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桥蛋白影响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参与骨重塑过程的研究进展

王增田;王心;杨静;肖颖;张秋燕

关键词:骨桥蛋白,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骨重塑
摘要: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多功能、分泌型糖蛋白,介导骨组织细胞与骨基质间的桥接,广泛参与骨相关疾病及骨质重塑过程,显示出多效的生物学活性.由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动态平衡是骨重塑关键的环节,因此,本文就OPN对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的影响,以及在骨重塑中所起作用进行综述,希望能为骨相关疾病的检测与防治提供研究思路.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PU患者按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率、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1年,观察比较PU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为:97.5%、92.5%,对照组为:80.0%、8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Hp根除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1周及2周时复查,观察组的炎性因子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轻微,不影响治疗.随访1年,观察组的PU复发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21.9%(P< 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是治疗PU的有效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并能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复发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巩俊卿;鄢春风;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应用新药不安全事件成因探析

    在新研发药品的临床应用中如何有效防范药品相关不安全事件,一直是药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为确保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科学性,大多数国家制定了药物安全性评价标准,并以立法的形式加强药物安全性评价规范执行的力度,药物安全性评价贯穿于新药研制过程中的临床前试验研究、临床研究及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3个阶段.本文分别从新药的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实验室数据,药品质量标准与危险性评价,临床试验及上市后多中心大样本临床安全性监测研究4个方面,探讨导致该药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内在机制、客观因素及临床表现,旨在有效控制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及药害事件的发生率,实现患者用药安全目标.

    作者:冯俊敏;宋菲;慕媛;韩晨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280例常见急症患者CT检查护理

    急症患者多是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病情紧急或危重,须争分夺秒检查和救治,稍有怠慢或疏忽,就会贻误佳治疗时机,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作为部队医院,平时不仅要接收地方急危重症患者,还要承担部队因训练、处置突发事件等发生的官兵紧急伤害的救治.因此,部队医务工作者更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能.针对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常选择CT检查做为协助诊断的首选方法,因此CT检查中的急诊护理尤为重要.要求CT室护理人员能有效的进行急救护理工作,确保急危重症患者能安全、顺利、快速地完成CT检查,大限度降低伤情及死亡.我科于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因急症及危重患者行CT检查共计1 28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骊;谢晓莉;刘明锁;赵继臣;孙百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增强型透明贴在30例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维持有效呼吸的重要措施,但不当的气管套管固定方法又会无形的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损伤.以往为了防止气切系带嵌入颈部皱褶处,形成勒痕,甚至青紫,我们采用普通纱布垫于系带下方,但是由于患者的分泌物、血渍很容易浸湿纱布,需要随时更换,既增加了气切套管滑脱的危险,又增加了护理工作量.2013年1月至9月,我科采用增强型透明贴用于保护气管切开患者的颈部皮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HPMTP缩L-缬氨酸甲酯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抑菌活性

    [目的]合成1-苯基-3-甲基-4-对甲基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TP)缩L-缬氨酸甲酯席夫碱及其Cu(Ⅱ)、Co(Ⅱ)、Ni(Ⅱ)、Fe(Ⅱ)、Mn(Ⅱ)金属配合物,筛选新型抗菌化合物.[方法]采用羰胺缩合法合成席夫碱配体,再采用分步合成法得到席夫碱配合物,通过核磁(1H NMR)和红外(IR)光谱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由1H NMR和IR光谱数据推测席夫碱配体主要以烯胺酮式结构存在,配体分别以亚胺N原子、吡唑啉酮的羰基O原子、酯羰基O原子与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形成ML2型中性配合物;发现在5.00、2.50、1.25 g/L三种浓度下,HPMTP、HPMTP缩L-缬氨酸甲酯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都具有抑制活性,其中浓度为2.50 g/L时抑菌效果较差.[结论]抑菌能力的强弱是金属配合物>席夫碱配体> HPMTP,其中Cu(Ⅱ)和Ni(Ⅱ)配合物的活性较好.

    作者:王刚;严莲珍;李爱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42例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是一种死亡率和发病率都很高的代谢性疾病[1].研究表明,基层糖尿病治疗达标率仅为6%,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中,经济状况仅次于患者受教育程度位居次席[2].作为传统降糖药物,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价格低廉和长期应用安全,是糖尿病患者的优选[3].二甲双胍是国际指南推荐的一线口服降糖药,但这是基于对西方人群的研究.阿卡波糖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能更适合以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为主食的中国人[4].

    作者:杨树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武警部队营区医学士官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武警部队组建以来,基层卫勤保障基本沿袭了解放军的卫勤保障模式,基层卫生技术干部的培养也基本照搬了解放军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武警部队组建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武警部队编制体制的调整、担负任务的不断变化,以及健康观念的发展,使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基层军医,不能够满足武警官兵的卫生需求[1].营区医疗是部队以中队(连)为服务单位、以营区的全体官兵为服务对象、以官兵进入至离开营区为服务时限、以保障战斗力为宗旨的基层医疗,是向营区全体官兵提供个体化、连续化服务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是部队营区的全科医疗.营区医疗概念的提出,为部队院校的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文献调研基础上结合武警部队院校医学教育模式,探索了武警部队营区医学士官的培养模式.

    作者:贺智;何敬和;孟庆勇;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蛇床子素对小鼠胚胎长骨雌激素受体α、β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对小鼠胚胎长骨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和骨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于骨组织的调控机制.[方法]取16d胎龄雌性小鼠前肢尺骨,置BGJb培养基中孵育,经不同浓度蛇床子素(1×10-4、1×10-5、1×10-6、1×10-7 mol/L)和雌酚酮(1×10-6mol/L)作用48 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ERα、ERβ在小鼠尺骨骺板静止区、增殖区和肥大区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骺板各区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和阳性细胞面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各浓度蛇床子素和雌酚酮组均能显著上调软骨骺板静止区、增殖区和肥大区ERα、ERβ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在1×10-7~1×10-5 mol/L区间内,随着蛇床子素浓度的升高,各区ERα、ERβ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除1×10-5mol/L组外,其它各浓度蛇床子素对ERα、ERβ蛋白的调控作用明显弱于雌酚酮组(P<0.05),1×10-5mol/L蛇床子素组作用与雌酚酮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蛇床子素对骨组织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长骨骺板中ERα及ERβ表达有关.

    作者:龚海英;张永亮;李灵芝;李建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利用光纤溶出仪测定布洛芬软胶囊的体外溶出度

    [目的]考察国内外共3个厂家布洛芬软胶囊的体外溶出度,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FODT-601FX光纤溶出度仪,桨法,转速50 r/min,测定在4种pH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并与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FODT法测定结果与液相色谱法一致.国内产品较国外产品溶出略快,但均一性较差.与日本橙皮书中颗粒剂、片剂的参比制剂相比,软胶囊溶出更为迅速、完全.[结论]光纤溶出仪可对软胶囊的释放过程实时、连续监测.

    作者:孙荧;胡敏;聂善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NSPc1-siRNA重组慢病毒的构建及其对U87细胞NSPc1基因的沉默效应

    [目的]构建包装NSPc1-siRNA慢病毒颗粒,并在 U87胶质瘤细胞中鉴定其感染及基因沉默效果.[方法]根据GenBank中基因信息,采用干扰序列设计软件设计靶点,制备合成GV118-siRNA目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对于长出的克隆应用菌落PCR鉴定,再对PCR鉴定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和对比分析,重组病毒质粒与另外2种辅助包装载体质粒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共转染293T细胞,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将病毒浓缩后在293T细胞中测定病毒滴度;并检测病毒颗粒在目的细胞U87胶质瘤细胞中的感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NSPc1 siRNA慢病毒对U87中NSPc1的干扰作用.[结果]成功构建NSPc1 siRNA慢病毒载体GV118-siRNA,重组病毒滴度为4×108 TU/ml;用该病毒体外感染U87胶质瘤细胞,当感染复数(MOI)为10时,感染效率大于90%;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NSPc1基因沉默的效率分别为66.4%、60.0%.[结论]成功构建了NSPc1 siRNA慢病毒载体GV118-siRNA,该重组病毒包装后在体外感染U87胶质瘤细胞的效率较高,且具有显著的基因沉默效果.

    作者:樊嵘;李辉;沈静;龚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71例循证护理效果观察

    脑卒中(stroke)俗称脑中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1].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脑卒中并发症,有35%~ 48%脑卒中患者会出现PSD,老年患者发生几率更大.PSD患者一般表现为心情抑郁,严重者甚至自杀[2],后果非常严重.因此,探索改善老年患者PSD病情的有效护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71例老年PSD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国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TLC联合MS技术鉴定降糖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的化学添加物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定降糖中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方法.[方法]用TLC法对可能含有非法降糖类化学药品的4种中药制剂进行筛查,根据薄层色谱图找出可疑斑点,将可疑斑点分离后直接进行质谱检测,再与相应化学对照品的一二级质谱图进行比较.[结果]在可疑斑点质谱图中有与格列本脲、格列美脲、苯乙双胍对照品一致的准分子离子峰与碎片离子峰.[结论]应用TLC联合MS技术可快速准确鉴定出降糖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是否含有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

    作者:戴鹏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蛇床子素对骺板TGF-β1及其受体TGF-βRⅡ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考察蛇床子素对小鼠长骨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及其受体TGF-βRⅡ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该化合物对骨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6d胚胎小鼠前肢尺骨在BGJb培养基中培养48 h,培养基中分别含有1×10-6mol/L雌酚酮、1×10-7~1×10-4mol/L四个不同梯度浓度的蛇床子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长骨骺板静止区、增殖区和肥大区TGF-β1和TGF-βRⅡ蛋白.[结果](1)经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和雌酚酮处理后,胎鼠长骨骨总长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蛇床子素1×107、1×10-6、1×10-5 mol/L和雌酚酮1×10-6mol/L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蛇床子素1×10-4 mol/L组骨总长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对照组,蛇床子素和雌酚酮组骺板各区TGF-β1和TGF-βRⅡ蛋白水平明显上调.当蛇床子素浓度由1×10-7、1×10-6、1×10-5mol/L逐渐升高时,各区TGF-β1和TGF-βRⅡ蛋白表达升高,而1×10-4 mol/L组各区TGF-β1和TGF-βRⅡ蛋白表达降低.与雌酚酮组相比,蛇床子素组除1×10-5 mol/L组外,其他各组长骨骺板各区TGF-β1和TGF-βRⅡ表达与雌酚酮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蛇床子素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胚胎小鼠长骨生长.(2)培养基中加入蛇床子素可上调长骨TGF-β1及其受体TGF-βRⅡ表达,提示可能与其促进体外培养胚胎小鼠长骨生长有关.

    作者:张丽;李灵芝;张永亮;龚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TSGF、IGF-1、CEA、CA19-9联合检测在结肠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价的应用

    结肠癌是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9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结肠癌恶性程度高,死亡率为60%左右.研究表明,临床早期诊断及无症状阶段的诊断对预防及治疗结肠癌、提高治愈率及5年生存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找到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的血清标志物尤为关键.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参与肿瘤细胞的形成和增长[1],对判断肿瘤发生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及特异性[2].然而,目前国内对TSGF与肿瘤的预后的关系研究较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 growth factor,IGF-1)是一种促进肿瘤生长因子,其参与了结直肠癌致病机制,增加了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性[3,4].

    作者:李艳艳;丁修冬;李潇;王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背阔肌皮瓣修复上肢严重软组织缺损21例

    高能量所致上肢严重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治疗十分棘手,不少患者被迫截肢.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上肢严重软组织缺损,提高严重上肢损伤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有效减少伤残.我院2004年3月至2012年11月采用背阔肌皮瓣治疗上肢严重软组织缺损2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1~57岁,平均27.8岁.受伤原因:机器绞轧伤11例,车祸碾压伤6例,重物压砸伤4例.受伤部位:上臂内侧皮肤及肱二头肌缺损5例,上臂后侧及肱三头肌缺损2例,前臂上段背侧皮肤及伸肌群缺损5例,肘部内侧皮肤及软组织缺损9例;肱骨干骨折5例,肱骨髁骨折2例,尺桡骨骨折3例,肱骨合并尺骨骨折1例;肱动、静脉断裂8例,其中上臂肱动脉缺损2例,肘部肱动脉向尺桡动脉分支处缺损3例,分支以远尺桡动脉断裂1例;正中神经断裂5例,缺损2例,尺神经断裂1例,桡神经断裂3例,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同时断裂1例;肱动脉缺损长度4~ 13cm,神经缺损长度4~7cm;右侧14例,左侧7例.

    作者:王明月;黄伟雄;韩磊;季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桥蛋白影响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参与骨重塑过程的研究进展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多功能、分泌型糖蛋白,介导骨组织细胞与骨基质间的桥接,广泛参与骨相关疾病及骨质重塑过程,显示出多效的生物学活性.由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动态平衡是骨重塑关键的环节,因此,本文就OPN对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的影响,以及在骨重塑中所起作用进行综述,希望能为骨相关疾病的检测与防治提供研究思路.

    作者:王增田;王心;杨静;肖颖;张秋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预防致死性肺栓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预防发生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作用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针对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成功进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50 ~ 85岁.[结果]40例患者中均未出现致死性肺动脉栓塞.所有患者随访2~ 24个月,无1例出现滤器移位和相关并发症,且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预防发生肺动脉栓塞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瑞涛;陈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改良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患者配合程度对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的疗效影响.[方法]对在我院接受囊肿改良开窗减压术的45例颌骨囊肿患者(囊肿直径4.0~10.0 cm)于口腔内采用小切口或拔除囊肿区Ⅲ度松动牙作开窗,置固定引流管1根,视囊液流出的多少每日或隔日冲洗囊腔,并指导家属及患者如何进行冲洗操作.术后每1个月至1年内定期复诊,复查口腔全景片观察囊腔内颌骨骨质增生情况及观察囊腔内渗出物情况及囊肿腔大小的变化.[结果]45例患者中,定期复诊并坚持每日或及时冲洗,随诊1年后,无明显的继发感染症状,囊腔逐渐被新生骨完全替代者7例,占15.5%;囊腔由4.0~10.0 cm囊腔缩小至1.0~2.0cm左右者35例,占77.8%;疗效显著为93.3%.3例囊腔4.0~6.0 cm左右的患者占6.7%,虽经过多次指导仍不能坚持执行冲洗操作,全景片显示囊腔减小不明显,并且仍有大量粘稠伴有脓液的囊液,实行了囊腔全刮治术.[结论]开窗减压术手术方法简单实用,并发症少;能大限度保持颌骨的完整性,保护病变区的患牙,减少了患者的损伤和减轻了手术痛苦.但对患者配合度要求高,临床上患者不能认真很好的配合,会导致该方法的疗效的失败.

    作者:方鸿满;张冬玲;邵建丽;李铄希;刘文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的改变

    在正常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5%~10%,表面组成性表达CD25(IL-2Rα),CTLA4(CD152),GITR和CD62L[1].这群细胞具有免疫无能性,对于T细胞受体刺激不产生增殖反应;同时具有免疫抑制性,可以抑制CD4+或CD8+T细胞的增殖反应,因此这群细胞参与了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现有的研究表明在1型糖尿病中CD4+CD25+T细胞存在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减退.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有改变,同时存在炎性因子的改变,据报道T2DM显示出了亚临床、低级的系统性炎症,包括急性-phase蛋白、与内皮活性相关的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的增加,但其免疫活性远远低于急性炎地说症[2].

    作者:严莲珍;侍晓云;黄怡;夏红杰;钟立胜;李小敬;刘琛;王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联合会诊基础上的多学科联合门诊服务模式构建

    近年来,随着门诊诊疗服务提供方式和形式也更加细化[1].疾病治疗更为专业的细分,加之医患之间专业信息不对称,各医院还是存在患者盲目就医和多次往返的情况.因此,临床诊治过程中需要多学科联合门诊的服务模式,即患者只需挂一个号,就可得到多个科室专家的诊治,终得出全面诊疗方案.2013年起,我院按照总后勤部《军队医院医疗工作规则》要求及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细则,结合医院学科布局、就诊人群、就诊疾病构成、门诊流程设计多方面因素,建立多学科联合门诊服务模式取得一定成效,已完成227例联合会诊.

    作者:高岚;杨晶;樊晓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