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崔树君;王洪林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 手法治疗
摘要:梨状肌综合征是骨外科较少见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主要由于肌肉的剧烈运动,突然引起梨状肌牵拉性损伤.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痉挛、肥厚,刺激式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臀腿痛.因其病属软组织损伤范围,故不为医者所重视,屡遭贻误而致病情迁延,单一法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笔者对45例患者采用推拿,按摩,穴位封闭及西医综合治疗,获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交胸多皮管Ⅰ期治疗手指脱套伤3例

    手指脱套伤处理较为困难,我院近年采用Ⅰ期交胸多皮管治疗3例,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陆洪军;齐红;田海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3例隐匿型冠心病猝死的病理学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然而有些人尽管患有冠心病,但却无临床表现,有的甚至心电图也显示正常.这些隐匿型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医疗实践中常因突然意外地死亡而引起纠纷.为此本文作者从冠心病的尸检例中选出死前无冠心病临床表现的3例猝死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3例冠状窦口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伴有多支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例左室前壁有大范围的心肌梗死伴点灶状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心肌有小片状陈旧性梗死伴小片状新鲜的心肌梗死.猝死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脏传导系统狭窄有直接关系.但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在猝死中尤其重要.引起猝死的诱因为过劳、外伤、及上呼吸道感染,精神紧张等.

    作者:卢凤美;盛延良;孙乃库;王伟;潘秀芬;孟宪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及其预后评估

    分析152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出院时(伤后2-3个月)85例恢复良好,轻残与重残12例,55例死亡.根据病人入院时的有关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入院时的GCS评分和瞳孔大小及光反应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GCS评分和瞳孔大小及光反应相结合应用可以尽早而准确地预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吴江华;朱凤新;杜森林;李丰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半成品pH值控制对成品质量的影响

    大输液半成品的pH值及含量的控制,对其成品各项质量标准均有影响.实践表明,当其控制在一定值时成品的各项质量标准均为好.其成品的质量指标达到满意,可为制剂生产提供配制输液的科学依据,现作如下报道.

    作者:王锐成;孙美娟;曹喜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静滴双黄连致急性再障1例

    患者,张某,女,40岁,因患上感发热、咽痛、头痛,于1998年元月初在个体诊所静滴5%葡萄糖300ml加双黄连注射液20ml,每日一次,连续3d后,突然出现头昏,心悸,胸闷,气促,周身奇痒,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双下肢一过性活动障碍,立即停药.停药后症状逐渐缓解,但其后始感周身极度无力,出现进行性贫血,苍白贫血貌伴严重皮肤粘膜出血,反复鼻衄,口腔血泡,周身皮肤散在大小不等、不规则之淤血斑,消化道出血.2月5日来我院求治.查血常规:呈严重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1%,骨髓象示:有核细胞显著减少,粒、红系幼稚细胞极度减少,无巨核细胞,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分类值增高.诊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激素、升血药,改善微循环,对症治疗半月,病情略好转,因经济有限要求出院.

    作者:张芳;袁桂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主动脉右冠窦瘤破裂合并室缺1例

    主动脉右冠窦瘤破裂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心脏病,约占先心病2%,合并室缺则更为罕见.我院于1994-10-10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山;于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足月妊娠分娩先天畸形儿伴纸样胎儿1例

    患者,22岁,孕1产0,因孕39周于1996-12-25,16:30动产入院.该患妊娠经过顺利,未行过产前检查.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时查体:血压15/9kPa,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6.6℃,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头颈部未见异常,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足月妊娠腹形.产科检查:腹围97cm,宫高32cm,宫缩规律,左枕前位,胎头已入盆,胎心音150次/分,骨盆外测量各径线值均正常范围.阴道检查:宫颈管已消失,宫口开大4cm,胎膜未破,触及胎头凸凹不平.入院后7h宫口开全;行人工破膜,分娩一无脑儿伴唇裂女婴,重约3000g,生后死亡.10min后胎盘娩出.胎盘长20cm,宽18cm,厚2.5cm,重约500g,脐带长35cm.距离脐带跟部10cm处可见一纸样胎儿,长约12cm,其脐带长10cm,直径0.3cm,未见胎盘痕迹.产后子宫收缩良好,出血不多,2d后患者出院.

    作者:张平;刘爱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浅谈颅脑损伤病人胃管放置及护理

    由于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消失,治疗不予配合,增加了放置胃管的难度,而胃管放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病人治疗,康复.我科1998-01~1999-03对33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胃管放置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淑杰;朱英丽;田丽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32例临床分析及药敏测定

    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空气、水、土壤、正常人体皮肤、肠道和呼吸道都有存在,为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铅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有逐渐增多趋势,现将我院1998-05~1999-05收治的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共32例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齐秀芳;李玉敏;戚剑昆;刘丕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直肠癌Miles手术的护理

    直肠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很高,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直肠癌Miles手术又称为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此种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彻底治愈率高,不足之处是手术损伤较大,必须行永久性腹壁造瘘人工肛门,为了保证此类手术的成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对63例患者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孟巍;董利民;宋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整体铸造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运用

    缺牙时间长,未及时修复易导致邻牙移位,缺牙间隙缩小,对合牙伸长,颌龈距离小等症状,并伴有偏侧咀嚼习惯,颞颌关节紊乱等.采用常规方法修复,有时临床不能取得满意效果,对此笔者用整体铸造设计义齿修复,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丹;汪霞;迟梅;李伟;刘延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碘伏洗手法效果观察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无菌增效剂的结合物.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灭菌剂.消毒时间持久,去污力强.用碘伏液做为手术前手的消毒,起效快、方法简单易行,消毒效果持续时间长,是一种较理想的洗手消毒方法.

    作者:李玉坤;王荣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聚肌胞加酚妥拉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997-01~1998-06应用聚肌胞和酚妥拉明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孙光华;李长生;赵振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小儿腹腔感染术后120例应用

    无创伤性脉搏血氧饱和度仪(pulse Dximeter)是80年代呼吸功能监测的重要仪器之一,它能无创,准确,连续监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SPO2),使用方便,数据可靠,解决了动脉血气分析有创伤且不能及时连续反映瞬间缺氧和氧合情况的不足,我院于1994-10~1997-10对120例腹部手术的患儿进行了监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辉;王锡云;王毅;孙志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阿莫西林胶囊引起药疹85例临床分析

    我科于1996-06~1998-07共诊治85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引起的药疹病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吴贵;孙文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与病因分析

    我们对3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该病的各型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高.病因多为产伤和窒息所致,其他各型均与产伤有关.CT可早期明确诊断,并可随访观察疗效及估价预后.

    作者:张铁英;李凤兰;徐颖;周铁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特发性良性室性心动过速诊治3例

    特发性良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发现的一种特殊型的室性心动过速,1994-1997年,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了3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国平;刘洪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息斯敏致近处视力一过性减退1例

    患者12岁,于1999-04-06因全身皮肤发疹(未经医院诊断)由家长嘱口服息斯敏20mg/d,共服3d,总量60mg.于服药第3天出现视力异常,表现为近处视力减退.未引起本人及家长重视,历时5d逐渐消失,视力恢复正常.

    作者:王颖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400例中老年男性尿流率研究

    目的:尿流率测定在下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及很高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随机选择了1995-1999年400例50岁以上排尿正常男性作尿流率检测.结论:应用多道程尿动力仪对下尿路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大意义.

    作者:周文龙;孙义兴;张祖豹;刘定益;李恩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佳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价

    近视是中小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多方面的不便,是影响学生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用激光治疗中小学生近视已成为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为了探讨此方法是否是好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在对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过程中,抽取部分用激光治疗的样本,以了解其治疗效果.

    作者:王潘儒;李庆芬;王悦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