部感染的药敏分析

    大肠埃希氏菌是临床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属肠杆菌科细菌,常见的感染部位为泌尿生殖道、胆道、呼吸道等.近年来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升高,细菌对抗生素虽有多种耐药机制,但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80%左右的耐药是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来实现的.

    作者:余晶晶;张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通心络胶囊是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赤芍等中药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通络活血、缓急止痛、益气养阴之功效.本文对4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付坚;刘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78例脑部疾病患者动态脑电图分析

    本院自1996~2001年期间对178例脑部疾病的患者进行AEEG检查(所有患者均做过一次或多次常规EEG检查未见明显癫样放电),并与临床、EEG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银杏竹鼠肌肉成分对小鼠智力、体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竹鼠肌肉成分对小鼠智力体力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七组,通过喂饲银杏竹鼠肌肉干粉连续一个月,用小鼠低温游泳存活时间实验,耐缺氧实验及跳台和记忆获得障碍实验分别记录低温游泳存活时间,缺氧存活时间及第一次错误潜伏期和跳台错误次数.结果:各竹肉组小鼠与普通饲料(NS)组,普肉组,护宝液组比较,均可明显延长小鼠低温游泳存活时间和缺氧存活时间(P<0.05),与洋参丸组相当(P>0.05),竹肉大/超组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均减少(P<0.05),竹肉超组小鼠第一次错误潜伏期延长(P<0.05),竹肉大组小鼠第一次错误潜伏期有延长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银杏竹鼠肌肉成分可增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强小鼠体质,提高小鼠生活质量.这一结果也提示银杏竹鼠肌肉成分很有可能成为极有应用前景和开发前景的保健食品.

    作者:曾国华;黄起壬;彭维杰;何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弱视儿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分析

    目的:探讨弱视的发病机制,寻求一种客观评价儿童视功能及诊断弱视的手段.方法:随机选择43例(78眼)弱视儿童及30例正常儿童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43例(78眼)弱视眼PVEP100波平均振幅低于正常眼(P<0.01),潜伏期较正常眼延长(P<0.01).结论:结果表明儿童弱视是视觉传导通路障碍引起的,而视觉诱发电位是检测弱视儿童视功能的一种客观手段.

    作者:殷小龙;毛欢文;鲁纯葆;邓燕;彭小维;彭翠波;余茜;万萍;王仕旺;程曲径;刘少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B超在预防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中的应用(附200例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子宫切口感染是剖宫产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可引起发热,腹壁子宫瘘,重者发生晚期大出血,子宫切除.笔者认为:可以借助B超检查子宫切口愈合情况防治子宫切口感染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现报道实例如下.

    作者:舒华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463例教工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为了全院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本所自2001年10月组织全院教职工(含离退休教工)进行了健康检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熊有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南昌大学

主办: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