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纤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白淑梅;盛丽华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 药物治疗, 降纤酶
摘要:降纤酶是我国新研制的高纯度单一组分的蛋白酶,已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报道较少,根据其药理作用及基础研究的成果,笔者将其用于UA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活素治疗急性乙型肝炎49例

    血活素是一种由胎牛血、胎肝、胸腺中提取的多肽类物质,属广谱促细胞生长剂,含有多种促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免疫调节因子,具有促肝细胞生长,增加肝脏细胞氧及葡萄糖利用度和免疫增强作用

    作者:李艳翠;郭玉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罂粟碱与碳酸氢钠药物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罂粟碱是一种血管扩张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碳酸氢钠是一种抗酸药,主要用于纠正酸中毒.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罂粟碱在静点过程中与碳酸氢钠混合后,可发生凝集反应,出现乳白色混浊,局部皮肤出现荨麻疹,重者可出现过敏反应.

    作者:付亚超;孙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激光治疗泪道阻塞54例

    泪道阻塞引起的溢泪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在沙眼尚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我国的农村,流泪和溢泪尤为普遍.泪道阻塞虽然不算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它造成的溢泪和溢浓会对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角膜溃疡、内眼术后感染等[1].我院自1999年采用国产KTP-Nd:

    作者:刘洋;王秀娟;胡东燕;崔秀英;曲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鲁南欣康、多巴酚丁胺、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8例

    目的:观察鲁南欣康、多巴酚丁胺、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48例经常规利尿剂及洋地黄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鲁南欣康、多巴酚丁胺、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观察用药前后的功能情况.结论:显效30例(65.5%),有效14例(29.2%),无效4例(8.3%),总有效率达91.7%,用药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胸比例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庶珠;王静杰;姜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农用车意外致烫烧伤62例分析

    近10余年来,由于我国农用车的迅速普及,农用车意外致烧伤日趋增多.自1995年以来,我们共收治此类患者62例.初步探讨了此类烧伤的致伤机理,并通过分析临床资料,总结了此类烧伤的特点.根据其致伤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旨在避免减少此类烧伤.

    作者:张雪松;王野;张晓东;张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颅内蛛网膜囊肿诊断和治疗

    颅内蛛网膜囊肿(IAC)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1].本组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0.92%.本文报道我院1991-07~2001-01收治的19例颅内蛛网膜囊肿,并讨论如下.

    作者:李进京;朴松鹤;李进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酰螺旋霉素含量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酰螺旋霉素含量.线性范围是10-30u/ml,r=0.99997,回收率及变异系数为(100.14±0.21)%.与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比较,结果含量普遍比抗生素检定法偏高3%.

    作者:齐蓟;李振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在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较为多见,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居首位,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症的治疗过程中,如果积极加强呼吸道的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氧的供应,能有效减少合并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刘淑贤;魏振琴;岳秀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佳木斯地区所见37例性分化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遗传学效应

    人类的性别主要是由细胞中的性染色性(X、Y)决定的,性分化异常大多是由性染色体畸变(如:染色体的结构、数目异常)引起的.但是,性别决定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机制,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人类性别决定中的作用也并不相同.细胞学检查正常的患者,其发病原因仍有可能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典型病例可附以生化水平的检查.本文就我诊室接待的37例性分化异常患者进行细胞学和典型病历分析.

    作者:刘英芹;王跃新;刘爽;朱金玲;王文臣;李向伟;张立岩;孙广臣;刘英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Abbe瓣修复唇缺损19例临床分析

    唇缺损可由炎症、外伤或肿瘤切除后等所致,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1997-10~2000-09我们利用Abbe瓣对19例患者的唇缺损进行修复,均取得了满意效果.Abbe瓣亦称唇交叉组织瓣,此法适用于上、下唇缺损在1/2左右者.

    作者:房殿吉;齐文广;魏本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细导管引流并IL-2联合PDD腹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腹水的护理

    癌性腹水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我院于1998-05采用腹腔细导管引流并白介素-2(IL-2)联合顺铂(PDD)腹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腹水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病人应用甘露醇治疗320例护理体会

    我科1997-01~1999-12,有320□颅脑损伤病人应用甘露醇治疗,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作用快、疗效好,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将此类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魏振琴;岳秀春;刘淑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生理盐水与注射用水稀释药物后肌肉注射的疼痛程度观察与分析

    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无痛注射已成为护理操作的目标之一.临床上有一些需肌肉注射的粉剂药物,通常采用注射用水做溶剂.通过实践观察,采用生理盐水稀释相同药物,可相对减轻病人肌注后的疼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褚福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羟基磷灰石对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对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效果.方法:对93例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以羟基磷灰石糊剂对55例实验组单根牙进行根管充填治疗,并以氧化锌糊剂对38例对照组进行根充作为对照组.结果:经3月2年的追踪观察表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达96.36%,对照组仅为63.16%,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尖周阴影明显减小,且引起的炎性反应小.结论: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优于氧化锌,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良好根管填充材料.

    作者:王春艳;曹树喜;吴忠豪;郭艳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饮酒致双硫仓样严重反应5例

    头孢哌酮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其性能稳定,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低,近年来临床应用广泛.自1999-12~20001-05,我院先后收治了5例因静点头孢哌酮钠期间因饮酒而发生较严重的双硫仓样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凤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及治疗

    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发作临床上并不少见,是中老年人继发癫痫的主要原因.本文将我院1990~2000年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34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和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庆方;姜桂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乳腺癌中c-erbB-2阳性表达与ER、PR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癌基因和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EP、PR和c-erbB-2的标记测定.结果:ER、PR和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65.56%(59/90)、62.22%(56/90)和67.78%(61/90).其中ER与c-erbB-2同为阳性者44例,PR与c-erbB-2同为阳性者40例.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c-erbB-2在临床各期的阳性率分别为Ⅰ期76.92%(10/13)、Ⅱ期67.74%(42/62)、Ⅲ期64.29(9/14)、Ⅳ期1例为阴性.在淋巴结转移情况中,阳性率分别为转移阳性者66.6 7%(34/51)、转移阴性者69.23%(27/39),以上两项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中阳性率分别为,高分化组47.06%(16/34),中度分化组78.95%(30/38)和83.33%(15/18),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c-erbB-2表达阳性率越高.c-erbB-2癌基因的测定结果,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方力;胡平;宋欣新;曹晖;金京浩;段笃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自腹泻便中分离出类志贺邻单胞菌1例

    患者女,41岁,农民.因腹泻、呕吐来我院就诊,经医生检查,病人血压降低、脉搏细数、尿量减少,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脱水现象,立即送便做培养.2001-08-31收稿

    作者:周文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

    近年来,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有增多的趋势,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5~15岁儿童,除引起感冒、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支原体肺炎,严重的危害着广大儿童的健康.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治疗药物有所不同,因此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的检测出病原体,对疾病做出明确诊断.我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的方法对肺炎支原体进行检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勇;周薇薇;黄昕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不同稳定剂对12.5%维生素C注射液降解变色的影响

    12.5%维生素C注射液为临床常用制剂,其质量标准为中国药典标准.中国药典在颜色项下规定:“稀释成每1ml含维生素C50mg的溶液,按分光光度法在420nm的波长外测定,吸收度不得超过0.06.”但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当吸收度超过0.03时,即带有目视可见的颜色,已经不能销售和使用.为保证该品在贮存一定时间后仍能销售和使用,我们选用了4种稳定剂组成8个配方,制成的制剂经24个月的室温贮存后检查含量和颜色,经分析认为5号配方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丽;费建军;李德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