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鹳草水煎剂急性毒性及抗腹泻作用初步观察

王丽敏;王汉明;毛金军;路雅真;金玉珍;傅正宗

关键词:老鹳草水煎剂, 急性毒性, 抗腹泻
摘要:老鹳草是传统中药,在临床上常配伍不同药物治疗关节炎、胆囊炎、胃炎等病[1].民间曾用单味老鹳草水煎剂治疗腹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在临床上还没有得到推广.为了使老鹳草得以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发挥其大的临床效益,我们对老鹳草水煎剂急性毒性及抗腹泻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实验过程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羟基磷灰石对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对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效果.方法:对93例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以羟基磷灰石糊剂对55例实验组单根牙进行根管充填治疗,并以氧化锌糊剂对38例对照组进行根充作为对照组.结果:经3月2年的追踪观察表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达96.36%,对照组仅为63.16%,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尖周阴影明显减小,且引起的炎性反应小.结论: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优于氧化锌,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良好根管填充材料.

    作者:王春艳;曹树喜;吴忠豪;郭艳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显示了间歇性血液透析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具有血液动力学状态稳定、补液总量不受限制、代谢控制更佳、并能及时清除体内多余的容量负荷、得到营养支持等特点.我院1999-10~2001-02应用CB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2例,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宋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甲状腺手术的经验谈

    随着外科学的发展,甲状腺手术已经普及到县级医院,有的乡镇医院相继开展该项手术.手术后诸多的并发症一直困扰着普外科医生.医疗纠纷的增多,又给医院和外科医生带来了很多烦恼.本人借此机会将自己多年成功与失败的临床体会介绍一下,以供同道们参考,不当之处请明示.

    作者:刘占海;罗维;李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双黄连注射液体外溶血试验方法改进

    双黄连注射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病毒、抗菌药物.但由于此产品原料中含有溶血成分,制剂标准要求检查溶血情况.

    作者:许桂艳;陈玉忠;张雅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儿氯胺酮基础麻醉合并硬膜外麻醉的呼吸变化与分析

    本文对本院1999-07~09,40例小儿下腹部手术所采取的氯胺酮基础麻醉合并硬膜外麻醉时呼吸方面出现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震;魏立林;关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颅内蛛网膜囊肿诊断和治疗

    颅内蛛网膜囊肿(IAC)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1].本组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0.92%.本文报道我院1991-07~2001-01收治的19例颅内蛛网膜囊肿,并讨论如下.

    作者:李进京;朴松鹤;李进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穴位点刺拔罐治疗寻常痤疮112例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且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于1997-10~1998-05应用穴位点刺拔罐方法治疗寻常痤疮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丛岭;赵春霞;谭国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72例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80例不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30例抑郁症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具有每次发病时间长,易复发的特点.临床表现抑郁症状以无助,无望及精神运动性迟滞突出,以疑病妄想,罪恶妄想,虚无妄想多见,加用抗抑郁剂治疗,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对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上加用抗抑郁剂,是缩短疗程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肃;王欣欣;高柳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乳腺癌经体位改变行改良根治术58例

    近年来,保留胸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中不乏几种术式,如行胸大肌离断或劈开的Party术,kodama术等,本文介绍的是通过改变术侧上肢位置实现的改良根治术.2001-07-11

    作者:孙宽学;夏红卫;于善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儿童腹膜透析置管的观察与护理

    婴幼儿发生慢性肾衰时有其特殊的病理、生理变化,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必须进行透析治疗,透析首选腹膜透析.我院1995-11~2000-11收住院儿童腹膜透析置管38例,收到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淑霞;陈晓冬;姜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CT检查对HIE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重者可造成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或死亡.本文对临床HIE与出生早期CT的关系作一报道.

    作者:姜国清;李红亮;沈凤奇;曹成铁;姜树国;李玉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检查先天性心脏病64例分析

    我院1994-11~1998-08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先天性心脏病64例.包括ASD、VSD、PDA、F4、F3,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窦瘤破裂、大动脉转位、单心室、单心房、Ebstein畸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经X线、心血管造影所证实.手术确诊以ASD、VSD、PDA、PS、F4、F3为主.现将我院四年来先心病的诊断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剑平;高东艳;韩福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枕横位中的前不均倾势的临床探讨

    枕横位中的前不均倾势简称前不均倾位,属胎头位置异常,占头位难产的绝大多数,发生率较高如不早期识别,恰当合理的处理,会给母儿带来严重的危害,现将我院处理42例前不均倾位的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辉;鄂文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肝吸虫排泄分泌抗原对豚鼠腹膜MφNO产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排泄分泌抗原(ESA)对豚鼠腹膜Mφ亚硝酸盐产量的影响方法:ESA与Mφ培养2小时后再加入LPS培养48小时,测上清液中NO含量.结果:实验组NO含量明显降低结论:ESA在肝吸虫的免疫逃避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作者:王昭;邱守义;李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饮酒致双硫仓样严重反应5例

    头孢哌酮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其性能稳定,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低,近年来临床应用广泛.自1999-12~20001-05,我院先后收治了5例因静点头孢哌酮钠期间因饮酒而发生较严重的双硫仓样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凤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三甲氧苄嗪对低温保存大鼠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三甲氧苄嗪(10-6M)对离体心脏低温保存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改良的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模型,观察三甲氧苄嗪加入UW液后(三甲氧苄嗪-10-6M),离体鼠心在4℃保存6小时后血流动力学、冠脉流出液心肌酶漏出量、心肌含水量、心肌ATP、MDA含量、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UW液加入三甲氧苄嗪组与未加入三甲氧苄嗪组相比,复灌后心功能恢复率明显增高(P<0.01);心肌含水量(P<0.05)及丙二醛含量较低(P<0.01);心肌酶漏出量明显减少(P<0.01);心肌ATP水平得到很好地维持(P<0.01);心肌超微结构尤其是线粒体结构改变轻,损伤小.结论:10-6M三甲氧苄嗪对低温保存的大鼠心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晓峰;周钢;林秉铨;张福亭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生理盐水与注射用水稀释药物后肌肉注射的疼痛程度观察与分析

    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无痛注射已成为护理操作的目标之一.临床上有一些需肌肉注射的粉剂药物,通常采用注射用水做溶剂.通过实践观察,采用生理盐水稀释相同药物,可相对减轻病人肌注后的疼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褚福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1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对19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因良性疾患引起出血的占52.53%,非器质性疾患占25.75%,恶性肿瘤占21.72%,其中增生期宫内膜19例,萎缩宫内膜10例,分泌反应9例,因宫内膜及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引起的出血11例,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为主,发病率较高,诊断和治疗应及时准确.

    作者:张燕;杨微;周兰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蜡样芽胞杆菌致肠炎

    临床上蜡样芽胞杆菌致肠炎并没有受重视.临床怀疑痢疾患者,在非传染病医院多为抗菌素治疗,补液之后介绍转入传染病院治疗.几乎不做菌培养.

    作者:王晓艳;张显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白术、附子、肉桂合剂对老龄大鼠心肌Na+,K+-ATPase和血清TAA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术、附子、肉桂合剂对老年大鼠心肌细胞膜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A)的影响,及产生显著影响的时间.方法:给老年Wistar大鼠灌服白术、附子、肉桂合剂水煎剂,制备血清、心肌匀浆和心肌细胞膜,分别测定血清TAA和Na+,K+-ATPase活性,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大鼠心肌Na+,K+-ATPa se活性和TAA明显低于青年对照组(P<0.05,P<0.01).灌服合剂后30天心肌Na+,K+-ATPa se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分别为(0.91±0.05)、(0.62±0.09)μ molPi@mg-1Pr@h-1;而血清TAA在20天时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分别为(8.45±1.78)、(5.38±0.58)U@ml-1两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血清TAA和Na+,K+-ATPase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合剂能明显增强心肌Na+,K+-ATPase活性,其机理可能与血清TAA的提高有关,其显效时间为30天.

    作者:张鹏霞;王昭;欧芹;王桂杰;魏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