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意义

高波;姜学军;郑世海

关键词:C-反应蛋白, 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
摘要:细菌感染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升高,它是一种非特异性指标,我们测定了37例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病例,不同起病时间在治疗前后的血清CRP的水平以探其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垂体瘤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

    目的:分析总结32例垂体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对所有患者行自旋回波(SE)序列横轴、矢状及冠状面的T1加权及T2加权像,对怀疑微腺瘤者再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垂体大腺瘤表现为中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占位效应明显,常向上累及视交叉(71%)及向两侧侵袭海绵窦(46%).微腺瘤信号变化及形态学改变均不明显,但行Gd-DTPA增强扫描后均可确诊.结论:MRI多可明显诊断垂体大腺瘤,对于形态学改变不明显的垂体微腺瘤,结合Gd-DTPA增强多可获得满意的诊断结果.

    作者:肖慧;胡万鹏;孙实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浅谈颅脑损伤病人胃管放置及护理

    由于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消失,治疗不予配合,增加了放置胃管的难度,而胃管放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病人治疗,康复.我科1998-01~1999-03对33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胃管放置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淑杰;朱英丽;田丽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pNPG法测定纤维素酶系中β-葡萄糖苷酶

    以对硝基酚-β-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测定纤维素酶活力,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难比较文献中的酶活力大小.本文通过试验,以期探讨一个共同的标准.

    作者:李春江;邢淑梅;孙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尿液分析仪测定隐血的初步评价

    日本生产的MA-4210型尿八项分析仪可检测尿隐血,为了解仪器性能,我们分别用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手工测定隐血及仪器法进行对照,从而了解仪器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马华;张凌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牛膝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影响

    本实验以正常小鼠和辐射损伤小鼠为对照,观察牛膝水煎剂对正常及辐射损伤小鼠体液免疫影响.牛膝水煎剂能提高正常与辐射损伤小鼠特异性抗体溶血素(HA)含量并增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PFC)数.结论:牛膝水煎剂可增强小鼠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付嘉;熊斌;陈志;白丰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氯硝西泮治疗32例抑郁症效果观察

    有资料表明,抑郁症的发病可能与脑内的5-HT有关.氯硝西泮是苯二氮卓类衍生物中唯一能阻断5-HT回收的药物,能使脑内5-HT含量升高,有可能改善忧郁症状.因此,我们试用氯硝西泮治疗32例抑郁症,结果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1997~1998年抑郁症患者使用氯硝西泮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田晓波;赵红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食管癌病人预防其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

    食管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食管癌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治疗成功与否与护理工作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将我们对15例老年食管癌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丽平;邓淑华;关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颈椎结核手术的麻醉探讨

    颈椎结核是脊椎常见病之一,一般采用全麻即可,但遇有椎体破坏严重,完全丧失稳定性同时病人颈强直、颈短又肥胖或同时伴有截瘫则麻醉难度较大,全麻行气管插管由于头后仰极易造成颈椎骨折,脊髓损伤致不可治愈性截瘫,因此选用何种麻醉方法关系到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共收集40例行硬膜外麻醉和不行气管插管情况下行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进行了临床观察,收到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建明;汤殿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依那普利治疗前后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的变化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高血压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亮啡肽(LEK)、精氨酸加压素(AVP)、P物质(SP)、神经降压肽(NT)、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的变化.结果:治疗前SP、NT、β-EP和LEK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AVP、NE、E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P、NT、β-EP、LEK明显增高(P<0.01),AVP、NE、E明显降低(P<0.01).结论:依那普利能改变β-EP、LEK、AVP、SP、NT的分泌和释放,降低血浆儿茶酚胺(CA)活性.

    作者:赵锦程;周德忠;王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400例中老年男性尿流率研究

    目的:尿流率测定在下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及很高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随机选择了1995-1999年400例50岁以上排尿正常男性作尿流率检测.结论:应用多道程尿动力仪对下尿路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大意义.

    作者:周文龙;孙义兴;张祖豹;刘定益;李恩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佳木斯市青少年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本文采用Rutter行为量表对佳木斯市11~15岁青少年共818例进行行为调查,并自拟调查表分析了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母亲妊娠期健康、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密切相关.

    作者:郭丽;文香淑;孙彦波;李林;郭睿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静滴双黄连致急性再障1例

    患者,张某,女,40岁,因患上感发热、咽痛、头痛,于1998年元月初在个体诊所静滴5%葡萄糖300ml加双黄连注射液20ml,每日一次,连续3d后,突然出现头昏,心悸,胸闷,气促,周身奇痒,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双下肢一过性活动障碍,立即停药.停药后症状逐渐缓解,但其后始感周身极度无力,出现进行性贫血,苍白贫血貌伴严重皮肤粘膜出血,反复鼻衄,口腔血泡,周身皮肤散在大小不等、不规则之淤血斑,消化道出血.2月5日来我院求治.查血常规:呈严重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1%,骨髓象示:有核细胞显著减少,粒、红系幼稚细胞极度减少,无巨核细胞,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分类值增高.诊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激素、升血药,改善微循环,对症治疗半月,病情略好转,因经济有限要求出院.

    作者:张芳;袁桂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影响的临床观察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病因不同、病理变化各异的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症侯群,临床以大量蛋白尿、血浆低蛋白为主要表现,本组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并观察其对尿蛋白的影响.

    作者:牛效清;孙杰;刘丽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碘伏洗手法效果观察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无菌增效剂的结合物.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灭菌剂.消毒时间持久,去污力强.用碘伏液做为手术前手的消毒,起效快、方法简单易行,消毒效果持续时间长,是一种较理想的洗手消毒方法.

    作者:李玉坤;王荣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7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儿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死亡率较高,幸存者常留有后遗症,为此应受到高度重视,现将我院1995-03~1999-03收治的17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绍兰;刘丽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股静脉采血失败200例原因分析

    儿童取血部位除选用肘静脉外,大多数选用颈静脉,0~2周岁小儿,因其颈部粗短,不适合颈静脉采血,故多采用股静脉采血.股静脉用肉眼看不到,只能通过触摸股动脉才能确定其位置,故采血时常有穿刺失败.现将5年来,我科小儿股静脉穿刺取血失败的200例原因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原发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 简称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美国被认为仅次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占第二位的自身免疫病,本病女性发病占90%以上,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儿童罕见.

    作者:李春林;赵莲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体会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病人实施手术治疗、诊断及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任务.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反映了整个医院的水平,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又是手术室工作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将我们的护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淑凤;翟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特发性良性室性心动过速诊治3例

    特发性良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发现的一种特殊型的室性心动过速,1994-1997年,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了3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国平;刘洪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球内异物致盲的临床分析

    为了提高球内异物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或避免手术失误,探讨其致盲原因,我们对22例23只眼球内异物摘除术后资料进行分析,提示其致盲原因有四类,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萍;卢小蕾;王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